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师”的称谓与“生”的称呼

老师和学生是现在我们对师生的最广泛的称呼,其实他们还有很多种称呼的方法。

老师的称谓很多:师、老师、先生、教师、讲师……名称繁多不一而足,但是,它们又多少有些区别。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老师便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职业。传递、传统的继承、历史的延续、科学的昌明……若无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可设想的。据《说文解字》讲,师即“教人以道者之称也”。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师傅、师长、先生”等称谓了。这些称谓意思接近,生命力强,甚至今日仍在使用。不过,“师傅”现在常指教育教学之外,其他行业老师,如教授武术的人我们习惯上称为“师傅”;有时候对一些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人,也可以这样称呼,如“木匠师傅”;现在这个词还可以用于不认识的人之间打招呼时的称谓,如“师傅,买张票。”“先生”增加了对男子的尊称,如“李先生”、“先生,请等一下。”妻子对丈夫也可以这样称呼:“这位是我先生。”。

“老师”的叫法,是后来才有的。有人引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有“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句子,证明“老师”一词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存在了。其实这是个误解,书中说荀卿是最“老”的“师”,并非而今的“老师”呢!“老师”一词应最早见于宋末,盛行于明清。当时“老师”是指有更高学问的科举考试之主考官。

清末开办学堂,此时教师称“教习”,再后才改为“教师”。民国之后,学堂变成学校,教师政府部门职员一样,由政府任免和发放工资,所以又产生“教员”一说。“讲师”则是区别于教授和助教的教师职称名衔。

对学生的称呼,有一个最普遍的词是“桃李”。春秋时,魏国有一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他因获罪于魏文侯,便独自路到了北方。在北方,子质遇见了子简,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至于流落北方。子简笑着回答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夏天长出刺还会刺人,到秋天也不能利用它的种子。你提拔的人都是不应提拔的。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像种树一样,应该选择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此后,人们便把培养人才称“树人”,把提拔起来的优秀人才称为“桃李”。老师的学生多而广,则称为“桃李满天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师(你了解多少)
对老师的称呼
我国古代对教师的称呼
关于教师的那些称谓,最后一个最扎心
老北京人的礼节称呼,有的称呼已经消失了
“同志”一词的异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