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丨“酥山、贵妃红”……唐朝的“冰激凌”真诱人


编辑说

天气炎热,古代人如何消暑?在唐朝,藏冰技术已经相当完备,人们吃上了冰镇的冷饮冷食。不仅有冰镇水果,还有“鲜花雪山”甜品、“酥山”——冰淇淋的“祖先”……一起“穿越”到唐朝,品尝这些美味冷饮吧!

北宋文人王谠在《唐语林·豪爽》中记载:唐玄宗不堪酷暑,建造了一座凉殿,拾遗陈知节上疏极力谏阻,玄宗召其进凉殿对话。凉殿内冷风嗖嗖,玄宗让他坐在装有冰块的石榻上,又赐他食用“冰屑麻节饮”。陈知节喝后身体顿生寒意,腹中似雷鸣一般,再三请求如厕,玄宗才允许。其中提及的“冰屑麻节饮”就是唐朝的一种冰镇冷饮,其祛暑神效可见一斑。

唐朝之所以有冰镇冷饮可食,是因为当时的藏冰技术已经很完备了。冰块冬藏夏用技术远在周朝就已有之,到了唐朝更加炉火纯青,朝廷还专门设立负责藏冰、用冰事务的机构。民间也出现了一些采冰技术高超的“冰户”,专门向皇宫进贡冰块,如陕西蓝田的冰块被称为“贡冰”

一些财大气粗的官员也收藏冰块,以供消夏之用。《开元天宝遗事》记载:

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其骄贵如此也。

其中,“杨氏子弟”就是杨贵妃之兄杨国忠的家族。

有了冰块,各种冰镇饮食也应运而生,让高官贵族在赤日炎炎的盛夏时节有了解暑佳品。1987年,陕西西安长安县南里王村发现一座中唐时期的墓葬,其中有一幅壁画,考古者称之为《野宴图》。

图中长方形食案正中的盘子里有一道美食,峻峭挺拔,专家考证说这是唐朝流行的一种冰镇冷食,名曰“酥山”,是现在冰淇淋的“祖先”。具体做法是将酥加热到近乎融化、非常柔软的状态,拌入蔗浆或蜂蜜调味,用手将盘中的酥塑造成山峦的形状,然后放到冰窖里冷冻,定形之后,即可端上餐桌食用。有人还在盘子里装饰一些假花,整个冰品造型犹如一座鲜花簇拥的雪山,秀色可餐。

《野宴图》

此外,唐代还有用染成粉红色的“红酥”制作成的“奶油冷冻花点”。据史料记载,公元709年,韦巨源升任尚书左仆射,依照惯例在自己家中设“烧尾宴”,宴请唐中宗李显,《清异录》中收录了当时留下的一份不完全清单,可以看到,这次宴会共上了58道菜,其中就有一道名为“贵妃红”的红酥。

唐玄宗在天宝十一年赐百官樱桃,王维的《敕赐百官樱桃》描绘了当时的情景:

敕赐百官樱桃
[唐]王维
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
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归鞍竞带青丝笼,中使频倾赤玉盘。
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

蔗浆即甘蔗汁,将冰镇过的甘蔗汁淋浇在鲜樱桃上食用,心中的烦热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杜甫早年为寻求仕途,困居长安十年,郁郁不得志,穷苦潦倒,为了混碗饭吃,奔走献赋,时常陪一些贵族公子哥饮酒作乐,有一首即兴之作: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
[唐]杜甫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诗中“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两句,“冰水”即用冰调制的冷饮。

有一次,唐朝诗人刘禹锡在刘驸马府邸的水亭避暑,碧波涟漪,翠竹、红莲环绕,凉爽的河风吹来,地上竹席也自然生凉,端起琥珀杯,啜饮美酒,品尝御厨做的佳肴和天子赏赐的冰镇水果,真是奢侈的闲适。刘禹锡不由地诗兴大发,赋诗一首:

刘驸马水亭避暑
[唐]刘禹锡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
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
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
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改编自2020年8月12日《语言文字报》文章《唐人消暑冰品多》;作者:山东省枣庄市/郑学富;图片来自网络)

(文字编辑、微信编辑、头图制作:郭雯熙;校对:王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 杜 甫
【民俗趣闻】我国古代的冷饮
我国古代的冰库规模巨大、冷饮种类繁多
古代的藏冰与使用
宋朝人喝什么奶茶?清明上河图里有答案
【开封研究】在宋朝过夏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