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解读(十八)

《黄帝内经》解读(十八)

阴阳五行学说4

(十)阴阳的普遍存在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

本文论述阴阳概念的运用具有普遍性。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与另一事物或现象保持既相反又相成的联系。事物的内部也可分为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推演,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以至无穷无尽。所以阴阳的具体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内经》把阴阳概念运用在祖国医学各个方面,成为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原则,是阴阳学说关于一切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的理论的具体体现。阴阳可分可合,分之则千千万万,不可尽数;合之只有一个,就是阴阳一气,即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

(十一)阴阳的可分性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胸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素问·金匮真言论》

本文论述阴阳的可分性。

《内经》在医学上运用“一分为二”的阴阳法则来概括和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指导诊断治疗,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由于人体各个部位以及各种物质与机能活动,都是处于相反相成的状态,因此都可根据属性的不词,把它们区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这样,不仅可以从各自的运动状态去认识它们的生理、病理特点,还可以从阴阳的相互联系,如互根、制约、消长、转化等方面去把握它们的变化机理。例如人体的上下、内外、左右、前后、表里等,不同的部位都可用阴阳分之。气机的升降、出入,留行、缓急等不同的运动,气质的清浊、刚柔、温凉、寒热、证候的发热与恶寒、烦躁与安静、兴奋与抑制,以及面色的明晦、声音的强弱,肢体的温凉,脘腹的柔坚,大便的利结,小便的清黄,苦质的润燥、舌苔的黄白,脉象的浮沉、迟数、虚实、滑涩等,也都可用阴阳分之。通过上述阴阳属性的辨别,就可以把许多复杂的现象区分为阴阳两大类,从而掌握疾病的性质和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为调整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提供客观依据。

(十二)阴阳的性质和作用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本文论述阴阳的性质和作用。

临床上,运用阴阳来考察、分析生理、病理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阳主升,阴主降”,说明人体清阳之气宜上升而不宣下降,浊阴之气宜下降而不宜上升,反之便是病态,因此在治疗上常采用升清降浊的方法。又如“阴主静,阳主躁”,临床上辨别阴证或阳证时,凡病人烦躁不安,兴奋好动的,多属阳证;嗜卧倦怠,抑制喜静的,多属阴证。同时还可根据病人的动态变化去考察疾病的机转,判断疾病预后的好坏。但也有阳证反见安静,阴证反见烦躁的反常现象,这应加以区别。再如“阳化气,阴成形”,指的是阴阳相反相成的两种作用,就.人体来说,阳的化气过程,即是把体内有形之质,化为无形之气,或转化为能量,如“精化为气”,“水化为气”等等,都依赖于阳的气化作用;阴的成形过程,即是把外界的物质,合成自身的形质,如精血的生成,形体的发育等等,都要依靠阴的成形作用。可见,人的生命过程,就是不断化气与成形的过程。从病理变化来看,如果阳的“化气”功能不足,可使精不化气,出现气虚,水不化气,引起水肿,治疗上当采取温阳益气或温阳行水的方法。如果阴的“成形”作用不足,常见精血亏虚,形体消瘦,治疗上应采取滋阴补血和增加食物营养的方法。

包潘良——在线辅导

浙江省东方中医信息化技术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365》--010.阴阳应象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二)
经络--能量的通道,健康的保障
中医基础理论(一)
阴阳
中医藏象学说的探讨与评价 - 吴医博客 | 吴允耀的博客 | 博联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