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贫穷,让北上广的艺术区遍地开花

——

从北京的798艺术区,到上海的莫干山路M50艺术区,再到广州的红砖厂创意园。这十几年来国内的各种艺术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渐渐成为了各种有一定知名度和代表性的地点。

有趣的是,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现代艺术园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一致的起点——前身都是各种旧工业建筑。

北京798艺术园区

北京798艺术区是由原国营718联合厂区改造而成,上海莫干山路艺术区的前身是上海春明粗纺厂,而广州红砖厂创意园原来则是中国最大的罐头食品厂。艺术家们偏爱旧工业建筑这件事,也是有着颇多渊源及缘由的。

故事要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说起,随着科技与生产方式的进步,很多被时代淘汰的大型工厂逐渐沦为废弃的厂房建筑。与此同时,在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之下,开放商不得不寻求更廉价的建筑方式。

全球最早的此类艺术产业园区之一是位于纽约的苏豪区(SoHo),这个地区可以算是将旧工业建筑变成现代艺术园区的始祖。早在1950年前后,就有艺术家被这里的廉价租金所吸引(艺术家穷啊),开始租用这里渐渐搬走的工厂厂房作为工作室。

纽约苏豪区

不过艺术家看重的也不仅仅是苏豪的低廉房租,旧工业建筑有其自成一派的独特美感。对于这片位于曼哈顿下城区的建筑群来说,其建筑特色就是随处可见的铸铁元素。

1973年,纽约地标保护委员会更将其命名为“苏豪铸铁建筑历史区”。楼外铸铁的楼梯、各种金属门窗,包括屋顶的铸铁装饰,都是极具工业美感的美式建筑的代表。在这个艺术园区的鼎盛时期,不到纽约1%的占地面积里汇集了纽约30%的艺术家。

苏豪区Greene街上的铸铁建筑

美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查克·克劳斯(ChuckClose),视觉艺术领域的代表弗兰克·斯特拉(FrankStella),著名雕刻家理查德·塞拉(RichardSerra)以及摄影大师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等都曾在此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

此类将旧工业建筑群改造成为现代艺术园区的案例在国外不胜枚举。德国西部的煤矿区遗址改建成的文创艺术中心、俄罗斯吉尔(ZiL)汽车厂改造成的城市综合体以及悉尼滨水工业遗址改造成的三大文化空间都是此类代表。

Artspace 悉尼由旧工业遗址改造的艺术空间

而国内对这种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效仿,则出现在90年代以后。迈入新世纪前夕,我国的各种旧工业也逐渐退下历史舞台。留下的是无数空荡的大厂房,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喧嚣。

以最具代表性的北京798艺术区为例,它的前身是始建于建国初期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这片旧工业建筑群是由当时援华的德国顶尖建筑师设计建设而成,具有典型的实用与简洁完美结合的包豪斯风格。

北京798艺术区

2002年,做中国艺术网站的美国人罗伯特在这里租下了闲置的一间食堂,改成前店后公司的形式。随后,从与罗伯特接触密切的艺术家们开始,看上这些包豪斯风格厂房的美感及低廉租金的艺术家越来越多,这个艺术社区也就逐渐形成了起来。

随着国外的各种艺术机构,以及国内如作家刘索拉、音乐家李宗盛、出版人洪晃、雕刻家李象群等等知名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入驻,北京798艺术区的知名度节节攀升。最终,这个“半野生”的艺术园区甚至成了北京的一个地标旅游点。

北京798艺术区

对旧工业级建筑的改造,其实不仅限于打造艺术园区。如果是单座的旧工业产房,则可能会被构思精巧的建筑师改造成博物馆、艺术馆或者美术馆。

这座经历了从发电厂到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再到现在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显然是这一类旧工业厂房改造的杰出代表。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外景)

建成于1985年的上海南市发电厂主厂房,厂房中还竖立着一根极具时代特色,高耸入云的大烟囱。而富有创意的艺术家和建筑师一起联手将厂房内部改造成现代化的艺术展览区域的同时,也把大烟囱做成了一根实时变化的温度计。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现在重生成为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及人文内涵的公共文化场所,也正如改造完成后举办的一届双年展主题一般,是“重新发电”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内景)

无独有偶,北京大名鼎鼎的今日美术馆,也是由一处啤酒厂的锅炉房改造而来的。自2009年以来,今日美术馆对这处建于1957年的旧厂房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有趣的是,不像其他传统的美术馆,现代艺术馆的改造是一件持续了十年没有停歇过的事情。因为现代艺术的迅速发展,声音、表演、剧场等等新艺术形式的加入,导致场馆的负责人们只能一直改进以求跟上艺术的发展。

北京今日美术馆

对于向来喜欢“大拆大建”的中国来说,这种由艺术界领头的旧工业建筑改造,节省资源的同时保护了历史建筑,是十分值得提倡及学习的行为。

另一方面也因为艺术园区、艺术馆等地由较为低廉的形式改建而来,避免了高价门票的出现。很多艺术园区甚至博物馆都是免费或者购买低价的门票就可以进入参观的,这也是对于我们国民美育事业的有力支持。

现在很多教育家呼吁我们要在博物馆里“富养”下一辈。我想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有机会多到艺术园区、艺术馆、美术馆去看看,也是十分有意义有帮助的一件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家撤离798艺术区:商业与艺术现难兼之困
原来上海那些不起眼的地方都藏着惊喜
北京朝阳:工业遗存成文创高地
创意 | 曾经的糖酒厂,我们不妨改造一下,叫临洮西城台文化创意园区
【书店故事】带有工业朋克气质的慢读书店
浦东新区新增宝藏地标,30+独特建筑展现魔都艺术美学!|老厂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