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志勇:新教育呼唤新学校

张志勇:新教育呼唤新学校  

2012-05-29 14:25:09|  分类: 学校建设 |字号 订阅

不能不说,过去的学校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在办学宗旨上,以知识传承为主要目的;二是在资源配置上,以文化课教室为主要教学资源;三是在教育教学管理上,以统一化、规模化为主要特色。这三个特点,从积极意义上讲,适应了普及教育的需要;从消极意义上讲,满足了应试教育的需求。

不能不说,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从“加快普及、外延发展”走向了“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教育迫切需要从其本质功能的异化状态回到其应然状态——在遵循每个人先天的自然禀赋的基础上,促进每个人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种教育本来就是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人类教育的常态,但一段时间来由于“知识本位、升学至上”的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的极度膨胀,教育的本质功能被扭曲,教育不仅放弃了育人为本,而且成了追逐名利、迎合媚俗、出人头第的工具。这种教育在造就一部分人的同时,大量地在扼杀人,同时也在扭曲被造就的那一小部分人。走出这种被扭曲、被异化的教育,追求教育本质功能的回归,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党和国家确定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成为当今时代教育的最强音,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教育。可以说,许多有志之士、众多富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正走在追求新教育、实践新教育的路上,他们的探索和实践正在汇成回归教育本质、实施素质教育的巨大洪流,新教育的一缕又一缕曙光正在驱散应试教育的阴霾,素质教育的朝阳正欲喷薄而出。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适应新教育的实施,我们迫切地需要对旧教育留下的物质基础,即校舍建设和资源配置理念与模式进行重新审视,进而依据新教育的价值理念,对校舍建设和资源配置进行重建。一句话,新教育迫切呼唤新学校。

呼唤标准化学校

新教育有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坚持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享受有质量保障的教育。这里,所谓有质量保障的教育,首先体现在学校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实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育目标。为此,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必须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底线要求,就是要满足国家规定的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的基本需要。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制订了学校建设基本标准,建设符合国家建设标准的学校,这是新学校最基本的要求。或者可以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设学标准,学校是不能获得“准生证”的。这里的“标准化学校”涉及学校建设物理空间布局、校舍建设、资源配置,等等。

呼唤生态化学校

谈到人的教育,人们常讲一句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人的成长和树的培育是有其共同规律的。这个共同的规律就是:需要阳光雨露,需要丰富的营养,需要润物无声,需要精心呵护……这里的“阳光雨露”,不仅仅是知识、不仅仅是教育,更要有“物化”,而“物化”离不开适宜的环境,这里的“环境”首先是自然环境。在历史上,中西方教育是非常强调自然教育的。中国的书院都设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地方;西方则更以法国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为代表,特别倡导自然教育。这是因为孩子的心灵需要自然的“润泽”,需要在人与自然的对话中,唤醒人的心灵,促进人的成长。

因此,我们呼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学校。这样的新学校,不仅需要钢筋水泥建设的教室、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更需要生机盎然的室外自然环境。

这里的自然环境,人和植物能够和谐相处,能够吸引、满足孩子们在室外学习与生活的需要,能够为孩子们的室外学习、生活提供适宜的环境、空间和条件。

这里的自然环境,人和植物能够亲密无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孩子们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能够感知到、触摸到的植物,而不是到处都是洋植物,……。

这里的自然环境,人和植物能够和谐互动。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与学生的生命成长有关,孩子们可以参与、可以观察、可以呵护植物的四季成长。

呼唤绿色化学校

今天,人类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传统的不可再生的能源不足以支撑地球上的所有民族国家都走西方的以过度消耗传统能源为代价的工业化道路,以环保节能为标志的绿色文明正在取代传统的工业文明。在这种背景下,环境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学校教育中,人们不仅主张要通过开设环保教育课程培养未来公民的环保素质,而且主张通过环保节能型学校教育生活本身来培育。

首先,学校建设要率先采用环保节能技术。

其次,学校设施布局要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比如,扩大建筑采光,以节约能源;学校生活办公用水,通过中水处理进行循环利用;学校的雨水,通过收集集中利用;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采用新的供电设施,最大限度地节约用电,等等。

再次,学校要通过开展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用纸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环保生活,培养学生的环保素养。

呼唤人文化学校

教育是一种慢功夫,需要“化育”,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以文化人”,这里的“文化”,指学校内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而这两类文明,又可分为以物为载体的静态文明和以人为载体的动态文明。

以物为载体的静态文明,首先体现为学校建筑的空间布局;其次,体现为学校物理空间布局之上的各类建筑物及其体现出的文明、文化意涵;再次,体现为各类建筑物之上所附着的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结晶——以书面语言为表现形式的各种文化经典。而以人为载体的动态文明,其实就是人的素质的外化。

