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观止丨子学遗珍——《墨子·兼爱中》

新课标大语文 2021-01-13 12:05

收录于合集#文言观止文章合集232个

子学遗珍

《墨子·兼爱中》

题注

 墨子,名翟,春秋末战国初宋国人,一说鲁国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等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墨子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编成了《墨子》一书。

     《兼爱》是《墨子》一书中的重要篇目,分上、中、下三篇。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差等”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子以兼爱为其社会伦理思想的核心,认为当时社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他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爱有差等”的观点。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把兼爱与实现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平等互利相联系,表现出对功利的重视。墨子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攻等主张均以兼爱为出发点,他希望通过提倡兼爱解决社会矛盾。兼爱以天志为源头,引导出天爱万物、养万物、包容万物,得出人也该爱万物、养万物、包容万物。

正文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点评:墨子所说的“仁”,就是指“爱”,这点与儒家近似,孔子也说“仁者爱人”,但是千万要注意,墨家说的爱是“兼爱(无差别的爱)”,孔子说的爱是“等次之爱(有差别的爱)”。此外,儒家所说的义是指“宜”,也就是“合理的”;墨家说的“义”是指“利”,墨子认为,给绝大多数人带来直接利益的就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合理。音乐不能给绝大多数人带来直接利益,所以墨子要“非乐”。明白这点之后,我们就知道了,儒家是仁义并称,墨家是爱利并提。爱人的人(仁人)要做的最要紧的事自然就是给天下人带来利益了。因此,墨子开头就说“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点评:察此害以不相爱生,所以,去此害必以兼相爱易之。此两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兼相爱、交相利”的重要性。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君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点评:前已论证“兼相爱、交相利”的合理性,今又论证其合情性。墨子假设有人提问,虽然兼爱学说很好,可是恐怕很难实行啊。墨子反驳道,攻城野战,杀身为名,这是多么难的事啊,可是国君喜好,就有人去做,现在,兼相爱、交相利是一件好事,只要国君愿意,怎么会很难实行呢?墨子随后又举了晋文公好恶衣、楚灵王好细腰、越王句践好士之勇的例子,借以说明“上有好者,下必甚之”的道理,说明“兼相爱、交相利”并不难实行,只是国君不愿意这样想,士人不愿意这样做的问题。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不可行之物也。譬若挈太山越河、济也。”子墨子言:“是非其譬也。夫挈太山而越河、济,可谓毕劫有力矣。自古及今,未有能行之者也;况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古者圣王行之。”何以知其然?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派,注后之邸,嘑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东为漏之陆,防孟诸之泽,洒为九浍,以楗东土之水,以利冀州之民。南为江、汉、淮、汝,东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荆楚、干、越与南夷之民。此言禹之事,吾今行兼矣。昔者文王之治西土,若日若月,乍光于四方,于西土。不为大国侮小国,不为众庶侮鳏寡,不为暴势夺穑人黍稷狗彘。天屑临文王慈,是以老而无子者,有所得终其寿;连独无兄弟者,有所杂于生人之闲间;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此文王之事,则吾今行兼矣。昔者武王将事太山,隧传曰:“泰山,有道曾孙周王有事。大事既获,仁人尚作,以祗商、夏、蛮夷丑貉。虽有周亲,不若仁人,万方有罪,维予一人。”此言武王之事,吾今行兼矣。

点评:“兼相爱,交相利”学说虽然有一定合理性,然而,还可能有人认为它难以实行。因此,墨子又假托有人提问,认为这事实行起来就像“挈太山越河、济也”,不可能实现。墨子看出了这个比喻的隐含意思,首先说这个比喻不恰当,接着说“兼相爱、交相利”,“古者圣王行之。”并举出大禹、文王、武王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是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1

对下面的句子进行断句。

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像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的事。假如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此不同的(好事)。

 

3

创新题

(1)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不可行之物也。譬若挈太山越河、济也。”子墨子言:“是非其譬也。夫挈太山而越河、济,可谓毕劫有力矣。自古及今,未有能行之者也;况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古者圣王行之。”

——《墨子·兼爱中》

(2)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上》

(3)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论语·雍也》

试比较三则材料的异同。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题要点:同:三者都是针对“说子之道”却不行动的人说的,说明对于认可的思想不能只停留在想的阶段,要实行,即便最后没成功,也要做了之后再下结论。异:(1)(2)两段材料非常近似,连用到的比喻都很像,一个是“挈太山而越河、济”,一个是“挟太山以超北海”,但是两者仍有不同。总体上说,孟子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作对比,说理鲜明,生动形象,文采斐然;墨子否定“挈太山而越河、济”这一比喻,后以“古者圣王行之”印证其言,逻辑严密,而文采稍逊。至于孔子的话,因为是对学生说的,所以极为直白,近于教训,与孟子、墨子的风格是有区别的。

 

参考译文

      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这就都是天下之害。”

