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素材挖掘:

【素材清单】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上任演说。此文中他为改革当时封建思想、官僚习气浓厚的北大,有针对性地向青年学子提出三点殷切期望。蔡元培先生在演说中表现出来的人品和他对青年学子的教导,对于我们很有教育意义。

【写作素材】

1、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二曰砥砺德行。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

三曰敬爱师友。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辨,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2、“尚自由,展个性”是蔡元培针对封建教育无视学生的特点,违反自然,压抑、束缚个性而提出的教育主张。他任北大校长时提出“改良讲义”和咨询书籍”两个计划,指出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添购新书可供“一己潜修”之用,正是这种主张的体现。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八字教育方针更是促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当时蔡元培刚到任,就聘任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而陈独秀与蔡元培个性完全不同。陈独秀锋芒逼人,而蔡元培则处圆内方,连疾言厉色也很少见。在引进了陈独秀后,蔡元培又引进了胡适作教师。而胡适当时只不过是个连博士学位也还没拿到的毛头小伙。引进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正是在这样的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成为“大师云集、学术自由”的象征。

【素材激活】

学界泰斗,人世揩模

蔡元培于是1917年初任北京大学校长,将其“教育救国”思想用于改革北大,使北京大学一举成为我国学术研究气氛浓厚的高等学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病逝,毛泽东给予他高度评价:“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统观蔡元培一生的教育主张,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蔡元培先生以其饱满的爱国热情,立志教育救国,形成了包括“健全的人格”“五育并举”和大学教育功能在于“服务社会”等在内的教育思想,并大力付诸实践,在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写作运用

【适用话题】可用于“和谐”“个性与发展” “兼容并包”“大学精神”“信念头”“抱定宗旨”“宽容”“思想自由”“尊师重教”“教育兴国”“创新”等写作话题中。

角度一:阐述与“教育兴国”“尊师重教”等。1889年戊戌变法失败,蔡元培先生看清了中国的现状,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变革必须先行培养人才,于是他走上了倡导教育救国的道路。他先后在多所大学从事教育工作,推行先进的教育方针政策。在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并没能改变北大的局面,许多人劝他不要就任,以免因改造不好而声名有碍,但他毅然赴任,在任职演说中,对学生约法三章,锐意改革。要求学生尊师重教,“以研究学术为天职”鼓励学生多方学习,形成自己富于个性的独特思想,形成了独立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为北大树立了良好的校风。

角度二:阐述与“宽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创新”相关的话题。蔡元培任职两年半之后的1919年,他曾写宣言《我绝对不再做那政府任命的校长》,一度要求辞职。辞职理由有三点:第一,校长的身份为半官僚性质,有着无数的繁文缛节,受管制太多,令人痛苦;第二,无法达到思想的自由,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约束,令人窒息,对新思想如同对待“洪水猛兽”,强行干涉;第三,北京正是风俗日偷,道德沦丧的社会,将人沾染上污浊。蔡元培先生虽然态度坚决,但并没能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因为北京大学离不开他。在几年的时间里,蔡元培先生以他先进的教学思想、广博的学识以及个性的人格魅力,打下了北大百年的基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北大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局面。

【运用范例】

1、千年之前,春秋战国的战乱年代里却上演了空前而惊世的文化盛宴,诸子百家的争鸣之声穿透史册、书卷,穿越时空仍然在耳畔掷地有声;千年之后,蔡元培先生的 “不以自己思想来束缚他人,亦不以他人之思想来束缚自己”这一名言震醒了求索中的多少中国人,而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又延续至今,令人感佩。

所以,请尊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选择,请用心去领会并呵护真正的和谐,各个民族的不同风俗习惯,请给予保护;各个地区的不同生活习性,请给予宽容;尊重商店里买不同饮料的人;尊重音像店里买古典音乐或是流行摇滚音乐的顾客……正是每个人的不同特性构成这变幻的多彩的大千世界,没有不同就没有真正的和谐。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缤纷的色彩,

―― 为何?

