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俞闲话丨精神的力量——与刘大铭对谈(下)
userphoto

2023.05.09 甘肃

关注

(本文内容来源于2021.12.05抖音直播“精神的力量——与刘大铭对谈”)

俞敏洪:大铭过来了。

刘大铭:俞老师好,俞老师好。

俞敏洪:我读完你的信非常的感动,其实之前我对你并不是有太多的了解。

刘大铭:谢谢俞老师。

俞敏洪:从12月初开始我把你这本《命运之上》认真地读了一遍,被你深深折服,尽管你从年龄上来说算是我的晚辈了,你跟我的孩子差不多是同龄人。我的孩子是1995年出生,你是1994年出生。跟你比,我两个孩子可真是太幸福了,他们身体比较健康,也都上了大学了。我在这儿向你表达深深的敬意。坦率地说,我被你的文笔所折服,我没有想到你的文笔是如此之好。一般的散文作者或者一般的作家文笔没法跟你比,我自己也自愧不如。

刘大铭:感谢俞老师,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年龄还很小,只有17岁。

俞敏洪:是,这就是我深受感动的地方。我想你现在再写一本书,你应该是不管从文笔还是思想,还会进一步的成熟和深刻。你当时17岁写这本17万字书的时候,我已经能从文字中读出远远不是一个17岁一般的孩子所拥有的思想,和对于人生的思考。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你读书比较多,另外一方面我觉得跟你自己所遭受的苦难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没有一个人希望人生有苦难,但当苦难落到身上,能把苦难转化为精神力量,这个苦难的价值就非常大了。

刘大铭:没错。非常感谢俞老师,我很感动。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了解一个人的成长究竟是怎样经历了一种历程,所以我觉得苦难是可能成长的一个非常好的加速剂。

俞敏洪:是的。那我们还想听你亲自讲一讲。

刘大铭:没问题的。

俞敏洪:这本书本身就很让人感动,但我想说的是,你一次又一次度过生命的难关,甚至中间有三番五次几乎濒临绝境,差点与人生告别,你这种克服痛苦和苦难的精神力量来自于什么地方?我个人的感受是这样,如果你没有这种精神力量,真是活不到今天,你可能真的就是医生所说的,超不过12年,你的生命也许就没了。你真的是创造了奇迹,我认为这个奇迹不是因为你的身体出现了什么突然的转机,而是因为你的精神力量是如此强大,你从小到大的这种精神力量是怎么出现的?

刘大铭:谢谢老师,这是我听过的,可以说是最打动我的一个问题,因为这是支撑我去克服困难的一个内核。我觉得这个内核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来自于我的生活基本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就是在我14岁前,14岁前就距离我写出这本书大概三年前,14岁前我拼命地想做好一件事,就是做好自己,非常想证明自己。然后第二段就是我在上大学以后,22岁以后我非常想去成全他人,这可能是两个部分。我先说第一部分的动机就是做好自己。因为我很小的时候就意识到我的身体和别人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显示的非常明显,比如说我没有读过幼儿园,比如说我要去卫生间,在别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去,比如说别的小朋友可能打一个针就会感到非常痛苦和惧怕,我需要去考虑的是,这次在我身体里打两颗螺丝还是三颗螺丝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种巨大的差异感,带给我的是身体缺陷上的自卑感,我会有强烈的愿望,希望通过学习上的优异来证明自己的优越感。我非常想通过学习上带来的优越感,去调和身体上所带来的自卑感,所以就非常想做好自己。

因为做好自己的愿望,我在初中的时候遭遇了一个非常大的困难,就是我右腿下了一个钢针,当时由于成长的原因穿透我的右腿,一个小孩看到自己的针尖暴露在膝盖右侧两毫米是一个非常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但我当时觉得最让我感觉可怕的不是这个,而是我害怕离开教室了,离开教室不就成为异类,成为异类的话就没办法做好自己了。后来我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手术,打着从胸口一直到脚踝的石膏,大概180多天。这就有了我后来三个愿望,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手术的方法,活得和大家一样长。我希望能写出一本好书,记录自己、激励他人。我希望能在世界一流的大学接受教育。其实我觉得这三个愿望的根本动机就是一个方向,就是我希望能够证明我自己,做好自己,用生活中的奋斗来调和身体上的缺陷,其实一直都是这个主旋律。

