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的套路有多深?看完发现高中《逍遥游》白学了
userphoto

2023.05.27 内蒙古

关注

实修基础理论

第一章——实修哲学的基础

第一节——修炼与老庄思想

浅谈《道德经》和《庄子》与修炼有关的思想

作为开篇只是浅谈一下

老庄思想出现的时候本身不包含宗教色彩,所以我们单纯谈内容不谈宗教

老庄思想非同一般,帝王可以从中悟出治国之道,将领可以悟出用兵之道,学者可以悟出哲学之道,老百姓可以悟出处世之道,修炼者可以在里面找到个体的修行方法,所以我们只谈其中的个人修炼部分。

每个人活着都要吃饭,老子也不例外,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味无味就是吃东西不要贪食物的味道,如果你喜欢吃咸的,就会越吃越咸、喜欢吃油腻的,就会越来越油腻。所以不要挑食,要吃适合自己体制的食物,要营养均衡,不要大鱼大肉暴饮暴食,在饮食上要合理。

老子还强调:专炁致柔,能婴儿乎?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重点强调的观点是“柔”,他曾经用牙齿和舌头做对比,他年老时指着自己说,我坚硬的牙齿已经掉光了,但是柔软的舌头还在。如果人容易紧张,肌肉僵硬就容易导致生病,内家拳里有“死肌”的说法,就是经常得不到锻炼的地方,变的僵硬,虽然皮肉外观没有改变,但是内部的气血运行已经严重不足,随着年龄增长,人越僵硬,因为死肌占据的面积越来越大。所以老子强调,修行要像婴儿一样柔顺放松,精气才能畅行无阻。

除此之外还有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等等,告诫人们不妄为不造作,要清静自然,无为,不争等等。

谈谈庄子

庄子十分擅长讲寓言故事,无论是阐述观点还是跟人辩论,都少不了有趣的例子,

就用大家都熟悉的《逍遥游 》来说,这是高中课文,逍遥游开篇讲“大”,鲲鹏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生物以息相吹也 这一讲大的 就没边了。

讲到小麻雀 《去笑鲲鹏 ,飞那么高 ,飞那么远有什么用呢? 讲到极小 ,这个荒诞感就出来了,你一个小小的麻雀也敢笑话鲲鹏,如果你认为庄子在嘲笑小小麻雀没有鲲鹏的志向,那你错了,而且错得离谱!(接下来看庄子究竟有多少套路

庄子马上又讲到了朝菌 蟪蛄, 这些寿命短的, 当你认为庄子在嘲笑这些生物寿命短没见识的时候,他画风一转, 马上引入了冥灵 和大椿这俩寿命极长的生物,然后说大家都说彭祖寿命长,跟冥灵和大椿相比,彭祖800岁又算得了什么呢?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庄子的观点:各位以为彭祖寿命长 跟真正寿命长的比又怎么样呢 ?正当你认为 庄子是要向读者输出以大为尊以寿命长为尊的世界观时,他又改变画风了, 重复了一次上面 ,鲲鹏和小麻雀的比较得出了一句 ,此大小之辩也!(可以感悟到庄子对人的观察是非常透彻的

究竟是辩别出了什么结论呢?

庄子的意思是说 大小的概念 只是一种判断标准,这就是小鸟并不一定要羡慕鲲鹏一样

小麻雀有小麻雀的生活方式 然后才引入正题(庄子想说的正题究竟是什么

比如有能够做好乡里的父母官, 不见得 就比不上 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的国君,一般的文章到这就可以结束了,就是说你可以做一个鼓掌的人,不非要争抢当第一,但是在庄子这里,这还不够,正文还没开始呢?刚刚观点只是开胃菜。(庄子竟然还有正题没说?

庄子更进一层提到一个叫宋荣子的人,宋荣子这个人怎么样呢?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他这个人,人格非常独立,他 从来不把别人的看法当作判断的依据,别人骂他他不生气,别人赞美他也不在意,宋荣子已经没有宠辱的概念了。庄子又举了一个, 列子 能够逍遥御风,牛不?我承认列子是厉害!因为他没有祸福的概念 所以才能乘风逍遥

但是即便如此,列子御风 还得是凭借风吧,还是有所凭借,不算厉害,所以庄子认为列子还不够称得上得道, 庄子认为什么才是得道了呢?

就是证到连大小、长短、风云, 上下 ,这些自然的概念全都不存在了,能够自然随着天地的流转而无穷变化 如此才能叫做真正的逍遥

原文: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所以《庄子》里的话大部分是 :忘却自己 ,忘却身体, 忘却功名 ,才能悟道, 体道。

逍遥游讲的是大小, 长短 ,寿夭 ,贫贵的相对执着要破除,

心里一旦有了荣辱, 成败 ,进退, 利弊的观念 ,做事情就会有阻碍,古人的君子修行是要知荣辱、懂进退的, 对于修道者来说,连概念都不要有了。

小鸟不去管大鹏,自己过自己的,但是小鸟悟道了吗?如果它真的悟到了 ,何必嘲笑大鹏呢?大鹏跟它不是一样的吗/?

所以宋荣子, 也是未必得道 ,他还是纠结于宠辱不惊,列子得道了吗?对于列子来说 ,是御风还是御别的或者御自己, 又有什么差别呢?

我们退回实修来讲 ,很多人不能入静, 根本原因是什么,主要还是放不下 ,人和物各自分别,自身有分别,你的三焦如果各自分别, 气息就沉不下去,你的眼手各自分别 ,眼睛就会疲劳,你就会想手应该怎么放,眼睛应该闭着吗,腿脚应该怎么放呢?

执着于某些东西 ,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一体的 ,如果偏要分别什么叫做入静什么叫做松 ?又是另外的执着,修道并不是我行我素 ,而是体悟道心, 不愿陷入相对的概念 ,是因为道心本应如此 ,旁人的看法都是基于某些标的物而产生的判断 ,如此肯定不是能够适用于万物的大道 ,只有放下相对的执念, 才能领会到天机 。

如果有人批判老庄思想消极,其实消极和积极也是相对的概念 ,所谓消极 ,其实还是之于自身, 所以 积极还是消极, 并不是某个人的意志去判断的。修道者, 他的行事符合大道, 常人的判断又岂能干扰他,

退一大步讲 ,世间能成大事者, 哪个开始不是受到众人非议的呢?

张颂文老师也说了,如果你想做什么事情,千万别问身边人的意见;有学生问丁肇中能不能给后辈人一些建议,物理学家丁肇中回答说“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他们从来不听我的建议”

作为修道者,道德经与庄子应该是终身学习的书,常读常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燕雀安知鸿鹄志,鲲鹏反笑鸴鸠言。解释:出自《庄子·逍遥游》,用于教育人要开阔眼界。燕子和麻雀怎么会知道大雁和天鹅的志向呢?鲲鹏反倒笑话莺鸠胸无大志。鸴鸠怎么读:xué jiū
诸子论水----庄子与水
《庄子》中的道与德 演讲人:孙明君
当《庄子》遇到“存在主义”:老庄哲学真的是人生输家的鸡汤吗?
庄子4:“小麻雀”的得意
《逍遥游》中“大鹏”意象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