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屈子学堂 | 第三期《乐平里赋》

乐平里赋

谭家斌

乐,诞生也[1];平,屈原也[2];里,故居也[3]“乐平里”,义即屈原生地。东晋袁崧撰《宜都记》[4],乐平里地名载此籍。

乐平里何踞?归州北百里[5]。北连兴山峡口,西邻秭归归州,东接夷陵邓村,南毗新滩古镇。方圆二十里,蕞而名声誉。烟云缭缭,形似盆地。林天茫茫,山川旖旎。屈原故居,诗风浓郁。天下骚人,心往神驰。

沿香溪河畔侧入,涉蜿蜒溪水七里。七里画廊叹为观止:翙翙飞鸟,泠泠[6]鹊语;潺潺流水,悠悠碧溪;异花簇簇,丛草绿绿;袅袅炊烟,点点农室;翩翩翾蝶,圆圆滚石;层层峰叠,漫漫径曲;依依[7]藤萝垂帘,皓皓瀑布挂天;潭潭溅玉,峰峰显奇。置身峡谷,心旷神怡。

步出涧谷,豁然开明。巍巍牌坊矗橘林,四柱耸立,彩绘与绿木互映,“乐平里”璀璨晶莹;皇皇屈庙屹钟岭,四合院落,飞檐同翘角相煜,“屈原庙”郭老题名[8]。朗朗山水缀彩绫,碧峰翠木,左有农舍奕奕,右有松柏郁郁,上有峰峦葱葱,下有溪河曲曲;迭迭稻田绘胜景,绿埂黄地,冬则稼禾青青,秋则稻浪滚滚。春则菜花片片,夏则波光粼粼。风光迤逦,仿佛仙境。眺目环视:东边五指列秀,南翼三星驭虎,西侧九岭[9]冲云,北方一山座钟[10]。四周翠峰立屏,公路盘山蛇行。株株橘树溢芳馨,串串金橙赋新韵。

仰三星半月[11],思千古骚灵。半月托屈宅,三星伴贤圣。游“三闾八景”,觅“世界名人”[12]。历代风骚盛,遗址古今存:“读书洞”中著《离骚》,“擂鼓台”上诵《天问》;“响鼓岩”壁抒《国殇》[13]“照面井”面辨忠佞;“回龙锁水”[14]“河伯”[15]“伏虎降钟”迎“东君”[16]“玉米三丘”毓金粳,“帘滴珍珠”荡埃尘。擂鼓阵阵,屈子招兵抗强秦;吟咏声声,大夫忧国哀黎民。香炉诞灵均,溪浣女媭砧[17]。处处媲蓬莱,景景盈诗心。

进屈原庙,遏屈原像,肃然起敬,泪满衣襟。当年七雄争,大夫辅朝廷,竭忠草宪令,变法施美政,尽智谋楚兴,联齐盟纵横,岂料逢奸佞,谗言进国君,昏庸放忠臣。左徒累遭逐放,形容枯槁行吟。秦军破都郢,屈子闻噩讯。家国遂亡,万念俱殇,昂首抱石,愤而投江。呜乎哀哉,恸我同乡!鞠躬叩三首,揖[18]止泪两行。悲矣!娴于辞令,博闻志强,铮铮谏言却逝于穹苍;痛欤!忠而被谤,贤而被放,耿耿忠躯却殁于沧浪。略而慰者,湘累百代未忘。思而寄也,端午千秋尚飨。

访斯地乡亲,妇叟皆诗人。诸君随便问,出口即诗文。屈氏末胄居乐平,无愧骚祖懿[19]精神。日出而耕,日落而吟。口占“七律”,手耕“五谷”,唱“虞美人”,犁“沁园春”[20]。一手犁,一幅画,行行垄垄诗满埂;一手笔,一首词,字字句句情漫心。骚风辈继承,虔心吊放臣。“骚坛诗社”遐迩闻名,“泥巴杆子”[21]卓尔不群。酬答唱和,平仄工整。传送友谊,乐趣常新。骚者赴乐平,赛诗融融;墨客踏乐平,激情怦怦。

闻斯地风情,震荡人之心。条条灵牛[22]犁地,勿须绳引;户户菖艾饰门,习传古今;颗颗米粽缠丝,独祭骚灵;年年诗会隆盛,述志抒情;家家嫁女回归,敬拜诗神;栩栩[23]龙舟击浪,色彩纷呈;凄凄鸟“我哥回”[24],女媭化身。

