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使实中虚,不作虚中实——也谈“笔力”
userphoto

2023.02.17 广东

关注

沈尹默先生说“ 笔力是从哪里来的只要看看卫夫人所说“点画、波、撇、屈曲, 皆须尽一身之力送之” 就可以理解这个力 ,就是写字的人身上的力。” 清刘熙载云“李阳冰篆 ,活泼飞动,全由力能举其身 。”他们都认定纸上的笔力是来自作者身上真实的力 。然而 ,文人的“ 一身之力’能有几何 ,又哪能“ 举其身 ”能有“ 笔力惊绝 ”的书家其实却是最无力的文人。如果笔力确实是来自“ 写字的人身上的力”,那么,天下的大力士莫不善书了,可是大力士写字 ,表现在线条上却不一定 有力。因此,所谓“一身之力”、“力举其身”等实为玄虚之论 。

有些搞书法的人受这种说法的影响,写字时故意做作,拿起笔摆头 、 舞臂 、 转腰 ,实际上却大可不必。这与弹钢琴或拉小提琴的音乐家受音波的感染,不知不觉地跟随音调的高低晃动,是不一样的 。

古今都有许多人利用王羲之曾从后拔王献之的笔而不脱的故事来说明纸上惊绝的笔力是来自作者捏笔管之力。其实 ,这个故事不足信 。 执笔但求力度适中,自己觉得舒服便好。执笔过紧,反而不利尽情发挥。普通一支笔不必用一两力就可以将它执住。即使用力一点,指对笔管的作用力也不过一斤左右 。蔡琶在《九势》中说,纸上惊绝的笔 力是来自作者“下笔用力” 。其实一支笔,只需向上提 起的一点力,若是“下笔”,则自有地心引力,笔头和纸张都极柔弱, 只要作者“ 下笔用力”稍重,纸张就可能 破损。因此,纸上惊绝的笔力不是来自作者“ 下笔用力”。

但笔力是客观存在 ,有什么样的墨象就有什么样的笔力 。 “ 笔力是欣赏者的感觉 ” 的观点并不准确 , 因为欣赏者 的“ 力感 ” 总是第二性的 ,感觉并不先于存在 。但正确 的笔力确实要去感受。不是歇斯底里的大发作 ,而仅仅是褚遂良点画的微笑,颜真卿点画的愠怒,失灵的指针是不会摆动的 , 即使摆动了 ,也不可能有正确的笔力数据 。

笔力产生于墨象, 而墨象的表现也即笔力的表现则离不开用 笔,包括执笔 、择笔 、选纸 、用墨 、运笔等的方法与技巧。

执笔要稳而实,太紧、太松、太死都是弊病。古人认为“ 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 学书贵弄翰,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乎心虚 ,振迅夭真, 出于意外”,“握之太紧,力止在管而不注毫端,其书必抛筋露骨,枯而且弱 ”,“把笔妙在虚掌运腕,不可太紧,紧则腕不能转。” ,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

本文先对笔力和影响笔力的因素做一个综述。下一次,我们将对笔、纸、墨,以及“ 锥画沙”、“ 折钗股 ”、“ 屋漏痕 ” 等等做详细介绍。

春生万物萌

和风含新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绮:论书法之力的美
书法的“力感”如何形成呢?
论书法的笔力
书法的学习三:笔墨
字到底写成什么样才算有力?| 真相
悬臂论(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