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囚绿记》教案
原文地址:《囚绿记》教案作者:左淳

《囚绿记》教案

  

    一、整体感知,明确线索。

    ①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

    ②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③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教师归纳板书:喜绿――囚绿―― 放绿――怀绿(线索)

    二、质疑探讨,研读析疑

“喜绿”(1-7段)。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囚绿”(8-11段)

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释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

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坚决反抗的反映。

     

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像。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绿枝条当作人来写的。

    对作者“囚绿”这个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作者那份对绿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但是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自私之举,是对绿的施暴之举,是对生命的一种遏制、一种摧残。

    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你有什么启示?

    己生活中因为渴望得到某物而想占有它,结果却不能如愿的事例的实例,进一步理解作者所阐明的人生哲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常春藤的不屈不挠;生命不可侵犯;万物各得其所,人为不可干扰;如果真的喜欢这个事物,那就给他(它)自由,让他在自然中求生存……

    “放绿”(12-13段)

     1、由作者“释绿”的时间和地点,你联想到什么?

     教师穿插介绍陆蠡有关事迹:1935年作者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小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

     “释绿”这部分是文章的主题所在,在这里,作者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仿佛也照见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作者后来“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珍重地开释”表明了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怀绿”(14段)

     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含蓄地表现了他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从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

    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

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吗,还是有更深层的寄寓?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本文时代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平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1919年进浙江基督教蕙兰中学,1921年转入浙江之江大学附中,开始阅读文学作品并尝试写作。1926年考入之江大学,1928年转学到上海劳动大学机械系。1930年任教于杭州中学。

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一度曾到福建泉州一私立中学任教。写有大量散文作品,出版过3本散文集。《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之后,除了上述题材和情调之外,又加入了对祖国山河沦亡的感叹与对民族气节的礼赞。1942年4月,日本宪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他虽然当时并未在场,但知道消息后,前去交涉,被宪兵扣留,最后因遭酷刑逝世。),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写作时代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囚绿”既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更是民族命运的象征。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作者从绿“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那种顽强抗争的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顽强性格,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不仅抒发了自己对绿的热爱,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精神,寄托了作家对民族未来的美好祝愿。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象征。

    什么是象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

             生命、希望

     象征  向往光明、自由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三、总结概括,拓展练习。

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绿色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它给人以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古诗词中就有不少写“绿”的名句,能背几句吗?          

 这些诗句中写到绿,体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悟、思想,因此千古传颂。绿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色彩美;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这就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而我们的作者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时刻,不仅写爱绿,更赋予绿以时代需要的象征意义——(齐读板书。)我们从中窥见他渴望光明、自由,呼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崇高的灵魂”。他确实有一颗——“黄金的心”。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囚绿记》确有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

文章贵在立意,立意贵在真实、深刻,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囚绿记》就是这样一篇真实、深刻,有鲜明时代气息的优秀散文,值得我们写作时学习、借鉴。

课内练笔:陆蠡被日本宪兵逮捕后,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 假设陆蠡临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那一抹远在旧都的绿色,他会想到什么呢,他会对他的“绿友”说些什么呢?请以“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作为开头,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例文】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不知道今日的你,是否柔嫩依旧,苍翠依旧,固执依旧?你的色彩,我曾苦苦追寻的绿意,至今我仍视同至宝;你的姿容,我曾抑郁的心情经由装饰,至今仍充满爱和幸福;你的固执和坚韧,我曾经爱恨交织的情结,至今仍给我以无穷的启迪……

而今,情缘错落,剩下的唯有想念,但是心中始终相信,曾经选择,依然选择,曾经坚持,依旧坚持。只要心有阳光,只要信念永存,黑暗与囚禁将孕育出更坚强的生命!

