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毒”证婚词


1926年10月3日,陆小曼与徐志摩的婚礼在北京画舫斋举行。然而当宾客落座,新人进场,证婚人梁启超竟发表了一段“最毒”证婚词:

希望你们从今往后,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不要以自私自利,当作行事的准则。不要以荒唐和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目的。

这些字句不像是在祝贺,倒像是在训斥。陆小曼双颊通红,就差挖个地洞钻进去了。徐志摩小声请求梁启超:老师,请你别再说了······

其实他们很清楚,不止恩师梁启超,恐怕在场所有亲友都没法衷心祝福他们。就连双方父母也不过是坐在那里强颜欢笑罢了。

而此刻陆小曼的前夫王庚虽未露面,却送来天价贺礼。那是他提前数日就清点好的,自己足足半生的积蓄。

随礼附赠的是一张贺贴,王庚在上面亲笔写下了7个字:苦尽甘来方知味。他在告诉陆小曼:跟自己结婚是苦,跟徐志摩结婚是甜,祝贺她终于如愿以偿。他也在告诉徐志摩:自己已然放下怨恨,愿意成全他们。


在那个新思想膨胀的时代,徐陆二人的恋情被一些人鼓吹得浪漫又迷人,而不解风情的王庚倒成了《梁祝》里棒打鸳鸯的马文才了。

然而不知陆小曼在后来深入简出的日子里,是否想起过这个为她搭上一辈子的男人。是否有为自己亲手打掉属于王庚的孩子,以至他没留下一儿半女,感到歉疚。

一、郎才女貌喜结连理


王庚是标准的高富帅,还是军界精英。放到如今的网络小说里,他便是“霸道总裁”和“高干大叔”双人设。


1911年,16岁的王庚考入清华大学。后因为成绩太突出又颇具中国文人气质,他被学校公费派往美国留学。此后3年间,他先后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常春藤名校就读。

1915年,王庚又受邀去了美国西点军校深造。3年后他带着第十名的毕业成绩,回国供职于北洋陆军部。

1919年1月,凡尔赛会议在法国巴黎召开。年仅24岁的王庚作为随行武官,陪同陆徵祥、顾维钧、梁启超等参加该次会议,这期间被梁启超相中认了徒弟。


此时的陆小曼才刚满16岁,就读于北京圣心学堂。父亲陆定爱极了这位长女,他完全按照“名媛”的标准,精心培养着陆小曼。以至于陆小曼还未成年已饱读诗书,会英、法两门外语。当然也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她的过人才华吸引了外交家顾维钧的注意。1920年,他聘用陆小曼兼职担任外交翻译。短短几个月,陆小曼便以其惊艳的美貌,无所不能的才气,以及左右逢源的社交技巧,在北平社交界名声大噪。想来,王庚应该早就目睹过陆小曼的芳容吧。

或有意或无意,陆定恰好相中了王庚作他的良婿。他认为,这名青年懂得发愤图强,年纪轻轻已是上校军衔。性格又温文尔雅,由他照顾自己娇生惯养的女儿再合适不过。

1922年10月,27岁的王庚迎娶19岁陆家大小姐陆小曼,婚礼在海军联欢社举行。陆家请来众多大家闺秀、英国小姐做伴娘团,还有大批社会名流到场恭贺。阵容之盛大、场面之阔绰,轰动了整个北平。


不过再辉煌的婚礼,也保证不了夫妻一世的甜蜜。仅仅几个月之后,懵懂的陆小曼就发现,王庚并非她的意中人。


陆小曼出身名门又娇生惯养,常流连于声乐场所。她也喜欢吟诗作画,有着文人的不羁与浪漫。王庚恰恰相反,他务实而奋进,刚过完蜜月就投入到紧锣密鼓的工作中,誓要在乱世里闯出一番天地。

1923年,年仅28岁的王赓用了一年时间,又晋升到陆军少将的位置。


大概王赓也挺纠结。一方面他想建功立业,才能配得上妻子的尊贵;另一方面他没有时间陪陆小曼玩儿“儿女情长”那一套。甚至因为自己东奔西跑,让陆小曼吃了些苦头。

故此王赓尽可能宠爱陆小曼,给她提供各种做文艺女青年的条件。

当听说徐志摩出演的戏剧《春香闹学》缺少女一号时,王赓极力推荐了陆小曼。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王庚铁定不会做出这个令人肠子都悔青的决定。


徐志摩何许人也?此前他听父母安排娶了张幼仪不满意,后来在欧洲对林徽因一见倾心,从此灵感大发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为了得到美人芳心,他火急火燎跑到德国逼怀着孕的张幼仪离婚。

不过林徽因是个脑子清醒的,始终没和徐志摩捅破窗户纸,没几年就转头和梁思成结了婚。

爱而不得令这位才子十分恼火,他曾对父亲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这不,寻寻觅觅终于在戏台子上见到陆小曼,徐志摩心想:是她,没错了!

