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文化丨甲骨文知识在手,看懂展览不愁!

小编说
国家博物馆“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即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小编昨天下午已经实地“探秘”,大饱眼福(详见今日首条)。
有人说,甲骨文距今年代太过久远,艰深晦涩,犹如“天书”,不禁担心:普通观众能看得懂甲骨文吗?
其实,甲骨文的世界并不高冷,它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息息相关。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甲骨文的相关知识。近两个月在北京的朋友,看完此文后,叫上亲朋好友,一起去国家博物馆,感受甲骨文的魅力吧!


甲骨文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是一种刻在龟甲壳或者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现知单字是殷人巫术占卜的记录,可谓我国目前最早的文献档案材料。
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其发现和发掘震惊全球,直接促成了中国科学考古的诞生除了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甲骨文还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标志着中国书法审美意识的觉醒。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甲骨文的发现极为偶然。公元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秋,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身体不适,家人把药抓回来后,王懿荣发现其中有一味叫作“龙骨”的黑旧骨片上刻有一些符号,仔细辨认,竟然像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古文字。他大为震惊,于是寻访药铺掌柜,不仅把药铺里刻有文字的“龙骨”都买了回来,还通过古董商先后购买了1500余片甲骨,经过悉心研究、鉴定,认为这是商代的卜辞。就这样,在地下沉睡了3000多年的殷商文字得以重见天光,王懿荣也被公认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
自从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以后,河南南阳殷墟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发掘。当地老百姓在古董商的利诱之下不断发掘、出售甲骨,外国传教士也蜂拥而来,先后有7万余片甲骨被私人收藏,其中3万余片流散到海外。从1928年开始,国家组织科学发掘十多次,共计出土15万余片甲骨。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甲骨的大量出土,使甲骨文研究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1900年,王懿荣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以身殉国,他的老朋友刘鹗将他收藏的1500多片甲骨进行整理,出版了《铁云藏龟》一书,其中收录了1058片甲骨拓片,这是甲骨学史上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书籍
此后,甲骨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以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等人的成就最为突出,他们被称为“甲骨四堂”。学者唐兰曾评价他们的甲骨文研究:
自雪堂(罗振玉)导夫先路,观堂(王国维)继以考史,彦堂(董作宾)区其时代,鼎堂(郭沫若)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国画《甲骨四堂》

占卜用的甲骨文
甲骨文现知单字总数为5000个左右,已辨识的约1500个。它是殷人巫术占卜的记录。占卜对殷人来说是极为神圣的事,他们频繁地占卜,虔诚地把占卜情况刻在甲骨上,然后把这些甲骨收集在一起,像档案一样保存起来。
占卜的过程一般是先选择合适的龟甲(一般选用龟腹甲)或者兽骨,经过锉削刮磨,整治平整,再在骨面上钻一些小孔。占卜时用火在小孔内灼烤,灼烤后的骨片会出现许多不规整的裂纹,人们就按照这些裂纹的不同形状判别吉凶,最后再将占卜的过程和结果刻在甲骨上。有时刻完之后,为了清晰美观,还在字的笔道上涂上朱砂。
所有这些环节都有专职人员负责操办,比如专门整治甲骨的人,称为“龟人”;报告所卜之事的人,称为“太卜”;提供火灼材料的人,称为“菙氏”;用火灼烤龟甲、兽骨,具体执行占卜的人,称为“卜师”;根据灼烧后的卜兆判定吉凶,并负责记录的人,称为“贞人”等。
甲骨刻辞一般都非常简单,少则几个字,多则二三十个字,五十个字以上的刻辞非常少见。卜辞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宽泛,几乎涵盖了商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与殷人事无巨细都要占卜有关),祭祀、战争、农业、渔猎、气象、疾病、生育等,无所不有,可谓我国目前最早的文献档案材料

中国书法的源头
书法,是汉字书写的方法;中国的书法艺术,是合乎汉字书写法度要求的艺术。书法艺术起源于实用的需求。古人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就常在陶罐等日用器物上刻画记符。最初只是为了记事或装饰器物,后来,这些写实性或抽象性的图形符文,逐渐演变为成熟的文字。
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从甲骨文开始的。对于写篆书的书家们而言,甲骨文已经成为书法艺术中可以专攻的一个课题
汉字大约在五六千年前开始萌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是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公元前14世纪,商朝的第二十代君王盘庚将都城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直到公元前11世纪商纣王亡国,前后270多年间,殷一直是商王朝的国都,因此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殷商。商代甲骨文就是在殷的都城遗址废墟中出土的,因此又叫殷文殷墟文字。这是一种刻在龟甲壳或者兽骨上的文字,人们称它为“甲骨文”,中国的书法艺术便是从甲骨文开始的。
甲骨文

甲骨文书法艺术
殷朝的占卜者集巫术家和书法家于一身,锲刻甲骨文时,他们一般是先用毛笔在骨头上书写,然后用青铜刀或碧玉刀在上面刻画。由于骨质坚硬,刀具又比较落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线条的表达,因此甲骨文虽有象形遗痕,但却是以单纯的直线组成的,棱角清晰,刚硬挺劲。
甲骨文字形有繁有简,富于变化,结构也相对均衡。甲骨文的章法没有一定之规,多根据骨片大小、形状的不同而调整布局。有时从左向右书写,有时从右向左书写,有时横写,有时纵写,有时疏朗,有时绵密,错落有致,不拘一格,显露出天真烂漫的情趣。可以说,甲骨文标志着我国书法审美意识的觉醒郭沫若在《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就对其书法体现非常赞赏:
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

甲骨文书法作品《放怀天地》
甲骨文发现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许多书家对甲骨文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并开始了对它的书写,它为一些写篆书的书家们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有人追求它的刀意,有人追求它的古朴,有人追求它的典雅。总之,甲骨文已经成为书法艺术中可以专攻的一个课题了。
(改编自语文出版社图书《书法文化》,图片来自网络)
(校对:王晶;微信编辑:郭雯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佳友|甲骨文书法欣赏(四字词语)
浅谈甲骨文及相关古文字书法的临摹与创作,少走歪路!
甲骨文书画网
甲骨文小常识
甲骨文大全
《甲骨文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