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背诗 |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背诗

复习

06.28

2021



18 孟浩然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人文君 - 《唐诗三百首》

宿业师山房期(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唐代〕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 译注

夕阳已经落下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暗静寂。月光照进松林夜晚渐生凉意,风声泉声共鸣分外清晰。山中砍柴人已经全都归家而去,烟霭中鸟儿刚归巢安息。与丁大约定今晚来寺住宿,独自抚琴站在山路等你。

1.业师:法名业的僧人。一作“来公”。山房:僧人居所。期:一作“待”。

2.度:过、落。

3.壑:山谷。倏:一下子。

4.满清听:满耳都是清脆的响声。

5.樵人:砍柴的人。

6.烟:炊烟和雾霭。一作“磴”。

7.之:此。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宿来:一作“未来”。

8.孤琴:一作“孤宿”,或作“携琴”。

 · 简析

此诗写诗人夜宿山寺中,于山径之上等待友人的到来,而友人不至的情景。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

全篇前六句都是融情入景,到了第七句,才点出“之子期宿来”,然后在第八字再点出一个“候”字,彰显了诗人不焦虑不抱怨的儒雅风度,也从侧面表露出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和对友人的信任。“孤琴候萝径”,以“孤”修饰琴,更添了孤清之感。孤琴的形象,兼有期待知音之意。而用“萝”字修饰“径”,也似有意似无意地反衬诗人的孤独。因为藤萝总是互相攀援、枝蔓交错地群生的。这一句诗,在整幅山居秋夜幽寂清冷的景物背景上,生动地勾勒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这位风神散朗的诗人,抱着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的萝径上,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的到来。诗的收尾非常精彩,使诗人深情期待知音的形象栩栩如生。

表面上看起来,前六句是写景,只有结尾两句写候友。其实不然,诗从一开始就在写候友,不过诗人暗藏在景物中,没有露面罢了。前六句看起来是无人之境,实际上是友人之境。“群壑倏已暝”是诗人看到的,“松月生夜凉”是诗人感到的,“风泉满清听”是诗人的感觉,“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也是诗人看到的。这些诗句表明诗人候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待读到“孤琴候萝径”,暗藏在景物中的人,与抚琴候友的人迭在一起,形象蓦地活起来,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全诗色彩不断变幻,景物描写十分清幽,语言含蓄委婉却不失韵味。“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是此诗名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浩然的一首诗,境界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值得一读!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孟浩然唐诗鉴赏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原文、翻译及赏析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孟浩然被好朋友放鸽子,写下一首诗,满是望眼欲穿的寂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