所以如果说究其本质,我好像没有那么立志和自强不息,因为它本身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向内认知我自己是不完美的,就是一个接受自己的过程。

到了大学阶段,就是大一,我一下子转变的另一种思维,我希望能够去成全他人。俞老师,我也不瞒您说,我做手术不是担心自己失去生命,出书不是为了出名,上大学也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上了多好的大学。我当时就想人生的幸福感来源于什么,我在大学中觉得人的一生可能是分为战术目标和战略目的,战术目标就是你在活着的时候所创造的这些东西,都会随着你生命的逝去而被带走,这是战术目标,比如说财富、学历,包括一切想给这个世界证明你行的东西,都会在生命的结束而结束。然后我就想什么东西是带不走的,我就觉得可能是一种思想、文化啥的,这样的东西可以不随生命的消失而消失。

俞敏洪:我打断一下,你这个思想成熟的太早了,你是在22岁的时候已经有了这样的思想了吗?

刘大铭:对,我当时这种愿望非常强烈,我意识到人生是实现不完的目标。我今天想上世界排名前五十,明天就想上世界前十,我今天想读一个硕士,明天还想读一个博士,而人生的高度不在竞争中获取意义,我觉得我应该去做一些更超越竞争的事情

俞敏洪:我觉得你特别了不起,你知道新东方有一句口号,这是我在三年前提出来的,叫做“修炼自己,造福他人”。

刘大铭:那确实跟我的人生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处。

俞敏洪:对,但是可见我比较愚钝,你看我到了五十多岁才悟出了修炼自己、造福他人,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两大生命目标。你在22岁的时候就如此稳定给自己提出这么一个优秀的生命目标。

刘大铭:但我不觉得这样,老师,因为您实际做出了成果证明了这两个目标,而我的路还很远。

俞敏洪:我可能是边做边在想,也是我在人生中所体会到的,就是一个人想要追求物质的和自身的东西是没有止境的。

刘大铭:对。

俞敏洪:这个没有止境反而常常把人带到更加痛苦的深渊中去,刚才你上来之前我跟大家提出一个适度的问题,就是说你物质的追求可以有,但一定要适度,到恰到好处的时候人就要转向对于他人的服务和对于精神的追求。

刘大铭:没错。

俞敏洪: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

刘大铭:对的,俞老师。

俞敏洪:我刚才还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的是,你的生命的延续来自于你强大的内生的精神力量和生命动力,但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毁灭性的打击,甚至有的时候你的父母也告诉你,要不干脆就放弃,你周围的人也反复跟你说,你身体都这样了,还不如吃吃喝喝,能开心就开心一天,就不要再去追求了。

而你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坚持要跟正常人一样学习,你从小身体不好,但养成很好的阅读习惯。你这种对于学习的爱好,一方面可能你的身体原因,希望向正常的同学们去证明你学习不一定比他们差,甚至有的地方比他们好,但更加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内生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一次又一次帮助你挺过难关,这种力量救了你的命。你好多次在昏迷中是自己这种力量让自己清醒过来,包括你说到100多天被石膏捆着,我在想,我有的时候后背要有一个痒痒我要是挠不到,我一夜是没法睡了。你整个石膏绑着,全身痒痒像蚂蚁爬一样的那种感觉,180多天,当所有人都觉得你这个病已经没法治的时候,你通过翻阅案例资料,自己联系世界上最好的医院和医生,感动了意大利的医生,把你接过去,你勇敢地接受了十个半小时以上的手术。你现在回头来再思考一下,你有没有过扛不过去的时候?

