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斋志异》手稿为何只剩半部?
userphoto

2023.04.14 北京

关注

《聊斋志异》是一本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

在辽宁省图书馆,珍藏着半部《聊斋志异》手稿,是海内孤本,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唯一存世的手稿,堪称镇馆之宝。

因为年代久远,手稿的纸张已经泛黄,但是墨迹依然清晰。文章以竹纸抄写,字体工整。共收录237篇,其中206篇为蒲松龄手抄,31篇为其门人代抄。

这部手稿为什么只剩下半部?它有怎样传奇的经历呢?

最初,蒲松龄的手稿一直收藏于山东淄川的蒲氏家祠中。

大约在咸丰年间,蒲氏七世孙蒲价人来到东北,定居沈阳,随行便带有《聊斋志异》的手稿。手稿传至蒲价人长子蒲英灏手中时,是四函八册。

光绪二十六年,蒲英灏搬到了西丰。去世前,他将仅剩的半部四册手稿传给了第五子蒲文珊,嘱诫其无论如何也要保存好祖先的手稿。

从蒲价人到蒲文珊,为什么原本四函八册的手稿只剩下半部四册呢?当中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光绪二十年,蒲英灏在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幕府供职。依克唐阿得知蒲英灏是蒲松龄的后裔,并藏有《聊斋志异》手稿全本之后,大喜过望,于是就跟蒲英灏商量借阅。蒲英灏碍于情面不能不借,但又不想都借,于是心生一计:“先以半部两函四册借之,阅毕再以另半部相换。”

不料,蒲英灏借出四册手稿后,便被调往西丰清原一带,而依克唐阿随后也染病去世。借出的半部手稿从此再无音讯。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聊斋志异》手稿只剩半部。

1951年,蒲文珊将《聊斋志异》半部手稿捐给了国家。同年秋天,经过重新装裱后,手稿被移交至东北图书馆,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图书馆。

当时的东北人民政府对蒲文珊的爱国义举给予表彰,蒲文珊十分感动,又将藏于亲属处的《聊斋杂记》手稿也捐了出来。至此,《聊斋志异》的半部手稿与《聊斋杂记》的辑录稿都珍藏在了辽宁省图书馆。

在辽宁省图书馆正在举办的古籍特展中,大家可以再次看到这部绝世珍品。

记者:金珂含 韩卓航 孔凡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斋志异》手稿本缘何只存半部
《聊斋志异》手稿介绍——辽宁省图书馆
《聊斋志异》手稿缘何花落东北“奉天”
蒲松龄用这轻灵的小字,写下《罗刹海市》!
《聊斋志异》为何只剩半部?后人将另半部借出未还
辽宁省图书馆举办保护与传承成果特展—— 十部珍本尽显古籍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