――― 缤纷成就和谐! (《缤纷成就和谐》)

2、说到包容,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主张。这几年,我们颇有点谈自由色变,所以,这兼容并包也就不怎么提了。

但是,不久前,北京大学金开诚先生写了一篇《漫话校训》的文章。文章说:清华大学的校训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都令人大为激赏,但是作为在北大长期工作和学习的北大人,金先生竟不知道北大有什么校训。

不知道北大校训的金先生,却记得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包。但金先生惜墨如金,将蔡元培先生主张中的后四字给惜掉了。

我想,不是金先生真的惜墨如金,将后面四个字惜掉了,而是怕是这四个字太敏感,刺激了某些人的神经。

是的,兼容并包本身就够敏感,够问题的了。兼容并包?难道反动的言行,我们也能并包?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言行,我们也能并包?社会的污秽、黑暗、腐败,我们也能并包?

一个社会,在某种程度,就是一个世界,一个自然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我们允许树木、鲜花生长,也同样允许野草、荆棘生长;我们允许益鸟、益虫存在,同样也得允许老鼠、苍蝇的存在。

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善与恶,进步与落后的斗争中发展前进的。没有了恶,何来善?没有了落后,何来进步?况且,反动、丑恶的东西,你不让它们充分的表现、表演,你怎么才能认清它丑恶的本质,险恶的用心呢?新中国历史上,1957年的反右运动,对右派分子的引蛇出洞,大约不少人还是记忆犹新的。

记得报道说,某一个地区为了保护善良、温驯的鹿群,而将凶恶、残忍的豺狼赶尽杀绝,结果怎么样?鹿群数量急剧膨胀,老弱病残之鹿迅速增长,严重影响了鹿群的质量,鹿群的生存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没有办法,只得将凶恶的狼先生们再请回来,这样,鹿群才又一次恢复了生机。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

能够撑船的大肚里,什么不能包容呢?丑恶、阴谋、肮脏、污秽、苦难、磨砺、失败、挫折……一切都可以承受,一切都可以包容,方显得我们的伟大、宽阔,坚毅与坚强。一点小小的风波,几声低低的议论,我们都以为大敌当前;飘下轻轻的树叶,洒落微微的细雨,我们都以为会砸破脑袋,那样才真是显得可笑哩!

我以为,北大完全应该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地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为自己的校训,它较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一点都不逊色,反而有胸怀天下,包容宇内的气度与胸襟。

北大人能如此,中国人就何以不能如此呢?(《包容》)

3、幸福是唐朝的锦绣诗篇,情致高雅;
  幸福是大宋的缤纷词韵,精简传神;
  幸福是元代的曲乐风味,细致优秀;
  幸福是明清的小说震憾,感时伤怀。
  而在今天,幸福就是一个人静静地看书,没有其它杂念,只是一个人沉醉在书海里。在今,最流行的一句话,莫过于“Reading  is most graceful”(读书是最美的姿态。)
  在书中,我看到了海的女儿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看到了爱穿新衣的皇帝的愚昧,看到了夸父追日的执著追求,看到了精卫填海坚韧不拔,看到了人间的真、善、美,揭露了人间的假、恶、丑,看到了我们亲人对自己深深的爱。当看完一本书时,我的身体充满了一种名为“幸福”的气体,弥漫在我的心中,使我陶醉在其中。(《幸福是什么》

4、离开清华,已有三年多的时期。今天在场的诸位,恐怕只有很少数的人认识我吧。我今天看出诸位里面,有许多女同学,这是从前我在清华的时候所没有的。我还记得我从前在清华负责的时候,就有许多同学向我请求,开放女禁,招收女生。我当时的回复说,招收女生这件事,在原则上我是赞成的,不过在事实上,我认为尚需有待。因为男女的性别不同,有许多方面,必须有特别的准备,所以必须经过相当的筹备,方能举办。现在在我出国的三年内,当然准备齐全,所以今天有许多女同学在内,这是本人所深以为慰的。