刘大铭:我这个也不瞒您说,我觉得从来没有。当我去想通这个事情的逻辑,就是我有三个愿望的时候,我是在重症监护室里想出来的,我当时身上还插着氧气,非常希望做一个动作,就是翻身。我非常希望自主能够翻过去,因为不希望自己这样躺着。第二,我觉得我不能一直这么下去被疾病折磨。第三,我想到,生病是一个很短时间的事情,大部分时间我还是可以正常生活的,所以其实这种巨大的苦难只占到整个生命进度的10%都不到。所以这个90%要用来干啥,要非常清楚。一开始就是强烈的目标感,我一定要追求到自己生命延续下去的机会。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想分享给您。我在给这个医生写信的时候表达了三个观点。第一,其实我是不怕死的人,你可以给我做尝试。第二,我生命的厉害不是因为我有多么的留恋和不舍,我的生命再长一点可以让别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可能是这两点打动了他,他最后给我的反馈是,他说他从医大概二十多年,在面对生命将要结束的病人时,病人通常会有三种情绪,就是留恋、不舍还有恐惧。但他在17岁的我身上没有看到。支撑我最强大的动力就是于此,目标感、使命感。如果你认为你的目标是你内心中极致的渴望,那么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任何一样的痛苦都能够克服。就是我想用一句英文来说,就是我微信的个性签名也是那么写的,One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你首先要能够明白,你是为why而live,你就almost any how 都可以去bear。

俞敏洪: 大铭,我再问你一个问题,我跟你有同样的观点,一个人建立了足够的对未来的愿望和使命感后,就一定会更加坚韧的往下走。那么,你对现在年轻人如何建立个人的愿望,对未来的使命感,你有什么样的建议?我觉得像你这样的一个生命时时处于艰苦、困难中,你能建立这么好的使命感,那么我觉得一定值得很多年轻人借鉴。

刘大铭:谢谢俞老师,我觉得最主要有两个建议。第一个部分还是要努力地去做好自己,去做到很多更长远的目标的前提,就是能去解决好自身的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而简单的问题通常都是一些常识,对于年轻人来说非常简单的一件事。第一个,先去尊重常识,尊重常识就是首先能够孝敬父母、锻炼身体、好好学习,没啥好复杂的。孝敬父母就是你尊重原生家庭,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一些角色、困难,并且努力通过个人的成长带动家庭的成长。好好学习,我觉得人最主要的一点,人的成长无非就是苦难、学习、思考还有和人交流这么几种。我觉得学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所以当你有机会去学习,并且能有更大的平台去学习的时候,一定不要错过学习的最佳时间。然后锻炼身体,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即便我因为基因突变的缘故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十分健康的人,但是我平常还是会在自己的身体状况下,努力地去锻炼自己身体。所以我这边倒没有什么特别高大上的建议,就是四个字,“尊重常识”,常识就是当学生的时候应该去努力学习,当孩子的时候应该去努力照顾自己的家庭和身边的亲人,然后努力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和情绪。

第二个建议,如果大家能够把常识做好的话,我希望大家能够去成全他人。成全他人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我认为应该坚持非共识。因为有一些能够成全他人的事情,一开始是不太被大众认可的,所以你需要去坚持的这个事情,对整个你所在的群体或者社会是有意义的,你希望把它从0到1建立起来,并且你相信它能够在从0到1建立起来后,给很多人带来希望和价值,就是以终为始的思维,在我还没有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就明白如果这件事情能做好,它能为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希望和意义。我觉得如果能够尊重常识、坚持非共识,也就是能够做好自己并且成全他人的话,这一生一定会很精彩,至少不会遗憾的。

俞敏洪:我觉得特别好,我再补充一下,接着你的话题,我觉得真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勇于生活下去这样的勇气,真的是来自于对未来的期待,这个是特别重要的,这个期待按照你的说法就是人的欲望还有人的使命感。现在很多年轻人,很多人,不仅仅年轻人,所有年龄段的人,想要去确认自己从内心喜欢的愿望和使命感,有的时候是缺失的,我的建议是从这几个步骤去走:

第一个步骤,就是要寻找愿望。就是你个人的visions具体到底在哪里?在寻找愿望的同时,更多的建议不是纯粹物质上的愿望,比如说要赚十万块钱,要买一辆汽车,这种物质愿望在适度的范围之内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愿望更多的是影响生命丰富性的愿望。比如说与买一辆汽车相比,用同样买汽车的钱去全中国或者全世界旅行,可能对人生带来的收获就会更大。有一本书专门讲过,一个人的预期,能够得到更丰富满足的,通常不会是某个具体固定的东西,比如说买了一台很好的手机,你可能刚开始会高兴两天,两天以后,你对这个手机基本上就开始没有感觉了,最多是在朋友面前炫耀一下,稍微满足一下虚荣心。如果你用同样的钱去进行一场旅行,甚至一场很艰苦的旅行,给你生命带来的回味和生命的充实性,可能可以延续一年、两年甚至一辈子,有可能在未来遥远的某个点再回忆自己花了这笔钱的旅行后,依然可以在思想上感到某种充实和身心愉悦。

