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趣味语文丨爱书之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房间”

小编说

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曾写过一本《属于自己的房间》,并留下这样一句著名的话:“一个女人要写小说,她必须有钱,有一个她自己的房间。这个“属于自己的房间”,既指实体意义上的屋子,更指探索独立精神世界的勇气与不受束缚的思维。

其实,不只是女性,每一个独立的现代人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间”。在那个既形象又抽象的空间中,我们可以自由地读书、思考、写作,感知世界

在我国历史上,很多文化名人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斋,他们赋予其独具特色的名字,如梁启超的“饮冰室”,叶圣陶的“未厌斋等。这些书斋名既是对具象空间的称呼,也附着了主人的精神追求,是最好的结合。

文人学者大都喜欢给自己的书斋命名,或以之明志,或以之寄情,或以之自勉。品味这些言简意赅、寄意深远的书斋名称,我们可以从中领略主人的精神境界,即不同凡响的情趣、品质和抱负,也能得到有益的启迪。

叶圣陶“未厌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以“未厌斋”命名书屋,出版小说也名之为《未厌集》。
他说:“自家一篇一篇地作,作罢重复看过,往往不像个样儿,因而未能厌足。”这充分表现了叶老谦虚谨慎、精益求精的精神。

柳亚子“魔剑室”
更为有趣的是柳亚子的书屋,名字顺时而变
小时候,他把家乡的书屋起名“魔剑室”,表示决心刻苦自励,将来报效祖国。后来到日本,他以“乐天庐”命名书斋。“八一三”上海失守,国土沦陷,他怒不可遏,索性把书斋改为“活埋庵”。抗日战争中,他流离辗转,艰苦劳顿,到了桂林,为庆幸生存,书斋改名为“更生斋”

林语堂“有不为斋”
作家林语堂称自己的书斋为“有不为斋”他在一篇小品文里解释说:
“如孟子所说,有所不为然后可以有为,正可证明物极必反的道理。……我恍惚似已觉得,也许我一生所做过许多的事,须求上帝宽宥,倒是所未做的事,反是我的美德。”
林语堂奉行“有不为”,绝不是消极的。他表示不“翻跟头”、不骑墙、不趋时尚、不看风头,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傲骨,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是难能可贵的。

梁启超“饮冰室”
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学者梁启超,从1899年开始用“饮冰室”这个名称命名自己的书斋。
当时他在日本横滨办《清议报》,从第25期开始用笔名“任公”开辟《饮冰室·自由书》专栏。1901年自号“饮冰子”,1902年出版的第一本文集题名《饮冰室》,并称自己为饮冰室主人。
“饮冰”一词始见于《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积极宣传变法强国,内心焦灼,因此他要饮冰来解内热。这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

王力“龙虫并雕斋”
语言学家王力教授把书屋命名为“龙虫并雕斋”他解释说:
“古人有所谓雕龙、雕虫的说法,在这里,雕龙指专门著作,雕虫指一般小文章、小意思。龙虫并雕,两样都干。”
王先生既有鸿篇巨制的雕龙著作,又有普及性的小文章。

杨树达“积微居”
另一位语言学家、《词诠》的编撰者杨树达先生说:“小是大的基础,大是小的发展;多是少的结果,少是多的积蓄。学问是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
因此,他把书斋命名为“积微居”

姚雪垠“无止境斋”
著名小说家、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的书屋叫“无止境斋”取“学无止境”之意,以明虚怀求索之志。如果我们读一读他的回忆文章《学习追求五十年》,对“无止境”的含意一定会体会得更深。
上述书斋名,其实也是座右铭,因为书斋主人时时以之警示自己。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的。
(改编自2019年8月28日《语言文字报》文章《趣谈书斋名》,作者: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广播电视台/曾昭安图片来自网络)

(文字编辑:王晶;校对:徐南;微信编辑:过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斋雅趣
妙趣横生的书斋名你知道几个?
饮冰室书斋
【书楼】梁启超饮冰室:视善本为古董的藏书观(下)
如何给自己取个「斋号」?
书斋联的前世今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