此后,徐志摩时常到“师兄”王赓家里畅谈诗词歌赋。王赓哪有那闲工夫,不过她很乐意妻子有个志同道合的人作伴。只要徐志摩一来,他就乐呵呵说:你俩去玩儿吧,玩儿得开心点。

糊里糊涂到了1925年,陆小曼突然对王赓说:“我要离婚,因为我爱上了徐志摩。”此话犹如晴天霹雳,惊得王庚怒发冲冠。

他做梦也想不到,会被自己的同门兄弟给戴了绿帽,而自己就是那个“媒人”!这找谁说理去?更令人气愤的是,陆小曼为了离婚竟打掉了她和王庚的孩子,从此也落下病根。


辗转反侧数日之后,王赓终究选择放下。他后来这样说:

基于这样的心态,他在陆小曼再婚之日亲自写下7字贺贴,并奉上半生积蓄。前夫做到这份儿上,也是绝无仅有了。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清楚,陆小曼和徐志摩的婚姻谈不上幸福,属于相爱相杀。主要在于:

一是公公徐申如始终不接纳她,在他心里没人能比张幼仪更好的儿媳。

二是陆小曼流产时落下病根,徐志摩请来名医翁瑞午为其诊治。翁瑞午乃一指禅推拿流派创始人丁凤山的弟子,一手推拿绝技很快让陆小曼离不开他,直接带他住进了徐家。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也变得不清不楚。

三是翁瑞午拉着陆小曼染上吸鸦片的恶习,美其名曰缓解病痛。

自此陆小曼越发散漫、懒惰,拿着徐志摩的钱财挥霍度日。

为供养陆小曼,徐志摩不得不身兼多职。仅1931年的上半年,他就在上海、北京两地来回奔波了8次。当时他一年可挣到几百万大洋,仍满足不了家庭花销。

当然,徐志摩也并不全然无辜。1931年11月,徐志摩原本计划搭乘的是福特式飞机。但是他得知飞机延误了,怕赶不上林徽因在北平的演讲会,于是坚持坐上邮政飞机,最终坠机去世。

不知情的亲朋好友都把这次意外算在陆小曼头上,从此与她来往甚少。陆小曼也深受打击,从此一改往日作风,与翁瑞午同居后深入简出,晚年为中国文化做出不少贡献。


要说还有谁惦记着陆小曼,也只剩前夫王庚了。

陆小曼和徐志摩结婚以后,王庚还时常去陪前丈母娘唠嗑。为的就是在众多闲话里,捞出几句陆小曼的近况。

1932年上海保卫战期间,已是中将军衔的王庚听说了徐志摩的噩耗,奋不顾身穿越前线也要去看望陆小曼。不料途中遭日本人抓获,稀里糊涂成了“间谍”,闹出不小风波。

虽然后来被释放,但乌纱帽终究还是没保住。

此后一直到1940年,王赓始终处于被雪藏状态,只能到德国等地到处走走,消磨时光。

1942年,王赓终于被任命为赴美军事代表团团员,却在经过埃及开罗时突遭疾病不幸逝世,至死也没能再见陆小曼一面。也没能再娶妻子,生下一儿半女。

结语


徐志摩英年早逝固然可惜,但王庚的一生更令人唏嘘:年少时本出身官宦,结果家道中落;青年时发愤图强本能平步青云,结果因为一桩姻缘断送前程;中年时本可以东山再起,竟被突如其来的疾病带走了生命。

众多人为陆小曼、徐志摩的恋情感伤、痴狂,却鲜有人为这个命途多舛的青年才俊扼腕叹息。假如时光可以重来,愿他终生不遇陆小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代名媛画家陆小曼:“最美最纯洁的灵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心不由己 情难自弃
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请老师做证婚人。梁启超的证婚词令一对新人好不尴尬。
二婚徐志摩娶二婚陆小曼,梁启超在婚礼上大骂,却成为著名证婚词
爱在云端不可攀
徐志摩生命中的女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