你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确立了人生的愿望,你说的那三个愿望是把你生命拉到今天的最重要的力量。成全他人,这个愿望是让你的生命一直精彩下去的重要动力。对于咱们的网友,我想对他们说的话比较简单,先是寻找愿望,最后为愿望去努力。愿望再往上走一步,实际上就变成了人生使命,一旦能够达到人生使命的状态,人生不想精彩都不行。

刘大铭:是,至少不会太遗憾。太棒了,俞老师。

俞敏洪: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后来你为什么选择到曼彻斯特去学心理学呢?

刘大铭:我在高中的时候从事文学创作,我写作还不错,所以我出版了这本书,但是我本人非常讨厌文艺青年,因为我觉得在和文艺青年沟通的时候,他们过于描述自己的感受,而感受型的东西往往会让人听不懂。我还是比较喜欢用数字和简单的语言去描述我对事情的真正看法。比如说与其我说对食物的渴望,不如说我饿或者我穷。我很担心如果我一直从事文学创作,我就会忽略掉生活中理性和有意义的一面,所以我非常希望能够找到一个理性和感性的交集。发现心理学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既可以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去研究感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或者报告,又有定量统计的手段去研究这个事情的相关性和差异,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学科选择。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非常想知道在我身上发生的事情它有没有什么科学道理。我在高中的时候就读过一个文献,身体上有缺陷的人基本心理上的发病率,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可能是健全人的5-6倍,就是很高的倍数,但是我从小不但没有心理上的障碍,我还非常乐于、非常积极地想帮助别人解决心理障碍。这个事情就是不科学的,它是反文献、反常识的,所以我很想知道这么一个反常识的行为是否能够被规律化。我们能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把这种力量更准确的传达给别人,甚至能给别人形成一种方法论。

俞敏洪:对,你在曼大学了几年,四年吗?

刘大铭:三年,俞老师,本科是三年时间。

俞敏洪:本科三年,对,英国的大学确实是三年制的。

刘大铭:是。

俞敏洪:我先说一下你刚才有个话题,你说有些人用感受和身体去写作,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之内确实有些年轻人真的是在写自己的感受,在写自己的身体,而且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感官娱乐主义的方式去写作。其实你也是用身体在写作,但是你把自己身体,这种身体的痛苦,升华成精神力量在写作。一个人的感受和身体其实没有问题,重要的是你如何升华,你写的东西整体上把人的生命进行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升华,而这种升华倒过来又反哺了你的身体。你从小因为身体原因,担心被周围的人嘲笑或者说自卑,但你却一直处于一种正向状态,不光克服了自己身体带来的可能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而且我发现你的心智甚至是比正常的身体健康正常人的心智还更加健全。

刘大铭:谢谢俞老师。

俞敏洪:那你研究心理学以后,你有没有找到像你这样带有一点反常的,其实你不是个例,比如说张海迪、史铁生,我刚才都举过这样的例子,还有尼克·胡哲,我刚才都说过这些例子,跟你一样都是反逆转的过程。你在心理学上,后来通过三年的学习找到这样的一个原则了吗,找到背后的一些逻辑了吗?

刘大铭:找到了,俞老师。这个我特别想跟您分享一下,其实就是两句话,第一个就是改变对已经发生事情的态度。这个事情本身是已经发生的,但是对事情不同的认知决定了你对待这个事情的态度和行为。同样都是患了八万分之一的罕见疾病,但有些人的态度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这个事情很有趣,这两天我还在听一位朋友说,如果是一只笔你拿给一个猫看一只笔和一个人看一只笔,这个时候其实他是不是笔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这个物体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所以这个物体到底是什么,不取决于物体本身,而取决于看待它的对象。第一个就是我们是否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接纳自己,接纳已经发生的事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和成长的标志。

