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增广贤文 | “巷子”变宽了

原创 智慧慈光工作室 慈光文化 2022-01-03 19:00
收录于合集#增广贤文60个
点蓝色字关注“慈光文化”

“巷子”变宽了00:0012:53

静慧姐姐


上一次,我们分享了惠子相梁的寓言故事,惠施的追求是功名爵位,而庄子的志趣在于弘道,二人的目标志向不同,就像“鹓鶵”立志于飞向辽阔的天空,而“鹞鹰”只关注它眼前的那块肉,它当然无法理解“鹓鶵”的鸿鹄之志了。

童慧


正如井底之蛙目光所及的不过是井口的那片天空而已。古人云:“学贵立志。”志向决定眼界,只有立定远大的志向,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

而我们立定的志向应该是为国为民无私奉献,若只是为一己私欲,那追逐的道路上一定是忧心忡忡、患得患失,最终还可能会误入歧途,后悔晚矣。

我们生活在这么美好的时代,更应当立身行道、弘扬文化,立志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先来复习一下上次学习的内容:






我们接着看《增广贤文》下面这一段:



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天晴着的时候不肯走,等到大雨淋了头才后悔莫及。


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事情既已成事实,就无需再说,泼出去的水终究是收不回来的,多说无益。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祸从口出,说话口无遮拦,容易造成事端;很多烦恼都是因为自不量力、好出风头才引起的。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能够忍受一时的怒气,就可以避免长久的忧患。


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凡事不可强出头,缩着脖子学乌龟,不要逞强,当忍则忍。





这段话告诉我们:



世人谋事难成,大多是因为因循退缩而耽误了自己,所以我们面对义所当为的事,必须奋然振作,不可迟疑等待。

人们通常用“覆水难收”来比喻事情已经造成了不好的结果,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收不回来,此处告诫人们要慎言谨行,做决定之前要再三考虑,免得后悔莫及。

古德有云:“平生最爱鱼无舌,游遍江湖少是非。”古人说最喜欢鱼,因为它没有舌头,就算游遍江湖也少有是非。假如人能像鱼一样不乱嚼舌根,那么走遍天下也不会招惹是非。同时古人也说:“身须择行,口须择言”,就是做该做的事、说该说的话。这也就是孟夫子所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先要有所不为,而后才可以有所为。

《续小儿语》云:“世上第一伶俐,莫如忍让为高。进屦结袜胯下,古今真正人豪。”便是告诉我们,世上第一等聪明的人就是会忍让的人,历史上,像张良、张释之、韩信等人,都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缩头乌龟”这个词,现在常拿来做一种贬义、骂人的话,其实人们都不知道这个缩头乌龟的功夫究竟是什么。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龟年鹤寿”,乌龟得缩头时且缩头,能够忍辱;而白鹤则能够不染世俗,保持清净,这便是它们能够长寿的原因所在。


童慧

今天我们学习到的“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这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家人、同学、朋友,甚至素不相识的路人,常常难免磕磕碰碰。


世俗的人常常这样讲,“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讨回公道”,于是口舌相争、面红耳赤,更有冲动者不惜以性命相搏,两败俱伤。殊不知,“咽不下气”实际上都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放下”、“忍让”看似在宽容别人,实则是放过自己,让内心回归平静、开拓心量、提升涵养。


静慧姐姐


《弟子规》中讲道:“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意思是兄弟之间少计较财物,怨恨就不会产生;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冲突怨恨就会自然消失。这是规劝兄弟姐妹之间要谦和、忍让。


中国人讲“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拓展开来,朋友、同学、邻居、路人又何尝不是应该这样相处呢?


 

LIUCHIXIANG


六尺巷的故事





据安徽省《桐城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寄给当朝礼部尚书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从此“六尺巷”由此得名,张英大度谦让处理邻里纠纷的道德风范被人们传为千古佳话。




静慧姐姐


听了“六尺巷”的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吗?

童慧


六尺巷虽然只有六尺宽,但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张英大人身居高位,却没有倚仗自己的权势去欺压邻里,面对利益之争,他毫不迟疑当即回信劝家人主动谦让,其官德修养令人钦佩。

静慧姐姐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张家人的主动谦让感动了吴家人,便也让出了三尺地,原本的三尺路变成了六尺巷。巷子变宽了,它的“宽”不止宽在“六尺”上,还“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上。

“谦和礼让”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我们后人当铭记“六尺巷”的故事,追慕圣贤之德,常走心中“六尺巷”,修身正己,走出无愧先贤路,走出人生天地宽。


让我们一起再复习一遍今天所学习的内容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尺巷
六尺巷的故事
不认识我时,缩头,认识我时,探头
菜根谭每日读:99堂人生成长课,教你寻找真幸福——1
​从“六尺巷”看为人之道
修行须学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