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析余光中的《乡愁》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诗人。其诗《乡愁》用朴实形象的语言,艺术地再现了故乡之思,亲人之恋,故国之情。这样的情感何以能达到较高的境界,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呢?下面将从两方面加以赏析。

(一)新奇结构  审美距离

全诗分四节,每一诗节为四行,结构整齐、单一,一目了然。诗人将“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用乡愁联系起来,形成“这头(外头)——乡愁——那头(里头)”的新奇结构,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每一诗节的诗句稍有变化,以及“这头——那头”的反复咏叹,便产生了一种情感的距离。如小时候的离家思母;长大后的新婚别妻,都表达了思乡之情。后来啊,中年母逝,悼念慈母,诗句中的“外”与“里”,造成了诗歌情感的波折,母亲的永别,内心的伤痛是很大的,也间接地反映了对乡土的眷念之情。可现在,偏居一隅,海峡却隔断了骨肉亲情,大陆母亲啊,还在“那头”!现实的距离,虽然遥远,但是她不是在“里头”。诗人抓住了人生的四个阶段的思国怀乡的特点,用新奇的结构,把乡愁巧妙地连在一起,构成审美的距离,读来内心如水遇悬崖奔流而下,震撼心灵。

(二)新颖意象  虚实相衬

诗中每一诗节的第二句都是一个新颖别致的鲜活的比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诗人用“乡愁”这条线,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互不想干的意象串在了一起,平淡中蕴蓄着浓浓的情思,品味之余,乡愁之感油然而生。诗人在用词上以实衬虚。如诗人如实状写邮票之小,船票之窄,坟墓之矮,引领读者漫游在乡愁的意境里。诗人明知海峡是深深的,却用“浅浅”一词来虚写。诗人认为两岸同胞,同根同族,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能摈弃历史遗留,面向未来,两岸人民就能越过这“浅浅的海峡”,亲人团聚,祖国统一。诗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达了对大陆的思念。情之真,意之切,耐人寻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愁》课堂实录
余光中《乡愁》原文
浅浅海峡今犹在,人间再无余光中
“怀念余光中”专栏(1)
我的方式纪念诗人余光中逝世三周年
余光中《乡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