第二个部分我觉得去提升自己的预期,人真正感觉到特别幸福和特别有激情的时刻,是他找到人生那些能为之奋斗下去的目标。他有一个非常强烈的motivation,这个motivation不管是一些非常俗的东西,比如说赚钱也好,追到一个漂亮女孩也好,还是一件非常高远的理想,比如成全一群人的幸福,或者帮一个社区建造一个垃圾场,他只要找到这么一个他特别想做的事情,他就愿意为生活去努力,他就愿意去付出。所以,我认为发生在我身上神奇的事情,重点在于我一直都特别理解我自己的身体情况,我从来没有以我的视角看待我自己,更多的时候我可以达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当我坐在这里,我会看到椅子的对面有一个人,他看着我,说Hi,大铭,这就是你。然后我会用这样的态度来审视我,会发现好像似乎除了身体上有些差异以外,在任何方面都和大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大家能做的我也可以去做。

第二个就是我对未来的信心和目标十分充足。一开始就是做好自己,包括像写书,想去活着,想去上大学的这个愿望是极其强烈的。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又有了新的愿望。我听到刚才有同学跟我讲,您分享了我给你写的信,我对于帮助残障人士去实现高等教育,帮他们进行高质量就业这件事情充满动力,想起来就会觉得,这个事情太好了,太有激情了,如果这个事情使命不达,生命就终止了,这该是多么遗憾的事情。为此我愿意早起,我愿意锻炼好自己的身体,我愿意为了这一切无条件的付出。所以就是那种,俞老师您知道吗,当你醒来就会听到一个声音在你内心不断地回响,这种回响会给予你全身的力量,它无条件的加速你的心跳、血液流动,让你去克服一切困难,去达到这件事情,实现目标。我觉得这种状态在我身上出现了好几次,我觉得这就是神奇的东西,然后支撑我做到这件事情。

俞敏洪:我觉得真的是了不起。我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有的时候也会产生像你这样的感觉。

刘大铭:一定,我相信。

俞敏洪:清晨醒过来的时候想到自己人生还能做的事情或者可以做的事情,包括自己的,还有可以帮助到别人的,你就会慕名地激动起来。我觉得这样一种情绪,其实这样一种感觉是督促你去不断地自我发展的一种巨大的动力。

刚才你说的几点我特别认可。第一点就是,一个人首先要接纳自己,我们很多人产生自卑或者产生对于困难或者困境、挫折的畏惧,本质上是他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接纳自己。我也常常对学生说,你是什么状态,你就必须完全先承认自己这个状态,不管是长得美、长得丑、家庭背景好、家庭背景差,身体有点问题,身体没点问题,因为只有你接纳了自己后,才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自己,你才会不带有怨恨,不带有愤怒,不带有情绪的来看待自己。

第二步去思考的是,我在现有基础上,你不要去管别人的眼光,也不要去管别人的评价,在现有的基础上我应该往什么方向走,一个人往前走的力量来自于他的内心,而不是来自于某种外在的力量。某种外在力量,不管怎么弄,都不一定能够让你往前走,但内在的力量,设定一个奋斗目标,设定一个愿望,最好达到让你热血沸腾的地步,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生命中遇到的考验,反而变成了一种动力,而不是一种障碍。你今天再来看待你的身体,在某种意义上是老天的一种恩惠,当然这种说法有点残酷,但有的时候确实是这样的。

刘大铭:对,我确实是这么想的,俞老师。

俞敏洪:有一句话你肯定比较熟悉,当上帝关上一扇门,他一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刘大铭:对,是。我完全能明白,但其实我对这个事情有另一个解读,俞老师。我觉得关门的同时它也会关窗,这个事情当关门、关窗的时候,你只有自己心中相信那一束光存在,你才能找到通往房子之外的路,它可能不是通过门,也不是通过窗,它就是恰好通过你内心的激情和对这个房子之外东西的无条件的向往和信念,让你到达一个点。