人们在建设学校文化时,比较重视以物为载体的静态的文化环境的营造,而相对忽视更为根本的以人为载体的动态的文化的培育及其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反对将校园文化庸俗化的做法。比如,有的学校,你走进校园后花里胡哨,到处都是标语口号,到处都是名言警句,到处都是古典诗词,甚至楼梯的台阶上也有,这既不文明,更不严肃。

呼唤个性化学校

现代学校教育有两个基本理念:一是让不同的孩子学习同样的课程,以满足孩子们社会化的共同需要;二是让不同的孩子学习不同的课程,以满足孩子们个性化的不同需要。基于此,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必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个性化学校从办学设施到教学场所、教育资源的配置,要能满足三个需求:一是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选修课程、满足学生课程选择的需要;二是学校按照自己的办学理念,开齐学校特色课程的需要;三是学校按照学生天赋,满足特殊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课程开设需求,等等。

满足个性化学校建设的需要,学校在建筑室内空间布局上,除了传统的固定的各种教室配置之外,在教室面积大小等规格上,要更加多样化;同时,可以设置更多的根据需要能够方便地进行重新布局、调整的教室。

个性化学校天然地反对大规模学校,规模越大离个性化学校的办学理念越远。

呼唤人本化学校

现代学校建设要坚持儿童本位的思想,呼唤人本化学校。

人本化学校在资源布局上要坚持儿童本位,一切以满足儿童的需求、以适应儿童的需求为最高原则。有些小学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张贴了许多可供学生阅读的文化经典,但孩子们要抬起头来仰望之,这显然就没有坚持儿童本位的资源配置理念。

人本化学校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秧田式教室空间布局。秧田式教室是天然地适合知识讲授的,而当今教室内的教学组织方式正在越来越多为学生的小组学习与交流分享所代替,由此,必然要求改变教室的空间布局,淘汰过去的条桌式课桌样式。

人本化学校在资源的空间布局上,要考虑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半径的距离。有的学校,学生宿舍、餐厅、教室、图书馆、艺术馆、体育馆等距离太远,学生甚至需要骑着自行车在校园里穿行。显然,这样的学校资源配置是违背儿童本位理念的。因此,人本化学校在资源配置上有一种趋势,就是资源配置的服务单元,缩小服务半径。比如,以某一年级为单元甚至将一个年级划分为若干个单元进行资源配置,每一个资源配置单元都包含学生需要的所有资源。

呼唤生活化学校

当今时代,网络已无处不在,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必然会日益影响孩子们的体验式学习与生活实践。虚拟世界向人们的学习与生活世界每渗透一步,现实世界的教育就要强化一步,否则,日益退化的不仅是人的身体,还有人的智慧。因为人的智慧培育,与人的感知与体验是分不开的。因此,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加强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基于此,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必须坚持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促进孩子的学习基于生活、回归生活。

一方面,在资源配置的支撑下,学校教育要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参与式、体验式学习所占的比例。另一方面,我主张在学校教育中恢复勤工俭学传统。学校的各种服务性、保障性岗位,只要适合学生参与的,都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外用工,以便转化为学生的勤工俭学岗位。

呼唤效能化学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党和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教育战略地位的落实越来越有保障,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经费保障力度越来越大,但是,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相比,与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相比,教育资源永远具有稀缺性。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提高保障力度,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不能不承认,由于管理水平、传统教学理念和体制的制约,我们在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中存在着很大的浪费。为此,我们呼唤建设效能化学校。

首先,我们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千方百计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音乐、体育、美术、实验、图书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我们要转变传统教学制度,推进选课走班教学,提高各种教育资源的组合利用效率。

再次,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在一天的教学时间安排中,固定化地将所谓主要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安排在上午前三节,而所谓副科只能安排在上午第四节,或下午的做法。这种做法必须固化对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进而在很多时间段导致相应教育资源的装置。如学校的艺术场馆、体育场馆、图书馆,等等。

再其次,我们要提高教育资源管理效能,像国外的学校一样,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的工作早安排。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种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句话,我们迫切需要树立效能化学校的意识,千方百计地提高学校一切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我迫切希望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中小学校改建、扩建、新建以及资源配置中,能够按照新教育的要求,大力推进新学校建设和管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教育呼唤新学校
最新调查:“一个教室一个老师”的传统模式,并不适合个性化教学
让学生“野”起来,须回归育人本位
高效课堂教育学(4)
“困境”与“突围”
数据驱动,聚焦资源,实施科学的学校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