 

 

 

 

《囚绿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它的写景状物很有特点,表达情意含蓄蕴藉,很适合中学生朗读、赏析,人教(实验)版将它放在高一年必修Ⅱ,与《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一起,组成“阅读鉴赏”的第一单元。这几篇课文有写景精美、意蕴深刻、语言优美的共性,而《囚绿记》又以其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写出了景物的灵性而别于其它两篇。在必修模块中,写景状物的现代散文只有这一个单元,《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散文的要求上由“欣赏”提升到“鉴赏”的层次,所以,《囚绿记》在指导学生对其鉴赏,充分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实现课标的教学目标方面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知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学会散文基本的读文方法。

过程和方法:学习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写景状物的散文。

确定目标的依据: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应该有所突破,不是像以往分析课文那样的面面俱到,而是抓住标题和文中的几个重点语句引导学生通过批注来研读,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侧重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利用四十五钟时间让学生学到一点对自己的发展有用的东西。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本文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边阅读、边思考,边理解,边做批注这一有效的读书方法。基于对学情的考虑,学生分析文章往往只有表面的认识,不能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与联想,在语言表达方面许多同学也不能做到准确完整,因此,如何提高阅读的质量,就成了本课的难点。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1)文本资源:为了充分发挥文本对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除利用课文外,我挑选了精短美文《一蓑烟雨牛鹭图》一文给学生品读,这篇文章在写景抒情方面与《囚绿记》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是一篇美文,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适合用来做圈点批注的迁移练习,同时也扩充了学生的阅读容量。

(2)学生资源: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指导学生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并交流学习的情况,实现学生互动、资源共享及情感交流,分享学习的成果及乐趣。

(3)媒体资源:课前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渠道搜集、整理信息,以拓展视野,丰富阅历,激发读书兴趣,扩大知识容量,拓宽学习渠道。

二、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高一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基本的预习课文的习惯和方法,表现在分析不到位,理解不透彻,缺少个性,语言表述也难以做到准确、完整。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调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充分肯定其发现与感悟,如果学生表述不全,应帮其分析思路特点,给予其正确的认知指导,使学生既有学习的信心又能接受理性的建议。

3、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指导学生由题入文,解题、猜题,整体把握全文,然后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圈点批注,以此为突破口来实现对文章内容、情感、思想意义及艺术特色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文意、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掌握圈点批注的品文方法,形成阅读的能力,再通过迁移练习来巩固、训练、提高。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老师先用示范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预习提纲,然后学生课堂训练并互动交流,老师分析小结后再让学生迁移训练并展示、交流成果。每个学生在情感、经验、阅历、知识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性,而阅读教学又是学生、老师、教材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学习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同时更要讲究学生交流发表探究成果的心理需求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老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又是一个指导者。

四、教学程序

〈一〉课堂导入:

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品析文章标题:

先例举几篇已经学过的课文标题,分析其对理解全文的作用,再让学生探讨本文为什么要以“囚绿记”为题目。让学生明白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由题入文是很有用的读书方法。之后指出要想对题目理解得深刻,还是要回到文章中,结合作者、背景和文字信息综合分析而过渡到下一环节。

〈三〉学习散文基本的读文方法:

老师先对学生提出读书要求:《囚绿记》一文重点描写的情节是“囚绿”,要把握作者囚绿的原因,应注意文中哪些语言信息?请你找出来并做批注。然后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批注,必要时小组讨论,完成后在全班交流圈点与批注情况,老师引导小结,告诉学生在赏析文章时要抓住重点问题,然后围绕这一问题圈点批注,可以做到对信息筛选整合,最终解决问题。并指出圈点时要注意语句之间的关联,批注时要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条理性。之后再引导学生把课文中优美的写景句,揭示背景与主旨的语句和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挑出来批注,互相交流后老师归纳小结:圈点批注时要抓住重点语句,这些重点语句对我们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文章的艺术特点都很有帮助。这样的语句有文眼句、主旨句、接榫句、警策句、情感共鸣句等,同时指出抓重点词语的道理是一样的。整个过程先由学生练习、活动,然后老师发现问题,指导总结,再由学生练习、交流,老师指导、评价、总结后转入下一环节的迁移巩固练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老师的指导作用。

〈四〉学生迁移练习:

让学生对精短美文《一蓑烟雨牛鹭图》做圈点批注。老师把学生共同批注的地方进行展示,让他们通过比较、讨论,强化知识和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的落实。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如标题和重点语句来理解文章的方法,还学习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用在各种体裁的文章阅读中。同时,我们从作者描写的“常春藤”“油菜花”这些微小的生命体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气息,感悟到了心灵净化、品质提升的可贵。我们也应该做一个有“心”人。