我觉得咱俩,俞老师,第一次跟您以这样的方式交流,但您可能比我认识非常多年的长辈和朋友都要更了解我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可能大家觉得我们在讨论一些关于内心的激情、冲动、愿望这些事情,会感到有一点距离,但我这儿特别想跟这么多人说,我觉得人的一生一定是有一个激动和兴奋的时刻,这个时刻对我来说可能是实现那些事,对俞老师来说是实现另外一些事,但是大家都应该有你喜欢的人,你可能在学生时代喜欢上一个非常帅的男生或者一个很漂亮的女生,你就会无条件的早起,你晚上睡着以后会想着她,你上了大学也会主动到图书馆坐那儿等着她,你哪怕冬天特别冷,你在那等半天,为了看她一眼都愿意,只不过我们把女朋友,漂亮女孩子物化成了生命中各个阶段的理想,就是因为有那么一个动机支撑着自己,让自己去相信这些事情会存在。

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觉得一个更大的激情点在于,这个事情足够大,它能够帮助、影响到足够多的人,这个事情就变得更有激情。原来我觉得自己上过学特别好,我参加毕业典礼的时候,总领馆出席我毕业典礼,就问我有啥感受。我说我小时候特别讨厌一个人,就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他当时说我的一小步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我觉得这个事情简直胡扯,你怎么能代表人类的一大步呢?但当我毕业的时候,我推着轮椅,有一个升降台,从一层缓缓升上去,我收到副校长递给我毕业证那一刻,我回看底下坐的人,大家问我有啥感受,我就说,“我是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我想都没想说出了这句话。然后下台的时候我拿着毕业证,想了好长时间,我觉得我去英国求学,这一路走来,种种的坎坷和辛酸,最终拿到毕业证的时候,最大的愿望是,我突然知道了,如果有一天有一个孩子和我一样生病,并且他也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这么一个学校,他将有法可依,有例可循,他可以合法的没有任何阻碍来到这个地方实现他的愿望去读书。这可能是我拿到毕业证最重要的意义。学习的过程甚至结果已经对我不重要了,所有的意义就藏在我能为后来的人带来可能性和希望中。那一刻,我觉得这就是我生命的意义,为什么要做这么多手术,为什么要经历这么多挫折,这些挫折在别人那里,不要说一生中,就几辈子、几代人都不会经历,为什么都要集中的一个生命中去体现如此密集的痛苦,我觉得可能是老天想让我做一些比较密集的能够帮助到别人看到希望的事情。所以我会不断努力的。

俞敏洪:太重要了,简单的说,人只要已经活了,你就得活着。活着的方式不一样导致了人生的不一样。不管你现在处于什么状态,更精彩的活着一定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新东方这些年也帮助了几位脑瘫的学生到国外求学,到美国去的也有,我们还通过“自强之星”帮助一些也是身体上有问题的大学生,还帮助他们创业,我觉得我这样做最重要的是因为从你们身上我能得到超级力量,比如大铭你,这样在生命中艰苦奋斗,现在还在创业,还立志发愿,帮助成千上万残障人士最后得到更好的高等教育,找到更好工作,那我作为一个健全人,我没有理由不再去努力做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情,这个也是,当我读到你书的时候,心生感动特别重要的一个原因。

那我想问一下,你现在不是开始创业了吗,创业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团队合作,事业发展方向的设定,还有资金问题,其实也涉及到了人性的问题,因为创业必然涉及到互相之间的利益。我想问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你现在有什么感悟吗?

刘大铭:我有非常多的感悟,我就说最重要的一条,我觉得创业的过程中,你可能需要不断根据事情的进展去调整你一开始以为正确的做法,很多人说它是一个认识市场的过程,但我觉得它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你必须去面对那些在自己身上最不愿意接纳或者你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说过的话,你会做出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会做出的决策,你会承认自己从来都不会承认的错误,然后你也会接受自己从来不愿意接受的事实。就是这一些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情会在你去推进创业的过程中集中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从从来不愿意到我愿意去接纳,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我从英国毕业,2020年的1月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也从一个比较理想的创业者,变成了一个我认为对创业有了一些认知和感觉,我觉得应当首先去认识集体,认识市场的过程,最重要的先是认识到自己的缺陷,自己可能是创业的一面镜子。

俞敏洪:对,特别棒。那我想问一下你现在个人生活是怎么过的?比如说自理方面还有生活方面?

