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博新展预告②丨看董其昌,你还需知道这些……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

2018 12.7 → 2019 3.10

9:00 – 17:00,16:00后停止入场

免费开放(每周一闭馆)


上海博物馆三楼绘画馆、书法馆



1

  “丹青宝筏”释名  



董巨正脉,惟思翁得传。此卷虽仿米南宫,然笔法仍归之北苑,真丹青宝筏,后学师模,玄翁当宝藏之,不可作寻常观也。

            

     

——王鉴《跋董文敏仿米南宫山水卷》见于《虚斋名画录》

展览名称“丹青宝筏”,是借用王鉴评价董其昌作品以及吴伟业作品之辞。“宝筏”,原佛教语,喻指世间一切事物由困惑到解决所使用的方法与手段,犹如藉继承董其昌画学思想的朱耷、王原祁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皆属得以升堂入室、进入艺术自由王国之彼岸者,个中董氏指点迷津、金针度人之用,可谓无量,正如其挚友陈继儒所评:“狮子一法乳,散为诸名家。”


陈继儒题沈士充《长江万里图》卷,上海博物馆藏


吴伟业《丹青宝筏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2

  南北宗论  



董其昌画学思想的核心理论就是“南北宗论”,以禅喻画,将古代山水画分为“南宗”和“北宗”。

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宋之赵幹、赵伯驹、伯骕,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关、郭忠恕、董、巨、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

           

  ——《画旨》


五代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展出时间:2019年2月5日-3月10日

董源是董其昌“南北宗论”中大师,也是这一脉络中实际可追溯的对象,对董其昌画风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 (传)惠崇 《江南春图》卷(原名巜溪山春晓图》)

展出时间:2018年12月7日-2019年1月20日

董其昌认为:“五代僧惠崇与宋初僧巨然,皆工画山水。巨然以董元为师,而惠崇以右丞为师,故其画独超。”惠崇亦是“南宗”先躯人物之一,其“小景画”影响深远。经考证,此作即董其昌眼中认定的惠崇真迹《江南春图》卷,董氏曾以现藏上博的“天下第一”王蒙巜青卞隐居图》轴作为代价换得。为传世最为接近惠崇小景的作品,影响深远。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宋 (传)惠崇 《江南春图》卷(原名巜溪山春晓图》)



北宋 赵佶《雪江归棹图》卷

展出时间:2019年1月23日-3月10日

董其昌在题跋中称此卷行笔布置是王维本色风格,以为可能是赵佶借以托名。董其昌渴求南宗祖师王维真迹,常将类似的雪景或“江南画”定为王维作品,并对自己产生了重要影响。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雪江归棹图》卷,故宫博物院藏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卷(《剩山图》)

展出时间:2018年12月7日-2019年1月20日

董其昌学画即从黄公望入门,毕生推崇追摹。在“南北宗论”中,黄公望是“南宗”画家中核心之一。“无用师卷”的笔墨与图式对董氏作品影响至深。

《富春山居图》卷(《剩山图》),浙江省博物馆藏



元 倪瓒 《六君子图》轴

展出时间:2018年12月7日-2019年1月22日

董其昌认为倪瓒早学董源,晚自成家,古淡天真,为“米痴后一人而已”,也是“南宗”画家重要代表。董其昌生平仿倪作品甚多。

《六君子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3

  “妙在能合,神在能离”  


董其昌自述学习书法的经历:“余十七岁时学书,初学颜鲁公多宝塔,稍去而之钟、王,得其皮耳。更二十年,学宋人,乃得其解处。”董其昌在书法创作上,面对临习古人书法,有一套“离合论”,意思是说学习古人不能满足于技巧、皮毛之合,而应学古而化,借助古法成就自己的书法精神。

……盖书家所谓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欲离者,非欧、虞、褚、薛诸名家伎俩,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所以难耳。


东晋 王羲之 《行穰帖》卷

展出时间:全程

作为王羲之书法的忠实追随者,董其昌在此卷后释文并作了三次题跋。董氏本人书风以“二王”为宗,颇多临仿,可谓“二王”书风之集大成者。

《行穰帖》卷局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东晋 王献之《鸭头丸帖》卷

展出时间:2018年12月24日-2019年3月10日

董其昌于行草书必追溯“二王”,其流畅潇洒、飞动多变,皆源于王献之书风影响。

《鸭头丸帖》卷,上海博物馆藏



唐 颜真卿 《楷书自书告身》卷

展出时间:2018年12月7日-12月23日

董其昌书法以颜体筑基,初学颜真卿《多宝塔碑》,后来鉴藏并广习楷、行、草各种颜氏作品。董氏书法气质秀弱,颜体的宏博浑厚正好起到矫正作用,其影响始终体现于董氏各阶段的作品中。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楷书自书告身》卷,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



北宋 苏轼《楷书祭黄几道文》卷

展出时间:2018年12月17日-2019年3月10日

宋人书法,董其昌极为推崇苏米,认为苏轼“天骨俊逸,是晋宋间规格”。

《楷书祭黄几道文》卷局部,上海博物馆藏



元 赵孟頫 《楷书湖州妙严寺记》卷

展出时间:全程

董其昌一生都在与赵孟頫抗衡,他自称“吾于书可直接赵文敏,第少生耳,而子昂之熟,又不如吾有秀润之气。惟不能多书,以此让吴兴一筹”。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

《楷书湖州妙严寺记》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说明: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下半场精彩呈现
六.明-董其昌书法大全[1]
绢本行书 董其昌《行书宝鼎歌轴》上海博物馆藏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下)
明代书画家 董其昌晚年行书燕然山铭手卷 上海博物馆藏
董其昌书法 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