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路与出路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周彬
幼儿在两岁左右,就开始形成秩序感,在这个时候,任何东西没有放到位,或者改变了这些东西的位置,幼儿就会非常不安,甚至怒气冲天。尽管在成人看来,这些东西的位置与秩序并不重要,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对幼儿来讲,东西到位与否,就代表着这个世界是否正常运行,就代表着他的生活是否有安全感。这种秩序感一旦形成,就会在人的一生中积淀下来,而且在管理者的意识中似乎特别重要。在今天,判断一所学校管理得到位与否,很直观的标准,就是看学生出操是否整齐划一,就是看教师课堂是否安安静静,就是看师生进餐是否井然有序。然而,虽然这样的教育局面实现了管理的秩序感,但却掩盖了学生与教师的个性与特性。学校管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简单的有序,但我们往往为了简单有序,容易把浅层次的事情当重要的事情来统一规范,把细枝末节的事情当重大事情来统一要求,并且把将视为精细管理的代表。殊不知正是在这样的误解中,在看起来极其容易满足我们的秩序感的统一规范和要求中,反而失去对更高管理效率的追求机会。
一、从“规范保障”走向“精细发展”
不管这所学校办得好还是办得差,只要将这所学校的学生,和其他学校的学生放在一起,我们就能够感受到这所学校的办学风格,感受到这所学校学生独有的素养和韵味。只不过对于办得好的学校来说,在他的学生身上展现出来的素养,让我们觉得更舒服,让人觉得学生的发展潜力更大;对于办得不好的学校来说,在他们学生身上展现出来的素养让人觉得不舒服,甚至觉得这样的学生需要得到更多教养而不仅是教学。因此,一所学校一定会在他的学生身上打下烙印,而且这样的烙印会有着这所学校独有的办学个性。但是,是不是为了在学生身上留下这样的烙印,学校教育就必须保持高度的统一性呢,比如要求学生在穿着打扮上要有相对统一的要求,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与学校的教学要求保持一致?
其实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学生,会表现出与学校办学个性相一致的风格,就连在一所学校工作的教师,也会有着相似的教学气质。但是,一致的学生风格并不是说学生的行动是一致的,只是说在学生的不同行动中,所表现出现的风格是一致的;相似的教学气质,也不是说教师的教学模式是相似的,而是指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表现出来的气质是相似的。如果学生在具体的穿着打扮上采用同样的式样,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采用同样的活动方式,这时候学生表现出来的就不是神似而是形似了,这时候不是在培养学校学生的独有风格,而是以牺牲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来换取统一性,这种做法可能有利于对后进生的改造,但却会让更多的学生受到束缚。同样的道理,如果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上保持同一性,虽然可以让那些缺少教学能力的教师得到帮助,但也会让更多教师的教学个性得不到张扬,教学创造性得不到发挥。
整齐划一可以让所有的人,不管是学校管理者,还是作为被管理者的教师,都会有一种秩序感和安全感,事实上整齐划一也的确可以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得到统一,从而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但一旦统一了学校教育教学过程,这就意味着这种统一必定是在低水平上的统一,也只有低水平上的统一才可能最大程度地被落实。像这样的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它的主要功能是起到规范和保障的作用,这对于学校管理来讲虽然层次低了,但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不能让学校管理仅仅停留在规范和保障的层次上,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能够细分不同学生的潜质和成长可能性,细分不同教师的潜力和发展可能性,在现有的规范和保障平台上,为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进行精心的策划,这应该是学校在度过规范保障之后,所需要步入的新的境界和面临的新的任务。
二、精细化管理并不是“斤斤计较”
一提到精细化管理,就容易让人想到,把学校中的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进行全面的管理;要让学校中的大大小小的事,都尽其所能地做到精细的程度。如果用这样的想法,来理解学校的精细管理,既没有可能性,也没有必要性。不要说一所学校中的事情,就连家庭中的事,如果你想把什么事情都做到位,那绝对是一件困难的事,很多全日在家的主妇,也难以胜任这项工作。办学成功的学校,并不是把学校中的每一件事都做成功了,而是尽其所能地集中资源,把学校最重要的事情做成功了。所以精细管理中的“细”,并不是细枝末节的意思,应该是“细分”的意思,也就是说,把哪些重要的事情,哪些不重要的事情;把哪些有发展空间的事情,哪些没有发展空间的事情;在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区分开来,从而集中优势资源将其做好。
因此,精细化管理并不是要求管理要做到细小的程度,而是指管理要能够在决策过程中,通过对事情在细节上的把握和比较,有预见地区分出事情在将来的走向,以及事情在将来对学校发展可能造成的重大影响。比如,学生把教室打扫到什么程度,这件事情本身就只是一件细小的事情,只要教室的清洁程度还没有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就没有必要要求学生把教室弄到一尘不染的程度。但是,当我们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的时间越来越多,在学习中的时间越来越少时,虽然这种时间分配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但却蕴含着学生学习兴趣在降低,而这很可能是由学生学习方法把握不到位导致的,于是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和时间分配的前后比较,虽然这也只是对细节的把握和比较,但却预示了学生学习的困难,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寻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需要克服的问题。
