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学《笠翁对韵》,上卷“五微”第七

水月松风S

2023-04-25 15:16河南

关注

今天接着学习《笠翁对韵》“五微”韵的第十七、十八、十九个对句:

衰对盛,密对稀。祭服对朝衣。

鸡窗对雁塔,秋榜对春闱。

三个韵脚“稀”“衣”“闱”都应该押“微”韵,但古今读音有差别,“稀”“衣”的现代读音明显与“微”韵不合。这一点无关紧要,知道就可以了。

祭服是祭祀时穿的衣服,朝衣是上朝时穿的官袍。

鸡窗指书屋。南朝志怪小说《幽明录》中记载,东晋时兖州剌史宋处宗,从小说话口吃,长大后觉得十分难堪,常常不愿意开口说话。但不说话就无法进入仕途,不能当官,他为此非常苦恼。

后来,他朋友给他讲一个办法,让他买来一只长鸣鸡,装在笼子里,挂在书房里的窗户旁边。朋友叫他天天对着这只鸡练习说话。

宋处宗就天天结结巴巴地对着鸡说话。

鸡当然不会像人一生嘲笑他,但时间久了,这只鸡竟然也结结巴巴地说起话来,好像在学他。宋处宗又生气又好笑,但并不觉得难堪,人一句鸡一句,还聊得不亦乐乎。

说来也怪,又过了一段时间,人也不结巴了,鸡也不结巴了。人和鸡之间的对话,不但非常流利,还充满机智。

此后,宋处宗一改痼疾,变成十分健谈的人。人们常常看见他站在窗口和鸡对话,就知道原来他是跟鸡学的。

后来“鸡窗”就成了书屋的代名词,是让人上进学好的地方。

“雁塔”指西安大慈恩寺里的大雁塔。

唐朝时文人考中进士,朝廷让新科进士们身披彩衣,胸前挂着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游遍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称“夸官”;还将他们的名字、籍贯题写在大雁塔内部的墙壁上供人观瞻,称“雁塔题名”。这是光宗耀祖,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在“雁塔题名”的人当中,最出名的当算是白居易。他二十七岁考中进士,登上大雁塔,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表达少年得志的喜悦。

“秋榜”指秋天考试后发布的榜单。明清时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在全国各地的贡院举行,参加者为各地秀才。因为考试时间是在当年的七、八月份,又称“秋试”或“秋闱”。“闱”就是考场。考中的称“举人”,在贡院门口张榜公布,称“秋榜”。

举人想再往上考,就要跑到京城,参加第二年春天由礼部举行的“会试”。会试在春天举行,所以又称“春试”或“春闱”。

会试通过的考生称“贡士”。取得“贡士”资格后,还要参加在朝堂上举行的“殿试”,由皇帝亲自提出问题,称“策问”,考生对答,称“对策”。朝廷按照对策成绩优劣,分为三个榜单公布,称“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或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

举报/反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五讲《笠翁对韵》:人生憋闷?古人早就有解决办法了 速学
科举制度:古代读书人出士通道!
《神童诗》全文及注释(1)
南通陆韵篁先生行年考(四)
|趣读|高考之后说“状元”
闲话吉祥 鸡(五)鸡日 鸡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