刘大铭:平常我爱人陪伴我,照顾我。我们俩也认识,从初中到现在,应该有十年了。

俞敏洪:初中就认识了?

刘大铭:初中就认识,我请她来给您打个招呼,也给大家打个招呼。

刘大铭太太:老师好。

俞敏洪:太棒了。你怎么样,跟大铭在一起感觉如何?

刘大铭太太:谢谢老师,挺好的。

俞敏洪:真棒,你们在一起多少年了?

刘大铭太太:我们在一起有十年了,十一年了,老师。

俞敏洪:你在初中就跟大铭认识了是吗?

刘大铭太太:是的。

俞敏洪:你太了不起了,当初你看上大铭的什么?

刘大铭太太:当时就是觉得他很善良,然后就是他对我很好,对,他对我真的很好。

俞敏洪:了不起,谢谢你给他带来那么多的爱,给他带来那么多的希望,我相信大铭对于人生追求的热情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你对他的关心。

刘大铭太太:谢谢老师。

刘大铭:谢谢。

俞敏洪:真的特别好。大铭,我向你表示祝贺,我是真的不知道你居然还有这么美好的一位伴侣。

刘大铭:谢谢俞老师。

俞敏洪:还有一点我想问的是,你当初英语学习这件事情,是什么激发你有英语学习的热情的?

刘大铭:这个事情说来比较惭愧,因为小时候的娱乐活动非常少,比如说户外运动是不可能的,电子游戏也没有,互联网也不发达,剩下的只有交朋友也很难,因为上下楼很不方便。我都没有读过幼儿园,我第一个认识的朋友就是我知道别人会给我反馈,会跟我对话,是我从书上看到的,我从书上了解到原来一个人对一个人说了一件事情之后,另一个人会给他反馈,我从来不知道。我以为这个世界就是我和父母之间的交流,然后我和身边任何人交流,我从来不知道人还能有朋友可以交流。最初学习英语动机就是在无趣的生活中找到一点有趣的色彩,所以买了剑桥少儿英语卡通版,后面有粘贴纸,背会一个单词就可以往手上贴一个,为了贴满,就背得很快,再加上很无聊,一直在家里待着,就希望早一点把这个贴纸贴完,再买新的贴纸,后来学着学着感觉这个事情很有意思,你可以看懂更多的东西,这个对我来说诱惑力非常强。当一个英文的东西拿过来之后,只有我能看懂,但他看不懂,这个事情优越感很大。尤其我小时候发现阅读非常关键。把人比作一个机器,阅读相当于数据,而阅读这个习惯相当于他自己学会了去吸收数据,并且去优化自己的算法,不管读啥都在优化,如果你能给自己输入数据的过程中再加一条英语,那就不得了了。别人只能输入中文,你还能输入英文,相当于你是双通道同时运作。我当时就感觉这是个秘密武器。

后来也是因为这种无聊,它拯救了我的生命,因为我要给国外的医生写求救信,要翻译病例,甚至包括我后来要去办签证,去看懂英国的《移民法》,我上诉内政部,很困难,所以要去读很多东西。我觉得在生命中这些不经意的时刻,最后你付出的点点努力,就像遗失在你生命中各个散落的弹珠,然后有一天突然来了一根线,这些弹珠都被连了起来,你突然发现原来他们不是散落的,他们只是消失在空中的一个银河。

俞敏洪:你太了不起了,你刚才有一个观点特别重要,这涉及到教育方面,现在有四万多人在听,如果有家长,我做个建议,我一直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甚至对于孩子来说只要适合的主题,无目的阅读的重要性。我看你书中反复写你阅读过程其实是父母不干涉,只要你在书店或者图书馆找到什么样的书你想读就读了。

刘大铭:是的。

俞敏洪:你刚才说的特别到位,人的大脑本身是空的,你阅读的过程输入数据,并且大脑进行优化,而大脑绝对有自动优化功能,因为阅读中读的过程中,哪个是好的哪个是不好的,孩子是有强大的分辨能力。如果孩子从小阅读,读的越多,对于大脑优化的过程就越强,同时他未来对于自己寻找什么样的人生目标的自动自发分辨能力可能也就越强,这点上我觉得你从小的阅读对你起到了重大的帮助作用。

