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心即是了生死

前言:什么是法师?《杂阿含经卷十二》中说:“说老死厌患、离欲、灭尽,是名法师;说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厌患、离欲、灭尽,是名法师。”

达摩大师《破相论》

问:“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枝;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了心修道,少力易成;不了心修,费功无益;因为一切诸法依心为本,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包括生死亦被心所主宰,了心是佛门修行的下手处,了心是修行的正行,了心是总摄诸法,了心是最为省要,一切善巧方便依了心而施设,如果从心外别处而修,能了生死者无有是处。如偈所说:“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

那么此心是怎样主宰我们的生死轮回呢?《杂阿含经卷十二》世尊告诸比丘:“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有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佛陀在未成正觉前以宿命智起正思惟,开始如实思惟生老病死的因缘,一直到“识”处不能再往前了。当中所说的“识”是指六识,即六根、六尘缘所生六识。如《杂阿含经卷十二》中佛说:“云何为识?谓六识身——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此中六识即是以上所说的“心”,我们要了心,就是要了这六识心,此六识心又名妄心或攀缘心等异名。了断这六识即是了断生死,永出轮回。为何?识灭故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乃至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所以我们要了生死,需从心处解决,了心即是了生死。如果在修行时我们不住于色,则识便不能增长相续广大,如果不住声香味触法,则耳识乃至意识也不能增长相续广大。所以平时要守好六根,看好六根,六根则不与六尘相会,若相会则六识生,六识生则万法生,乃至招集未来世的生老病死诸苦缘聚。如《杂阿含经卷十一》世尊告诸比丘:“于此六根不调伏、不关闭、不守护、不执持、不修习,于未来世必受苦报。”

平时我们所谓的观心,就是在六根入处如实谛察,如果六根攀缘六尘不能谛察如实了知,从而陷于六尘相续流转不知不觉,即是背觉合尘(尘即六尘),此又称“无明”。如果六根攀缘六尘能谛察如实了知,能远离六尘舍弃对六尘的贪嗔结缚,即是正觉离尘,此又称“明”。如此持续保持正觉摄心而住,即是“明”,即是断无明。如《杂阿含经卷9251》中说:“于此六触入处如实不知、不见、不无间等,愚暗、无明、大冥,是名无明。若于此六触入处如实知、见、明、觉、悟、慧、无间等,是名为明。”

所以对于六触入处要如实谛察,当于六触入处观其集灭,即是观心,又名六触入处律仪。如《杂阿含卷十一》中说:“如果眼见到合意的、可爱念之色,能不缘、不喜、不贪着;如果眼见不合意的、不可爱念的也能不嫌、不恶、不嗔恚。眼见好色,永不缘着,见不好色,亦不缘着。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亦复如是。内心安住不动,精勤修习,善修解脱,如是名为修习六触入处律仪。”

​《杂阿含卷十一》中佛说:“若彼比丘于六触入处胜已,贪欲结断,瞋恚、愚痴结断。譬如王者,摧敌胜怨,名曰胜王。”如此守护六根,如此断除对六尘的贪瞋痴三毒,如此摄心正觉而住,即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即是过眼识界乃至过意识界。识则无住处,直至识尽,若无识者则无名色,即识灭则名色灭,乃至生老病死皆灭。

如《长阿含经》卷九中佛问阿难:“若无识者,有名色不?”

阿难答言:“无也!”

“阿难!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阿难!缘名色有识,此为何义?若识不住名色,则识无住处,若无住处,宁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

阿难答言:“无也!”

所以了心即是了生死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三》原典标注和略译分享(听法三十二功德之一、二):
大慧传奇(之)──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连载十六)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经 卷第五
第四十六章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五
以思惟心, 测度如来圆觉境界, 如取萤火烧须弥山, 临生死祸福之际, 都不得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