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阳天舒作品:衡南古门

门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元素,它随着人类建筑物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建筑类型的发展而发展,并从建筑的结构中独立出来,形成了系列的门文化。

门者、户、户名也,就是说门是一个建筑物的出入口,即它是室内外空间联系与沟通的渠通,也是一个家庭的代表,一个家族的象征。既然门在建筑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那么人们在门上所反映的文化也比较集中突出,成为一种特殊的“门文化”。

门文化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如:门神、石狮、对联、门环、门钉、门钹、铺首,这些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门的种类有影壁门头、砖门头、木门头、屋顶门头、石质门头等,各类门头上有的有砖雕、木刻、浮雕;有的有绘画;有的有书写或刻写文字,但它们都采用浅浮雕,平整而不唐突,所以总体都保持一种简洁明快的风格。刻写内容都离不开福、禄、寿和宗教礼仪这些内容。

在门上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门墩、又称门台、门鼓、抱鼓石。是用于中国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构件。整体称门枕石,门外部分称门墩,门枕石在中间有一个槽用于支撑门框,门内部分有一海窝用于插入门纂(门轴的下端),与固定在中槛上的连楹一起起到固定门轴,便于门的开关的作用。

门墩是门座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组成部件,门墩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因此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品。

我县保存下来的古门主要有宗祠建筑大门和民居建筑大门。宗祠建筑古门有渔溪王氏宗祠、高岭刘氏宗祠、高新蒋氏宗祠、李祠仙根书院、金盆欧阳宗祠、香田胡氏宗祠、三阳宁氏司马祠、五甲廖氏宗祠、茶市罗氏宗祠等,宗祠为全族人的精神圣地,整个大门质地基本上为石质,雄伟壮丽、门构件上多有石雕石刻、装饰纹饰。民居建筑多为祖堂和村民住宅,其大门大部分为木质门框、石质门墩门槛,也有极少量的石质门框,简洁朴实。有宝盖牌楼屋、勤丰果志堂、车江德馨堂、相市祖堂、近尾洲顷田中华堂、新塘辅仁堂、茶市爱敬堂、谢晋故居、洛夫旧居、段氏将军家族故居、云集水平冲大屋、松江白竹大屋、向阳桥街道排楼边大屋、近尾洲朱雅长久湾等。

渔溪王氏宗祠大门门座位于衡南县栗江镇隆市村渔溪组,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氏宗祠前进大门,整个门座用汉白玉石制作,并雕刻二龙戏珠及宋明时期的文官塑像,二龙详云护身,左右各浅浮雕5位文官塑像,其中右边一赤脚官人头像左侧浮雕北斗七星。大门两侧的门枕石为狮子背云鼓、石狮侧首张口,憨态可掬。门墩及门槛上浅浮雕花鸟及动物纹,有的是丹凤朝阳,有的是白鹤含书、鹭鸶采莲,野鹿含花和喜鹊含梅等,门雀替处浮雕一对倒挂麒麟装饰,连楹上四门簪上有太极八卦及蝙蝠图案,门簪之间浮雕四个花瓶和一个香炉,正中香炉里插有两面信黄旗、一块玉如意和一方四个花瓶中插有梅花、菊花、莲花、水仙花,门额镌“衡阳第一家”,系明永乐二十年(1422)衡州知府史中书。大门两边书联,左边为“古今忠孝门地”,右边为“世代耕读人家”。这副对联寓意王氏家族的成员从古代到今天都是忠于朝廷、忠于国家、孝敬父母的楷模,世世代代都是耕作读书的人家。1990年文化部撰写的《中国名匾》已把王氏宗祠的门额匾“衡阳第一家”收入条目,湖南省建筑学会编写的《湖南建筑志》,王氏宗祠作为唯一的宗祠建筑录入。

松江金盆欧阳宗祠大门位于松江镇金盆村老金盆组,在一处宗祠完整保存有三座精美的汉白玉门座,这在湖南省绝无仅有,对研究湖南清代门座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三座门座一字排开,坐北朝南,质地为汉白玉,榫卯结构,大门门座底门枕石已遗失,门墩石上浅浮雕花草、蝙蝠图案,门墩前方两端底座各浮雕一只兽头和兽足,形态逼真,门槛上浅浮雕蝙蝠、仙鹿、荷花、仙草、松树、鲤鱼、云雷纹、龟背纹等精美图案,栩栩如生。门框上阳刻楷书对联,上联“松柏肇根基万叶千枝归一本”,下联“唐宋萃人物九成八大衍世家”,门框上端浮雕两尊坐佛,再上左边浮雕一棵摇钱树,树旁站立一人,右边浮雕一个聚宝盆,盆旁一人右手一元宝,门雀替处浮雕一对倒挂麒麟装饰,门额下方浮雕五只蝙蝠,寓意五福临门,门额之上高浮雕十一只狮子,生动活泼,神态各异,虎虎生威。

左边贤达祠门座门墩石上浅浮雕花草、蝙蝠图案,其中左边门墩前方浮雕“金鸡报晓”图案,右边门墩前方浮雕“鸭戏池塘”图案,门墩前方两端底座各浮雕一只兽头和兽足,形态逼真,门槛已断为两截,上浅浮雕喜雀、梅花、梅花鹿、仙草、树木、水波纹和缠枝花卉纹等精美图案,栩栩如生。门框上阳刻楷书对联,上联“胜踞潇湘流长源远”,下联“祥开松柏蒂固根深”,门框上端两边各浮雕一株花草,门雀替处浮雕一对倒挂麒麟装饰,门额下方浮雕云纹,正中阴刻“日”字,寓意红日当空,门额之上高浮雕二龙戏珠,体态矫健,龙爪雄劲,龙尾相接,龙首相望。