刘大铭:对,是的,俞老师。我也非常强烈建议大家能自己去阅读或者教会孩子去读书,因为这个事情太重要了。如果把世界所有的道理都只拆散留下一条,我认为应该学会阅读。

俞敏洪:太对了,太对了。现在我把网友美好的话语留给你,你刚才跟你爱人露面这一瞬间,这位网友留了言说,说这一下真的是相信爱情了。

刘大铭:谢谢,谢谢。

俞敏洪:相信世界上只要发愿还是有美好的事情。

刘大铭:没错。

俞敏洪:并且这里很多网友向你表达了祝愿和祝福。

刘大铭:谢谢大家。

俞敏洪:感谢你给他们带来很多的力量,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最后一个问题。

刘大铭:好,没问题。

俞敏洪:你父母现在还在兰州吗?

刘大铭:对,是,他们还在。

俞敏洪:我觉得他们两位,你父母真的是特别了不起,你能够到达今天这个地步,你父母也功不可没。

刘大铭:对的。

俞敏洪:他们应该是跟我差不多同龄人,应该是。

刘大铭:是,我爸爸应该跟您同龄。

俞敏洪:请你把我对他们两个问候带到。另外创业方面,我看到图书编辑销售发行也是你未来创业比较大的方向,这方面我也有一些经验,到时候我当面去跟你分享。

刘大铭:没问题,俞老师。

俞敏洪:你需要我做什么的时候,我一定尽力。

刘大铭:太感谢了。俞老师,我更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做成全他人人生的下半场。

俞敏洪:对,新东方现在的口号就是“修炼自己,造福他人”,是一样的感觉。

刘大铭:我在信中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我在18岁要出这本书的时候,原人民出版社的副总编于青曾经对我说过一句话,我记忆犹新。他说人生中所要面对的最大的痛苦有两种,一种是疾病,一种是贫穷。你从家乡一直考入北大,创办新东方这个过程,从我小时候就非常了解,同时也非常激励我,到了新的阶段,您又愿意做到一些更多成全他人的事情,我觉得我们的生命轨迹,有很多异曲同工产生共鸣的地方,包括您今天问过我很多问题,即便是跟我相处了非常多年的人,他也没有抓住这个核心,因为可能没有这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共鸣感,所以我在这里也向您表达我崇高的敬意和感谢,然后我更希望的是我们能共同努力去做好人生的下半场,成全更多人,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可能性。

俞敏洪:好,谢谢大铭,我们一定互相帮助,互相努力,我会尽力来做这个事情。

刘大铭:感谢俞老师。我也特别感谢这个平台,感谢大家,美好的时代给我们带来这样分享的机会,如果我和俞老师在线下对话,恐怕五万人要多大的场地才能够容纳,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够一起沟通。今天您问了我特别多精彩的问题,体现了我生命中很多亮点,我希望我也有机会能跟您,以我的成长特别视角问您一些问题,来展现您对教育,包括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我觉得您的观点一定能为很多人带来启发和力量。

俞敏洪:好,下次在你的平台上我接受你的采访。

好,今天我的直播就到此为止,在这儿再次向大铭表示感谢,向各位网友的参与表示感谢。现在我们还有接近四万人在上面,明天礼拜一就要重新踏上征程,我希望大家记住今天的一些要点,第一个,首先我们要接纳自己,自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心平气和对待自己,去除抱怨,去除愤怒,去除不满。第二就是从内心寻找自己的愿望,最好能让自己激动起来的,能让内心产生光的愿望。这种愿望实际上就是奋斗目标,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当然物质上的愿望没有问题,在适度范围之内,更加重要的是,能够让自己产生兴奋的,并且在精神上能够更加满足的愿望。第三,就是克服自己身体上还有人生中的各种困难,往愿望、人生目标迈进,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内心一定要告诉自己,只有你追求美好人生才会美好,等待是不可能有美好的。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自然希望自己活得精彩,活得精彩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愿意去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各位朋友,谢谢大家。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俞敏洪:摆脱恐惧(演讲稿)
俞敏洪励志演讲《摆脱恐惧》(文字版)
致敬俞敏洪
老俞闲话丨阅读对于生命的意义
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
俞敏洪:永远相信,永远充满渴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