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亭序》领字从山体系探源
userphoto

2024.04.30 广东

关注

        兰亭版本众多,而今独尊神龙,宋贤以定武为尚,而后来摹刻失真。学者时具慧眼,多辗转焚于爨下。米元章首推苏家珍秘,周汝翁独尊陆氏双勾。赵子昂一时揽尽天下珍玩,终身所习莫非石刻,游右丞千金广罗拓本百种,题尽绢楮不识庐山。古今或起质妍之争,或有肥瘦之讼。绢本与米临俱题为褚摹,所据何理?石拓与勾摹已化身千面,究竟权舆?

图:《兰亭序》领字从山体系谱系图

归宗

        “领字从山”本是兰亭一大体系,因“领”字作“岭”而得名。此体系版本虽多而流传未广,王连起先生《关于兰亭序的若干问题》一文讨论已经很深入,然而仍有未尽之意。有的版本“领”字并不从“山”,但仍然属于此体系,此体系有一些很显著的特征,甚至是文字的讹误,如“次”字作三点、“听”字缺点画、俯字从两点等,所见该体系的版本有11种:颍上本、游似甲五、游似甲二、快雪堂、郁冈-张瀓本、渤海本、滋蕙堂本、婺女本、米诗本、黄绢本,兹罗列此体系独具的特征如表

图:领字从山体系地勘表(不含涂抹字)

        体系内又有不同特征,还可以继续细分体系:

       ①王连起先生从宋游似藏本中找到了颍上本的祖本,即“甲之五”本,其“感”字所缺笔画有明显的遗传关系。但其他一些字则颍上本于祖本一致,二甲五本与祖本不同,则彰显出颍上本于甲五本非母子关系。

图:颖上本(左)与甲五本(右)的遗传关系

图:颍上本(左)比甲五本(右)更近祖举例

        ②郁冈本是张瀓本的翻刻,从二者所刻藏印可知。

图:郁冈斋本(左)与张瀓本(右)所刻藏印

        ③渤海藏真本与滋蕙堂本同底本,都有范仲淹、梅尧臣、米芾、米友仁的题跋。

图:渤海藏真本(左)与滋蕙堂本(右)的相同讹误

        ④以“痛”字刻法、八行“仰”字竖画不全两个特征,可将游似甲二、郁冈-张瀓本、渤海-滋蕙堂本三种分为一个体系。

图:诸刻本“痛”字刻法

        ⑤快雪堂本、渤海-滋蕙堂本的部分讹误都与张瀓本相关,二者的底本(墨迹本)当是以张瀓本临摹。如“暂”字长竖粗、“俯撇画模糊、“以”字起笔石花都被快雪堂本误解;“仰”字末画残缺而似乎撇出、“觞”字角部竖笔因模糊而似撇,被渤海-滋蕙堂本误解。此两种误解都未见于游似本、婺女本等。

图:快雪堂本于张瀓本对比

图:滋蕙堂本短竖撇出,与郁冈斋本(张瀓的翻刻)一致

图:蕙堂本角部撇出,与郁冈斋本(张瀓的翻刻一致

        ⑥黄绢本、米诗本讹变更少,是该体系的早本,比如“兰”字修长、;黄绢本11行“娱”字牵丝与神龙本一致,是从墨本摹来,非刻本所能传。

图:黄绢本(左)与神龙本(右)女部的牵丝

补缺

        众所周知,颍上-甲五本缺字甚多,所缺字有两部分,一为兰亭中原本涂抹的字,可能因为底本不清晰而未刻,此体系其他刻本也多缺如;一为开篇前四行集中缺少二十字,此或是祖本为绢本,绢丝破损所致。

        实际上其余八种刻本也同样是缺字本,只是所缺字数不易确证,除婺女本外,兰亭涂抹处诸本都缺如,开篇处的首行“在癸丑”、次行“兰”、三行“长”三处写法都较其他体系古怪,当是缺字后补写,而绢本和米本则与神龙-定武等体系一致(绢本“长”字亦怪),知此两本是早于诸刻本的其他支系,缺字处婺女本只有“兰”字明显古怪,或是出于绢本初损时。

图:怪异的补字

神龙本(左)、郁冈本(中)、颍上本(右)