夫噫吁嘻!美哉乐平,诗情画意,多彩多姿;伟哉灵均,日月光争,名震寰宇。同生故乡而荣幸,心为之动而赋成。挚切祀醒魂[25],讬斡寄辅仁[26]

乐平里牌坊

注释

[1] 东汉高诱注释《淮南子·本经训》“天覆以德,地载以乐”时说:“乐,生也。”

[2]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者,名平。”

[3] 《说文解字》曰:“里,居也。”

[4] 袁崧(?—401),有称袁山松,梁武帝评书作袁崧,字桥孙。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隆安四年任吴郡太守。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引袁山松《宜都山川记》(简称《宜都记》):“(秭归)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累石为屋基,名其地曰乐平里。”

[5] 晋庾仲雍《荆州记》:“(秭归)县北一百里,有屈原故宅,方七顷,累石为屋基,今其地名乐平。”

[6] 泠泠(líng令):形容声音清越。

[7] 依依:形容藤萝柔软,随风摇曳。

[8] 1965年10月25日,郭沫若题书“屈原庙”。

[9] 九岭:名曰九岭头,九条山岭逶迤。

[10] 一山座钟:指“降钟山”。上有屈原庙。与降钟山对应的是伏虎山,两山称“伏虎降钟”,系乐平里“三闾八景”之一。其余尚有“读书洞”“响鼓岩”“擂鼓台”“照面井”“回龙锁水”“玉米三丘”“帘滴珍珠”。清代诗人汪国霖《三闾八景》诗曰:“降钟伏虎啸天来,响鼓岩连擂鼓台。照面井寒奸佞胆,读书洞出离骚才。丘生玉米扬清烈,帘滴珍珠荡俗埃。锁水回龙吟泽畔,三闾八景胜蓬莱。”

[11] 三星半月:乐平里的两个景观。屈原生地香炉坪,形似半月,并与对面三座山包遥相呼应,故称“三星对半月”。

[12]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全世界纪念四大文化名人:中国诗人屈原、波兰天文学尼古拉·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佛朗索瓦·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何塞·马蒂。

[13] 《国殇》:屈原《九歌》中的诗篇,颂扬了为国捐躯的将士。

[14] 回龙锁水:乐平里“三闾八景”之一。

[15] “河伯”:屈原《九歌》中有《河伯》篇。河伯:河神。

[16] “东君”:屈原《九歌》中有《东君》篇。东君:太阳神。

[17] 女媭砧(zhēn真):传说为屈原之姊女媭洗衣之处。砧:洗衣时垫在底下的石头。

[18] 揖(yī一):拱手行礼,有称“作揖”。

[19] 懿(yì益):美好(多指德行)。

[20] “虞美人”“沁园春”皆为词牌名,此处一语双关。

[21] “泥巴杆子”:誉称乐平里以农民为主体的“骚坛诗社”。

[22] 灵牛:乐平里传说耕牛犁地不需绳索,故有“灵牛”之称。据传,屈原赴任途中挑书简之绳断裂,农夫及牛将绳献给屈原所用。至今,乐平里耕地之牛仍不需绳引,成为一大怪谜。

[23] 栩栩(xǔ许):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24] “我哥回”:杜鹃鸟名。秭归一带传说屈原投江后,女媭悲痛至极,声声呼唤“我哥回”,恸死后化鸟而飞。每届端午节前的春末夏初,便闻“我哥回”鸟叫声。

[25] 醒魂:称屈原。《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6] 讬斡寄辅仁:以笔墨来抒情寄意。讬(tuā脱):依赖,通“托”。翰:毛笔。辅仁:清代沈徳潜在《古诗源》中注此称“是康乐一种用法。其词太直,在北朝取其风格”。晋代胡叟《示陈伯达》诗中有“盼楚悼灵均”“讬翰寄辅仁”。

(原载《三峡日报·三峡周末副刊》2010年6月4日)



文字:谭家斌

编辑:韩虹娇

审核:李西海 宋浪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屈原和荆州的关系 屈原祖籍详细揭秘
屈原或为荆州人
诗意秭归 千回百转盼君回
两千多年薪火传承 细说屈原故乡的端午习俗
秭归,秭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