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8政治高考试卷评析及2019备考建议

作者:高静(工作室成员 廊坊三河三中)

  2018年的全国I卷政治试题适用地区有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试卷充分体现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对高考的命题要求,试题遵循“考查核心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涵盖考试大纲中的大部分知识点。试题的情境、问题的设置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没有出现令考生焦虑的计算题,坐标图题难度有所下降。

一、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形式灵活多样

  政治试题的基础性主要指向学科主干知识考查。在试题中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应用性和时政性的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突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特别是对教材主干知识的深化、扩展和推移。

  综合题重在考查学生熟悉程度高的主干知识,明确指出所运用的知识范围。考查内容全部回归教材,突出重点。如价值与价格、价格变动的影响、消费的作用、企业的经营、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政府的职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文化的作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认识论、矛盾观、价值观、社会历史观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

  主干知识的考查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意在引导中学的“教”与“学”打牢知识基础,关注灵活运用,摆脱反复刷题、机械训练的沉重负担。例如12题以表格形式考查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基础知识,厘清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表格信息量大且简洁清晰,便于学生比较。题的大背景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选材既体现对教材基础知识,又体现重大时政。选点好,形式活,难度适中。

二、贴近生活,贴近时政,素材不拘一格

  试题关注时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基本上各题都是以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作为背景,引入对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考核,需要考生通过感知试题情境来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素材丰富多彩,不拘一格。比如: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十九大、宪法修订、五大发展理念、乡村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今年高考文综试题整体区分度较高,利用贴近生活、贴近时事的选材,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尤其凸显学科核心素养,这个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文科综合全国I卷19题彰显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新兴词汇得到世界关注;20题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为背景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40题以我国农村改革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不断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学会运用唯物史观深刻把握重大问题,考查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该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把握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把握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中明确规定的重要目标。

  五大理念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选择题,22题借助长江经济带凸显发展理念,考查矛盾观;23题高铁时代的81对“慢火车”,反映了党和国家协调城乡、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体现了协调、发展和创新的理念。39题以修宪为背景,考查了修宪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的意义。加强对学生法治思维的考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主动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坚定捍卫者。

三、学科思维、创新精神、核心素养面面俱到

  政治新课标全国I卷以《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试题设计体现鲜明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的学科特色。试题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同时结合重大社会事件和时政热点,侧重考查对经济、政治、文化现象本质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哲学原理的理解能力,体现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在内的政治核心素养的考查。

  综合思维能力考察表现为,一是试题材料与知识结合的综合性强;二是知识覆盖与能力要求的综合性强。试题在情境设置、知识运用、问题设计有机结合上下功夫。避免单纯的知识考核,把知识的考核寓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之中。同时,还注重考查学生信息提取与加工、知识调动与运用、现象描述与解释、问题分析和探究以及论证等能力。如38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题目难度比较大。

  试题突出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察,比如对经济学部分的推理能力,政治学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法治思维能力,哲学的思辨能力,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文化生活的人文素养能力的考察。如39题,重点考查修宪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侧重知识体系的考查,学生能熟悉教材体系,发散思维,答起来倒也不难。

  选择题灵活度较大,难度中等偏上,知识点来源于教材却不拘泥于教材,对考生的综合分析、提取和概括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每一年的选择题难度都会在对于必修1《经济生活》这一模块的考查上,如供需曲线图的分析这类题型几乎每年都会考,如全国I卷第14题和全国II卷第12题就考查了快递市场供需曲线的变动以及三种相关商品的需求变动曲线图,题目的难度相对比较大。这就提醒考生们在注重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对解读、提取、概括材料信息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提升。

四、试题结构稳中有变

  2018年高考试题保持了最近几年的试题题型、试题结构、分数分配比例、试题难度和试题风格,既体现高考选拔要求,又兼顾中学教学实际。选择题回避了高难度试题,增加中低难度题。

  2018年全国卷I高考政治试题延续了去年的整体题型,选择题题量保持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比例为4:3:2:3,降低了哲学模块的考查比例,增大了对文化生活模块的考查力度,彰显了优秀文化的引领作用。主观题题量及分值设立均未变化。主观题试题结构上和2017年一样,将原先题号38题一题两问更改为38、39两大题,使主观题总量由两题变为38、39和40三大题,这是这两年政治试卷的最大结构变化。这种变化便于命题人选材出题,也给考生增加了阅读量,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注重阅读和积累,勤于思考,打开视野。

  开放性试题的分值和往年相比略有增加,每年政治非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必会有一问是开放类题型,往往以“提出建议”或“列举要点”等角度进行命题,历年来这一小题的分值为4分,但在今年全国I卷中非选择题第40题第3问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三条建议”,仍然遵循开放性思路,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但分值由过去的4分提升到了6分,可见对这类题型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五、2019高考备考建议

  1、夯实基础是关键。紧紧围绕《考试大纲》,不仅要做到知识线索清晰,关键知识点也必须掌握到位,并能围绕核心知识点适度延伸发散。

  2、能力提升要全面。要能跳出教材,学会常规的思维、阅读和表达习惯。在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基本的应试方法、基本的思维、语言表达的层次性逻辑性也要加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灵活贯通知识的能力。

  3、关注社会重大时政。时事引入是政治命题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在日常学习中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地多让学生多了解一些时政,特别是关于国家层面重大战略的话题,重点关注新时代下国家的新变化和新理念,要有一定深度的思考。

  4、重视高考真题演练。高考真题是学生最可信的备考资料,通过演练、研究高考试题,特别是研究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可以把握命题思路,掌握表述方法,提炼关键信息点。

  5、训练答题速度。文综三科300分,两个半小时,顺序是地政史。题量大,分值高,题目活,还需要答题中进行思维转换,一般的学生都会感觉考场上时间很紧。我们平时要加强限时训练,快中求对,选择题一般一分钟一个比较合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0年安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点析
2016年全国卷文综(政治)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2016政治高考
名师解读2010广东高考文综考试说明----政治部分
掌握高考政治命题特点提高备考效率
马后炮:最伟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