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丨古人的植树热情,比我们大多了

原创 曾龙 语言文字报 2023-03-10 16:10 发表于北京

收录于合集#文化45个

作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之志趣的现代节日,近年来,植树节使环保观念越发深入人心。事实上,植树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古时甚至有不少朝代的统治者还将其作为官方政策来实施。如舜帝时就设置了专门负责巡视山林、植树造林、调拨护林人员和相关物资的“林衡”部门。

春秋两汉

春秋时期,植树之风尤盛。当时的齐相管仲为了鼓励人们植树,定下了“能树百棵使繁衮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的重磅奖励。也就是说,只要能种植一百棵树并使其生长繁茂,即可获得一斤黄金加八石粮食的奖励。

汉朝的统治者文景两帝为鼓励百姓植树,甚至多次颁布激励百姓植树的诏书,“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唐宋
唐朝的统治者不仅规定要在驿站与驿站之间种上道树,还下令各地在通衢两旁也要种上树木,荫蔽来往行人。

到了宋朝,统治者为了让百姓积极造林,甚至将植树写进了律法。《宋刑统》有载:“凡垦荒植桑枣者,不缴田租。”官吏如果率领百姓植树有功,还会计入他们的政绩,朝廷会对其优先提拔。

元明清

元朝对于百姓植树的要求则更为详尽。《农桑之制》中规定每人每年必须种满桑树、枣树20棵,还有官吏专门督促实施。如果所种的数量没达标,不仅百姓会受到惩罚,连官员也会受到相应的惩处。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不仅对植树颇为重视,还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他的政策刺激下,明朝的种树之习蔚然成风。据时人估计,当时仅南京钟山一带所种的梧桐树、棕榈树就多达50余万棵。清朝时,植树政策多沿袭前朝旧制。

说完植树的历史,关于植树的诗词佳话也值得一提。诗人陶渊明因生平爱植柳,自号“五柳先生”,还曾写诗称:“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诗人柳宗元更是精通植树之道,其在《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中对种树之法这样描述:“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2年3月9日文章《古人亦重植树》;作者:湖南省作家协会/曾龙;

(文字编辑:王晶;微信编辑:晋力;校对:贺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古代中国人贫穷的根本原因
【央视快评】众人植树树成林
海禁政策的提出导致海上丝绸之路的毁灭?错了,它不是罪魁祸首
孝道[209]-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朝为何能够以孝治国?
世界宗教文化发展之路:道教篇
贞观之治对唐朝及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