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除耳垢的好处与坏处
朵被认为有自我清洁功能。那为什么有些人还喜欢多此一举?

约1,200万美国人为了清除耳垢而每年看医生。还有上百万人在水疗院和耳烛美容院清除耳垢,后者理论上是借助点燃的蜡烛把耳垢吸出来。根据市场研究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去年,北美人还花了6,300万美元购买各类家用清除耳垢产品,从滴耳液到灌耳工具包,不一而足。

在网络健康论坛上,人们狂热地讨论着挖耳垢的罪恶快感──尽管有些人怀疑如此爱挖耳垢是否有问题。

还有些人不以为然。印第安纳波利斯(Indianapolis)的网络商务经理霍利?凯尔(Holly Kile)说:“我很喜欢把耳朵掏干净。”她说,她每天用棉签掏耳朵,每隔几个月用耳烛吸一次耳垢,她12岁的儿子也是如此。她说:“我们通常会比赛,看谁掏出的耳垢最多。”

医生们强烈反对用棉签或耳烛清除耳垢,并称除非耳垢导致不良症状,否则应该不要去管它。

耳垢的正式名称是耵聍,它是耳朵自我清洁系统的一部分,目的是阻止进入耳道的灰尘、污物、细菌──甚至是虫子──并把它们赶出去。耳垢和沉积的废屑被活动的下颚推动,它的增长速度和手指甲大致相同。当耳垢到达耳道口时,通常会变干、变薄并掉出来,且通常不会被人类注意到。

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耳垢太多、太干或太黏都会导致耳垢堆积。这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位于布鲁克林(Brooklyn)的纽约州立大学下州医学中心(SUNY Downstate Medical Center)的耳鼻喉科主任理查德?罗森菲尔德(Richard Rosenfeld)说:“在耳垢这个问题上,要选好父母。”

长期戴耳塞式耳机、助听器或耳塞都可能影响耳垢的规律性排出。

 
当多余的耳垢变硬或被挤回耳道下方时,可能会导致耳塞。根据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的数据,儿童的耳塞发病率约为10%,健康成人的耳塞发病率约为5%,而养老院中的老人耳塞发病率高达57%。

耳垢堆积的症状包括感到耳塞、耳痒、眩晕、耳疼、耳鸣(耳内持续鸣响)或咳嗽──美国耳鼻喉学会2008年耳垢治疗指南的作者之一罗森菲尔德博士解释说,这与连接耳朵和隔膜的神经通路有关。

耳垢过多也是部分听力丧失的最常见原因──也是最好治疗的。

纽约的耳鼻喉科医生萨拉?斯塔克波尔(Sarah Stackpole)说:“他们是我一天中见到的最高兴的病人。你为他们清除耳垢后,他们说:‘哦,天哪,我能听见了!’”

在家清除耳垢也是一种选择──如果你手法安全的话。

医生劝告说,这并不是说可以用棉签捅、用发夹或其他工具伸进耳朵里挖。将任何东西伸入耳道都有令鼓膜穿孔的危险。实际上,越想把耳垢挖出来,通常越会把它捅得更深──加利福尼亚州罗斯维尔(Roseville)Sutter Roseville Pediatrics的医师助理罗德?莫泽(Rod Moser)说:“就像为加农炮装弹一样。”

为WebMD撰写“家庭网络医药”(Family Webicine)博客专栏的莫泽说:“不要去挖它。”

专业人士的建议还包括不要用富有想象力的工具,包括竹挖耳勺和微型武士刀。(《武士刀耳挖勺》(Katana/Sword Ear Pick Cleaner)称:“当你打仗时,不要拿旧武器──否则就是选择了你能找到的最差的武器。”)

经常挖耳垢可能会刮掉耳道内的保护性耳垢,导致耳道暴露在潮气中,容易感染。莫泽说:“有些人──你知道你属于哪种人──对每次淋浴后用棉签掏耳朵上了瘾。”