本人能够回到清华,当然是极高兴、极快慰的事。可是想到责任之重大,诚恐不能胜任,所以一再请辞,无奈政府方面,不能邀准,而且本人与清华已有十余年的关系,又享受过清华留学的利益,则为清华服务,乃是应尽的义务,所以只得勉力去做,但求能够尽自己的心力,为清华谋相当的发展,将来可告无罪于清华足矣。

清华这些年来,在发展上可算已有了相当的规模。本人因为出国已逾三年,最近的情形,不很熟悉,所以现在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意见可说。现在姑且把我对于今后的清华,所抱的希望,略为说一说。

一,我先谈一谈清华的经济问题。清华的经济,在国内总算是特别的好,特别的幸运。如果拿外国大学的情形比起来,当然相差甚远,譬如哥伦比亚大学本年的预算,共有三千六百万美金,较之清华,相差不知多少。但比较国内的其他大学,清华的经济,总不能算少,而且比较稳定了。我们对于经济问题,有两个方针,就是基金的增加和保存。我们总希望清华的基金能够日渐增多,并且十分安全,不至动摇清华的前途。然而我们对于目前的必需,也不能因为求基金的增加而忽视,应当用的我们也还得要用,不过用的时候总要力图撙节与经济罢了。

二,我希望清华今后仍然保持它的特殊地位,不使坠落。我所谓特殊地位,并不是说清华要享受什么特殊的权利,我的意思是要清华在学术的研究上,应该有特殊的成就,我希望清华在学术方面应向高深专精的方面去做。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材。清华的经济和环境,很可以实现这两种目的,所以我们要向这方面努力。有人往往拿量的发展,来估定教育费的经济与否,这是很有商量的余地的。因为学术的造诣,是不能以数量计较的。我们要向高深研究的方向去做,必须有两个必备的条件,其一是设备,其二是教授。设备这一层,比较容易办到,我们只要有钱而且肯把钱用在这方面,就不难办到。可是教授就难了。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们的智识,固有赖于教授的教导指点,就是我们的精神修养,亦全赖有教授的inspiration。但是这样的好教授,决不是一朝一夕所可罗致的。我们只有随时随地留意延揽而已。同时对于在校的教授,我们应该尊敬,这也是招致的一法。

 三,我们固然要造就人材,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利用人材。就拿清华说吧,清华的旧同学,其中有很多人材,而且还有不少的杰出人材,但是回国之后,很少能够适当利用的。多半是用非所学,甚且有学而不用的,这是多么浪费———人材浪费——的一件事。我们今后对于本校的毕业生,应该在这方面多加注意。

四,清华向来有一种俭朴好学的风气,这种良好的校风,我希望今后仍然保持着。清华从前在外间有一个贵族学校的名声,但是这是外界不明真相的结果,实际的清华,是非常俭朴的。从前清华的学生,只有少数的学生,是富家子弟,而大多数的学生,却都是非常俭朴的。平日在校,多是布衣布服,棉布鞋,毫无纨绔习气。我希望清华今后仍然保持这种良好的校风。

五,最后我不能不谈一谈国事。中国现在的确是到了紧急关头,凡是国民一份子,不能不关心的。不过我们要知道救国的方法极多,救国又不是一天的事。我们只要看日本对于图谋中国的情形,就可以知道了。日本田中的奏策,诸位都看过了,你看他们那种处心积虑的处在,就该知道我们救国事业的困难了。我们现在,只要紧记住国家这种危急的情势,刻刻不忘了救国的重责,各人在自己的地位上,尽自己的力,则若干时期之后,自能达到救国的目的了。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成有用人材,将来为国家服务。

今天所说的,就只这几点,将来对于学校进行事项日后再与诸君商榷。(梅贻琦《清华大学校长就职演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导学案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课堂实录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内阅读及答案
北京大学精神的一种解读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