〈六〉布置作业:

课文《囚绿记》在表现手法上有许多可供我们鉴赏学习的地方。如:

①文章的结构清晰,简繁得当,各尽其妙。

②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的象征手法。

③善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④文字表达细腻、质朴等。

请同学们从表现手法角度好好品味一番,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特色,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教后随想:

 

 

 

 

 

《囚绿记》

                                                新桥中学 万丽佳

一、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咏物抒情的写法,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三、教学设想:

从形式到内容逐渐突破,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由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的关键语句入手,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领会绿的象征意义,提高感悟能力。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有人说,绿色是自然颜色中最具生命意义的色调,提到绿,人们就会联想到生命、生机、希望。当一抹绿色出现在沙漠中时,你也许会感觉到生命的希望:当绿芽冲破险阻绽放绿意时,你可能会意识到生命的顽强:当无边的绿色扑面而来时,你会听到生命的乐章在耳边奏响吗?绿在视觉上给人以无尽的美感,心理上使人愉悦,安宁。这大概就是一般人都喜欢绿,爱绿的原因。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篇关于爱绿的散文,作者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散文作家和翻译家――陆蠡。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地死在了日寇酷刑之下。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样一位作家在这篇散文中是如何表达爱绿之情的?

这篇散文叫做《囚绿记》。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释题:从文章的题目来看,你可以了解到关于课文的什么信息?

------课文记叙了作者囚禁绿的一件事。

2、结合以下问题,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在下面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动词。
①、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②、他把绿“囚”牢了吗?
③、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

  绿――绿―― 绿――绿(本文思路)

三、质疑探讨,体会情感

1、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喜爱绿而要囚禁它呢?(请在文中用“(     )”标出能表明原因的语句)

2、绿在被囚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文中用“   划出相关语句来说明。

3、请用自己的语言归纳被囚前后的绿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四、主旨探讨

1、作者笔下绿的形象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物或人呢?为什么?

2、作者又想借绿来向我们传达些什么呢?(请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揭示时代背景的语句,结合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3、小结

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讲述了他孤旅生涯中的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六、情景设计,拓展练笔

进步的陆蠡被日本宪兵逮捕后,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接下来自然就是酷刑了,不久便吐血而死。

假设陆蠡临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那一抹远在旧都的绿色,他会想些什么呢?请以“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作为开头,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提示:心理描写时可以突出人物对绿的爱和祝愿,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巴金在《怀<囚绿记>》中也这样写道:“这篇散文的生命力量就在于作者不屈的灵魂。”)

要求:1、想象合理  2、语言流畅 3、感情真挚

范文:

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不知道今日的你,是否柔嫩依旧,苍翠依旧,固执依旧?你的色彩,曾经是我苦苦追寻的绿意,我视同至宝;你的姿容,曾经装饰过我抑郁的心情,我至今感恩;你的偏执,曾经爱恨交织的情结,我依然缅怀。而今,情缘错落,无法再见时只有想念。只是心中始终相信,我们始终记得选择过的方向,坚持着自己的坚持,依然热爱光明,热爱自由。我知道下一缕阳光到来的时候,你一定还会守护着我的圆窗,坚定如初。而今,你也始终毫不犹豫地坚持着自己脚下的土地,心中的凯歌。我们,一直都很固执——只要心有阳光,只要信念永存,黑暗与囚禁必将孕育出更坚强的生命! 

七、课文总结

阅读散文,要注意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把握关键信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更要充分利用、整合文本中的信息,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我们从本文的学习中最大的收获在于,不仅巩固了散文阅读的方法,也了解了借物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更体会到了作者那种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感受到我们民族的伟大。

八、课后作业

请借鉴《囚绿记》赋常春藤以人物性格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借物抒情的短文,500字左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囚绿记》导学案
初中语文《囚绿记》教案
《囚绿记》教案
学科语文练习题
优质课推送||纯干货!新课文《昆明的雨》可以这样上!!
囚绿记       作者:陆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