 

右边节孝祠门座门墩石上浅浮雕花草、蝙蝠图案,门墩前方两端底座各浮雕一只兽头和兽足,形态逼真,门槛上浅浮雕喜雀、梅花、花草、树木、水波纹和龟背纹等精美图案,栩栩如生。门框上阳刻楷书对联,上联“湘水锺灵长绵世泽”,下联“欧山毓秀蔚起人文”,门框上端左边浮雕竹子喜雀图,右边浮雕松树、猴子、蝙蝠图,门雀替处浮雕一对倒挂麒麟装饰,门额下方浮雕太极八卦图,门额之上高浮雕双凤朝阳,中间太阳之上阳刻“日”字,双凤四周浮雕云纹,凤头相对,展翅高飞。

 

欧阳宗祠门座选料上乘,古朴庄重,工艺精美,寓意深远,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

新塘胡氏宗祠大门门座位于衡南县云集街道新塘站社区居委会,坐北朝南,质地为汉白玉,榫卯结构,门枕石已遗失,门墩门槛石上浅浮雕祥云、卷草、花卉、鹿、羊、鹤、蝙蝠、松树、水波纹及人物故事等图案,连楹上浮雕四狮戏球,门额镌“胡氏宗祠”,楷书,自右至左横排,两侧浮雕文昌、天官像。门额之上浮雕二龙戏珠,二龙首尾相连,四目相对,神态逼真,活灵活现,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三阳甯氏司马祠位于硫市镇贞元村,其大门门座为红砂石,连楹上浮雕二龙戏珠,门额镌“湖南望族四字为明万历年间衡州知府刘春所题,其书法丰腴厚重。门框书联,上联:“三阳名宦族”、下联:“二品大夫第”。

高岭刘氏宗祠位于冠市镇冠市村高岭组,宗祠大门为红砂石质,两边砷石照面浮雕龙、凤图案。连楹上浅浮雕二龙戏珠,门额镌“刘氏宗祠”,楷书,自右至左横排,两侧浮雕文昌、天官像。

门楼高巍,门扇厚重,精雕细刻,重彩辉映,每一扇门都是一部古书,记载了院落里的人事沉浮,铭刻了过往里的光亡晨昏,聆听那一扇扇重门,去探寻千万年的过往,与深远醇厚的底蕴,一扣一推皆是一种岁月的印痕。

祖堂和民居建筑的大门,相对于宗祠大门装饰元素较少,实用性较强。

宝盖牌楼屋位于宝盖镇宝盖村,系省保单位宝盖古建筑群组成部分,其大门为木质门框、两门簪上各浮雕一棵梅花树,梅花树下面站着一只梅花鹿,回头望着梅花树。古时门簪是用来锁合中槛和连楹的木构件,它就像是一个大木销钉,将相关构件连结到一起。门簪有方形、长方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样式,正面或雕刻,或描绘,饰以花纹图案。门簪的图案以四季花卉为多见,四枚分别雕以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图案间还常见“吉祥如意”、“福禄寿德”、“天下太平”等字样。只两枚门簪时,则雕“吉祥”、“乾坤”等字样,体现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

 

勤丰果志堂位于向阳桥街道勤丰村果志堂组,其大门为木质门框,两门簪上各浮雕条龙,进屋与横屋的木门门簪上阳刻八卦中的“乾”、“坤”

 

车江德馨堂位于车江街道金马村德新组,前后两进皆置有木质大门,两门簪为六边形,两层,浅浮雕缠枝花卉纹、几何纹,门簪之上缕空木质窗花。

 

新塘辅仁堂位于云集街道新塘站社区居委会,前进正中大门为木质门框,石质门墩门槛,两侧横屋前进开“八”字门,石质门框,照面梁上用青砖护梁,青砖上有五个圆孔,每个圆孔内用铆钉与木梁相连,这种制作工艺独具特色,在衡南尚属首例。

 

烟竹祖堂位于衡南县相市乡烟竹村,其大门为石质门框,双开木质板门,这种形制在衡南极为少见。

 

谢晋故居位于衡南县谭子山镇杨湖村增佳冲组,其大门门簪阳刻谢晋亲书的“大”“同”二字。

 

近尾洲长久湾位于近尾洲镇朱雅村长久组,正中大门为木质门框、石质门墩门槛,两边锁头屋正中各出耳门一条,左右相对,形制与大门一样,但左边门簪上阳刻“天”“长”二字,右边门簪上阳刻“地”“久”二字。

衡南民居建筑的大门基本上都是木质门框、石质门墩门槛,形制有两种:一种是设亮子的大门,另一种是不设亮子的大门。

 

古门都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文化,象征的是户主的地位和资望,所记载的是历史与文化。门是古风今俗的展台,是传统文化的浓缩。木门,青砖,黛瓦,一扇扇厚重的中国门,等待着人们去推开,聆听,解读。如今,饱含历史韵味的中国门,已渐渐消失随之远去的,还有我们心底最宝贵的一段岁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门墩儿上的不老风情
崇仁浯漳村一条老街串起十座明清古祠
传统文化之(狮子)门枕石
豪门大户里的标配——抱鼓石
详情
四合院虽然质朴,却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