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牧的诗《清明》借景抒情 写出了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高妙境界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牧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当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当时杜牧为池州刺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交代环境、情景、气氛及人物,描写了人物凄迷纷乱的心境。语言通俗,毫无经营造作之痕,却将情景描绘形容得自然曲尽。上句的“雨纷纷”既是形容春雨的意境,又是在形容那位雨中行人的心情,形象自然地显现了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高妙境界。下句的“行人”为何“断魂”?只因清明时节,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又平添了一层愁绪。“断魂”二字的运用十分传神,写出了行人之心境。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前两句交代了情景:清明时节春寒料峭,行人冒雨赶路,衣服被雨淋湿,孤独更添愁绪。后两句就很自然引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上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情景的办法:寻到一个小酒店,歇脚避雨驱走春寒,饮酒解乏散去愁绪。下句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一个“遥”字,从字面上看是远,却妙在不远不近之间。在那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里,就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
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描写自然流畅,景象清新生动,境界优美高远,历来广为传诵。
举报/反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清明》 杜牧
米芾书法《清明》欣赏
关于清明节诗后续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诗 |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