医生建议的是用几滴矿物油、婴儿油、市面上有售的那些滴耳液或双氧水软化硬耳垢,然后让变软的耳垢自行掉出。

医生们说,如果还不管用,就试着用洗耳球小心灌耳。或者在淋浴时歪着头,几分钟后,直起身让水再次流出来。罗森菲尔德博士说:“水和10美元一瓶的滴耳液一样管用。”但医生们表示,高压水流,包括改造过的洗牙器,可能会造成伤害。

SuperStock
一位母亲在清理儿子耳朵中的耳垢
药店卖的“真空吸耳器”通常也没有效果。2005年英国一项针对16名病人进行的研究的论文发表在了《临床耳鼻喉科学》(Clinical Otolaryngology)上,这些病人中,没有人称使用真空吸耳器后听力有好转。鼓膜能见度也没有改善。实际上,耳垢根本没有被清除。

自己挖耳垢还有一个问题:很难看到自己在做什么,除非你购买了像Coden Ear Scope TV(eBay上售价为150美元至300美元)这样昂贵的产品,它有一个发光的放大摄像头,可以将耳道中的图像传输到电脑或电视屏幕上。

医生们对耳烛尤其不屑一顾。斯塔克波尔博士说:“我认为那是魔鬼干的勾当。”这种方法使用一根细长中空的锥形蜡烛。病人侧躺着,蜡烛底部放在耳朵上,并点燃另一端,这样理论上可以在内部产生真空,吸出耳垢。

许多医生──以及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警告说,这可能使热蜡滴入娇嫩的耳组织,导致灼伤,甚至点燃头发。医生们说,这种方法不管用──锥管内的棕色胶状物是烛蜡,而不是耳垢。

如果软化滴耳液和灌耳不管用,那么是时候找专家帮忙了──可以是护士、医生助手、初级护理医生甚或耳鼻喉科专家。许多人依靠滴耳液和灌耳,但有些人也使用小吸管或被称作耳刮匙的铁圈形工具。有些耳鼻喉科专家还使用附在耳壁上的显微镜,好看到耳道中的3D图像。

使用耳刮匙让诊疗过程更像是“手术”,它有自己的诊疗标准,医疗费用可高达100美元。只用水冲洗不能保证符合诊疗标准。许多药店的坐堂医生还提供60美元至80美元(根据方法而定)的清除耳垢服务。

俄勒冈州波特兰(Portland)美国国家听力康复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Rehabilitative Auditory Research)的调研员罗伯特?福尔默(Robert Folmer)说,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专家在清除耳垢时也可能会失手。他在2004年参与了一项调查,调查对象是俄勒冈州一家听力诊所的2,400名病人,其中11人称,他们的耳鸣是专家在清除耳垢时导致的。

还有些研究发现,每1,000次灌耳中,大约会出现一次鼓膜穿孔、感染和听力丧失。福尔默博士说:“有些医生很自信,但这不是盖房子。你必须手法轻柔。”他建议病人询问医生他们计划使用的方法,以及治疗将进行多少次。

医生们说,除了能从每年几次专业清除耳垢中受益的“耳垢过多者”以外,普通人不需要清除耳垢,除非耳垢导致不良症状或妨碍医生检查鼓膜。罗森菲尔德博士说:“我会告诉医生:‘我非常喜欢我的耳垢,请留着它吧。’”

但有些病人不行。斯塔克波尔博士说,她给挖耳垢上瘾者开了一种消炎膏,让他们每天涂在耳道口一次。她说:“我之所以这样做而不是告诉他们什么也别干,是因为他们没法什么也别干。”

至于霍利?凯尔,她说,她听说了医生对耳烛的观点──但对此不以为然。她说:“我知道这有点怪。但我所知道的是,我治疗后感觉更好了。”

Melinda Beck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耳朵难受了好几月,耳科医生说用棉签棒掏耳朵造成的!
每天都“掏耳朵”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这里有个悲惨的教训
万万没想到,用棉签抠耳朵有这么大危害!
医生都叫别掏耳朵,真的不怕耳屎堵住吗?我看过视频……
用棉签掏耳朵,女子差点丧命,还有人得了癫痫......
掏耳朵时不注意这件事,女子险丧命,医生提醒:耳朵这样掏很危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