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母也天只

母也天只

丁启阵

 

《诗经》中的诗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原本是一位军人在征战途中深情思念妻子,自肺腑间发出的珍惜爱情的誓言,或者说守护爱情的愿望。誓言是如此之动人,愿望是如此之美好,打动了古往今来无数人的心灵,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统计,历代曾经有过多少人、多少次引用它以表达自己的心声!

但是,爱情不可能存在于真空当中,不可能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它会受到来自包括家庭、社会在内的外部环境的束缚、限制和影响,因而出现种种困难,造成种种悲剧,令当事者为之惆怅,为之忧伤,为之心碎。且不说别的,单是表现因为父母阻挠造成爱情悲剧的诗歌,在总共只有300多首作品、2500多年前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好几首。

众所周知的一首,是《鄘风·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仪(特);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少女爱上了划着小木船、额前垂发的男子,发誓对他的爱将至死不渝。可见,她的爱是真诚而深挚的。但是,他们的爱情,却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我的爹啊我的娘,为何如此不体谅),是少女的哀怨和哀叹,其中的无助、无奈之情,令2000多年之后的我们,读后都感同身受。

《郑风·丰》,字面上似乎只是一位女子在后悔自己没跟心上人结婚,前两章为:“子之丰(昌)兮,俟我乎巷(堂)兮。悔予不送(将)兮!”也许是实情,也许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位女子的心上人容貌魁梧俊美(丰、昌),而且多情体贴,会在适当的地点等待、迎候她。但是,从其中的“悔予不送(将)”(后悔我家不想送),以及三四两章的“叔兮伯兮,驾予与行(归)”(叔叔、伯伯请再来,驾车接我到你家)等诗句看,女子之所以没能如愿嫁给心上人,原因也是她家人的反对。

《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墙、园),无折我树杞(桑、檀),岂敢爱之?畏我父母(诸兄、人之多言)。仲可怀也,父母之言(言、多言),亦可畏也!”当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表现一位女子婉拒情人的作品。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女子出于什么原因婉拒,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女子本人已经变心,不喜欢这位情郎哥哥(仲子,即二哥)了,搬出父母、兄弟、他人,作为拒绝约会的借口;另一种是女子本人是喜欢这位情郎哥哥的,但是,因为女性的矜持或者性格的怯懦,顾虑多多,希望情郎不要鲁莽行事。如果说,世界上感人的爱情全都是蓝调忧伤的。那么,按照前一种理解,《将仲子》只是一个人(二哥)的忧伤;而按照后一种理解,《将仲子》就是两个人的忧伤。一个人的忧伤,不妨读出机智,读出幽默;而两个人的忧伤,则只能读出忧伤。夜深人静的此时此刻,我更愿意作后一种理解,读出两个人的忧伤。

王实甫名剧《西厢记》末尾,有一句著名的关于爱情的祝福语:“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要让这个美好的祝福变为现实,需要为人父母、兄长者多尊重自己的儿女、弟妹,让他们有充分的爱的权利和自由,不要横加干涉,让他们再发出“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之类的哀怨和哀叹!

                                                         2011-2-16

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诗经>>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婚恋生活 - 儒学经解 - 国学论坛
试论清初韶州诗人廖燕的竹枝词
古老的爱情观——读《诗经》有感
杜十娘与茶花女艺术形象之比较
秦海涛品读牛希济《生查子》
闫学晶这首《送情郎》唱的太肉麻了,不过真心好听,送给心上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