当学校和教师把教育教学中的事情,通过细节上的把握和比较,区分开来之后,就需要对那些重要的事情,或者对学校、学生、教师有长远影响的事情,进行精心的设计与策划。因此,精细管理中的“精”字,并不是精微的意思,而是“精心”的意思,是指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对教育教学过程和具体的事项,哪怕在比较微小的部分或者事项中,也要投入足够的智慧去思考和谋划。比如,自从学校大规模使用课件以后,虽然课堂上显得生动多了,但却带来了两个更大的问题,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话的时间和机会更多了,最明显的就是教师中间用扩音器(俗称小蜜蜂)的人多了,另一是学生记得笔记的人或者会记笔记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通过这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让学校管理者明白了,课件节约了教师写板书的时间,但这个时间并没有被教师用来组织学生学习或者还给学生自已学习。而且,虽然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懂或者是看得懂变得更容易了,但有了课件就不再需要学生认真记笔记了,于是让学生学得懂甚至懂得如何应用的机会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就课件这样一个极其微观的变化,带来的却是教与学在课堂上的时间配置变化了,带来的是学生看得懂、听得懂和学得懂、懂得用之间在机会上的变化,这就需要调整学校的课堂评价标准,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时间配置和机会设计予以科学引领。
三、学校管理中的精细化策略
当笔者向校长们介绍具体的管理策略时,校长们经济有这样的感觉,觉得这些管理策略自己已经采用过了,但并没有取得那些成功学校已经获得的成就。于是我经常怀疑这些管理策略本身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的确,学校管理并不是靠单一策略就变得完全有效起来了,而且策略本身也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所学校。可是,当我再走进学校,看学校执行策略的具体情况时,才发现虽然学校间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但把每一项策略的精细化程度不一样,得出来的实际效果也就不一样。而且,学校实施具体策略的效果差异,最本质的原因并不是策略文本的完美与否,而是大家把具体策略落实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尤其是在执行的完美程度上。当你把一项策略执行到百分之七十时,可能它一点成效都没有;当你把这项策略执行到百分之八十时,成效才有可能得到显现;当你把这项策略执行到百分之九十时,策略的成效才得到完全的彰显。于是,前面百分之七十的到位与否,既是不成功的校长们抱怨策略无效的理由;也是成功的校长们认为策略有效的前提。
大家都知道,只有全面发展的学生,才可能发展得更好;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需要教学生的教师们团结起来。其实,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学校整体发展来讲,也是一样,当教师们团结起来了,学校的办学效率自然也就高了。问题在于,如何让教师们团结起来呢?相信没有一个校长不在学校提倡教师们要团结起来。可是,只是提倡是不可能有成效的,因为人的本能并不是想办法与别人合作,而是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加的独立自主。于是,这就需要校长们在管理学校时,要去形成具体的管理策略,让教师们愿意牺牲个人独立自主的工作状态。于是,这就得从教师与教师间工作关系的细节着手,来看同一个备课组内,教师与教师之间为什么要竞争,为什么要合作,从而尽可能弱化教师间竞争的要素,在可能的条件下强化让教师间合作的要素。比如月考成绩的教师排名,就会强化竞争而弱化合作;于是月考主要是用来对学生学习的诊断,而不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督促。此外,对于教同一个班级不同学科教师来讲,他们之间竞争的目的并不是彼此成绩的多少,而是如何让学生在自己所教学科上花更多的时间,因为学生在学科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他在这个学科上总会获得更高的成绩,虽然这有可能会以牺牲别的学科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成效为代价的。于是,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能够区分,学生获得的成绩是由高品质教学产生的呢,还是由学生在该学科上多花时间形成的。
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育教学,但好的教育教学并不限于课堂教学,还包括为了上好课而开展的备课工作,还包括为了补习课而开展的辅导工作(主要是指作业的设计和批改)。于是,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能够把备课、上课、辅导做一个整体上的规划和设计。事实上,对于这三项工作,没有一所学校不重视,也没有一位老师不重视,但为什么目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却难见成效呢?其实,一方面要考试如何让教师把这项工作都尽可能做得好一点。要不断地提高做这三件事情的能力,但对学校管理来说,似乎更应该考虑如何把三者的关系协调起来,既要让教师们对三件事情的时间配置保持科学性,毕竟教师们改作业的时间多了,他们备课的时间就少了;还要考虑三者间的前后呼应关系,改作业得为备课做准备,备课要为上课做准备,上课要为作业埋下伏笔。因此,虽然教师应该在这三项工作上进一步提高水平,但学校管理者却不能在细枝末节上做到“精细”的程度,而是应该通过对教师三项工作的精心分析和设计,从而形成一个促进教师备课、上课、辅导一体化的精细化管理策略。
总之,学校精细化管理,肯定不是要求学校把方方面面的小事当成很大的事管,社会上流行这样一句话,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既然这本身就是平凡的事,就不应该用不平凡的标准要求大,所以小事就是得当小事管,并不是放大了管理效果就出来了,反尔会降低管理成效。肯定不是要求学校把每件事情中的细枝末节的地方当成主要的事管,细枝末节的事情就是应该忽略的,要是把细枝末节的事真的太当回事,那就变成吹毛求疵了。真正的精细化管理,应该是要求学校能够通过对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的全面分析,尤其是容易忽视的“连接点”或者“研究点”的科学分析,从而能够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能够对看起来的“细节问题”做“精心分析”,起到四两拔千斤的管理功效,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管理成效有较大的提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索学校精细化管理
学校精细化管理
学校精细化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方案
航天学校:围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 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在工作中科学领悟“精细化”三字内涵,做事要“三精”即“精心、精细、精品”,每一件事情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结果都是精品。在全体教师
无极野风美术中学“精细化管理”实现高雅育人目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