图:涂抹处缺字与补字讹误

       “领字从山”体系还有一大特征,即末行最后一 “文”字,其起笔作撇画(唯婺女本不同),其余体系都是点画,向者因为《圣教序》有撇画起笔的“文”字,因而疑惑究竟如何才是原貌,今既知此字是涂抹字,在此体系中是后补的,便悟到这是“文”“作”二字重叠,“作”字的撇画被讹误到“文”字中去了,而绢本和米本亦如是,则补字当在墨本时为之,或许墨本早本的“文”“作”二字就难以区分了,而婺女本摹刻时很难得将二者分辨开来。

图:文字写法的讹变

图:南宋《兰亭考》载御府本缺字

        桑世昌《兰亭考》记御府刻本数种,有一种缺二十一字,有“绍兴”双印,前二十字与颖上-甲五本俱同,最后一“天”字或是误记,而甲五本卷末有“绍兴”连珠印,或即此御府本。

命褚

        兰亭墨本名为褚摹者有二,一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领字从山绢本”、一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米芾题诗本”(兰亭八柱第二),2013年爽斋初入门碑帖时作《兰亭序的主要版本简述》的笔记,不知二者名为褚摹的原因,今知二者出同一体系,始悟其缘由。

图:褚遂良款

宋拓婺女本(左)、宋《兰亭考》载龙舒本(右)

        盖此体系宋时祖本即题有“贞观八年褚遂良摹”八字,宋桑世昌《兰亭考》所记当时兰亭刻本中即有两种有此跋,其中婺女本至今犹存。

        又宋米芾兰亭跋赞称所题本云“此轴在苏氏,命为褚摹”,米芾墨迹今在北京故宫藏陆继善摹本之后,是它本移配,《渤海藏真帖》所收兰亭半行本一种,与滋蕙堂本为同一底本,也刻有米芾跋赞,其辞与故宫本、《英光集》大同小异,俱是真迹(二跋俱是崇宁壬午装裱时题,未知是二本还是草稿之作),渤海本开篇米芾自云得字苏才翁子苏洎处,其后又有米友仁鉴定款,知此本当即米芾自藏本,渤海本后又有范仲淹题跋云“才翁东斋所藏”,知确是苏才翁藏本,但前面指出渤海本底本疑是以宋刻本临摹,未知米藏本究竟是否为“领字从山”体系了,黄绢本也以米跋移配,则米藏此体系可信也。

图:米芾跋赞两种

故宫本(上)、渤海藏真本(下)

探源

        从渤海本来看,米芾跋赞所指的苏氏本即是“领字从山”体系;颍上本因有宋蒋长源“永仲”印,又题云“兰亭序唐临绢本”,而米芾《书史》记载苏家第二本有再摹本十本,其中“一绢本在蒋长源处”,而颍上本也是“领字从山体系”;米芾题诗本依启功先生的意见,“此帖字与米诗笔法相同,纸也一律,实是米氏自临自题的。”即便不是米临,也当是以米临本再临的,而此本也是“领字从山”体系,米氏于兰亭最推崇的即是苏家第二本,并藏有其再摹本。因而推论此体系即米芾所云苏才翁家第二本的摹本体系,周汝翁推论当无误。

        逐字对校后可知,颍上-游似甲五本、游似甲二、张瀓体系、婺女本当是同源的,都是出自“缺字本”,而北京故宫的黄绢本则是从完本摹出。

        再向上溯源,游似藏品中有薛绍彭刻本,薛氏题云“勒唐榻硬黄兰亭于石”,知其底本是唐摹纸本。而薛刻本部分特征与神龙本、定武本、陆摹本等对比都不同,而是属于“领字从山”体系的特征,比如“崇山”有墨杠、第八行“清”字上下竖不对齐、有“僧”字、十一行“人”字正捺、十七行“感”字长戈勾、“慨”字竖心旁偏低、十八行“间”字月部第一笔短小、“良可”二字涂抹为空心等。而薛刻本与神龙本、定武本对比,结字和字法都十分接近,薛本“次”字两点、十一行“听”字左下不缺笔,没有“领字从山”体系那些明显的讹误,且薛本犹有锋芒,当是接近于贞观间摹本的一种再摹本,其墨本应是“领字从山”体系的祖本。

图:薛刻本中的“领字从山”基因

“领字从山”体系12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亭序的主要版本简述
汪柏江|米芾的《兰亭序》
古今10位书法名家临《兰亭序》,10种版本10种味道
「原创高清」横版:王羲之《兰亭序》最珍贵的五个版本都齐了
五个版本的《兰亭集序》,太罕见了!
临池赏析·历代书法名家临《兰亭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