  既然如此,那么考察这些公害又是因何产生的呢?是因不相爱产生的吗?墨子说:“是因不相爱产生的。”现在的诸侯只知道爱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毫无忌惮地发动他自己国家的力量,去攻伐别人的国家。现在的家族宗主只知道爱自己的家族,而不爱别人的家族,因而毫无忌惮地发动他自己家族的力量,去掠夺别人的家族。现在的人只知道爱自己,而不爱别人,因而毫无忌惮地运用全身的力量,去残害别人。所以诸侯不相爱,就必然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掠夺;人与人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残害;君与臣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施惠、效忠;父与子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慈爱、孝敬;兄与弟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强大的就必然控制弱小的,富足的就必然欺侮贫困的,尊贵的就必然傲视卑贱的,狡猾的就必然欺骗愚笨的。举凡天下祸患、掠夺、埋怨、愤恨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不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认为它不对。

  既已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说道:“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墨子说道:“看待别人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自己之身。所以诸侯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就会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相爱,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强迫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举凡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可以不使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称赞它。”

  然而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说:“对!兼爱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此,它也是天下一件难办而迂阔的事。”墨子说道:“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辨明兼爱的益处、辨明兼爱的原故。现在例如攻城野战,为成名而杀身,这都是天下的百姓难于做到的事。但假如君主喜欢,那么士众就能做到;而兼相爱、交相利与之相比,则是完全不同的(好事)。凡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随即损害他。实行这种兼爱有什么困难呢?只是由于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士人不用它实之于行的缘故。”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做的帽子,(这身打扮)进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廷之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能做到这样。从前越王句践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先把他们集合起来,(然后)放火烧船,考验他的将士说:“越国的财宝全在这船里。”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将士听到鼓声,(争先恐后),打乱了队伍,蹈火而死的人,近臣达一百多人,越王于是鸣金让他们退下。所以墨子说道:“像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的事。假如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此不同的(好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这种兼爱有什么难实行的呢?只是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而士人不用它实之于行的缘故。”

  然而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说:“对!兼爱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此,也不可能行之于事,就像要举起泰山越过黄河、济水一样。”墨子说道:“这比方不对。举起泰山而越过黄河、济水,可以说是强劲有力的了。但自古及今,没有人能做得到;而兼相爱、交相利,与此相比则是完全不同的(可行之事),古时的圣王曾做到过。”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古时大禹治理天下,西边疏通了西河、渔窦,用来排泄渠水、孙水和皇水;北边疏通防水、原水、泒水,使之注入召之邸和滹沱河,在黄河中的底柱山分流,凿开龙门以有利于燕、代、胡、貉与西河地区的人民。东边穿泄大陆的迂水,拦入孟诸泽,分为九条河,以此限制东土的洪水,用来利于冀州的人民。南边疏通长江、汉水、淮河、汝水,使之东流入海,以此灌注五湖之地,以利于荆楚、吴越和南夷的人民。这是大禹的事迹,我们现在要用这种精神来实行兼爱。从前周文王治理西土(指岐周),像太阳像月亮一样,射出的光辉照耀四方和西周大地。他不倚仗大国而欺侮小国,不倚仗人多而欺侮鳏寡孤独,不倚仗强暴势力而掠夺农夫的粮食牲畜。上天眷顾文王的慈爱,所以年老无子的人得以寿终,孤苦无兄弟的人可以安聚于人们中间,幼小无父母的人有所依靠而长大成人。这是文王的事迹,我们现在应当用这种精神实行兼爱。从前武王将祭祀泰山,于是陈述说:“泰山,有道曾孙周王有祭事。现在(伐纣的)大事已成功,(太公、周、召)一批仁人起而相助,用以拯救商夏遗民及四方少数民族。即使是至亲,也不如仁人。万方之人有罪,由我一人承当。”这是说周武王的事迹,我们现在应当用这种精神实行兼爱。

  所以墨子说道:“现在天下的君子,(如果)内心确实希望天下富足,而厌恶其贫穷;希望天下治理好,而厌恶其混乱,那就应当全都相爱、交互得利。这是圣王的常法,天下的治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毕光荫 / 责编:杨衢 

 审校:孙梦霞 / 美编:关颖

往期精选

经亦求精

文言观止丨经亦求精——《论贵粟疏》文言观止丨经亦求精——《谏逐客书》

史海探珠

文言观止 | 史海探珠——《汉书·朱买臣传》文言观止 | 史海探珠——《汉书·董仲舒传》

子学遗珍

文言观止 | 子学遗珍——《墨子·兼爱上》文言观止 | 子学遗珍——《老子》的认识论

集英咀华

文言观止 | 集英咀华——《韩诗外传·公仪休相鲁》文言观止 | 集英咀华——《韩诗外传·伯牙鼓琴》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编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申请转载或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

想要获取更多高中教学资料

参与投稿/提建议/加入全国语文教师群

可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杨老师微信

收录于合集 #文言观止文章合集

 232

下一篇文言观止丨子学遗珍——《墨子·兼爱下》

阅读 785

分享收藏

4

3

写下你的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子》卷15兼爱(中)诗解2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者人爱之上弗为政士不以行
中国哲学浅谈——墨家《兼爱》中篇浅谈(2)
墨子------兼爱(原文+翻译)
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墨子》精华全在这里了,涨见识
溯源龙文化-----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