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解读(二十)

《黄帝内经》解读(二十)

阴阳五行学说6

(十六)阳气的重要性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本文以天体中的太阳比喻人体的阳气,形象地说明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

        阳气为生命之本,是人体生理机能和代谢活动的动力。因此,无论局部或整体的阳气不足,都会相应地出现生理机能、代谢活动障碍或衰退的病变,如张景岳在《真阴论》指出:“如火亏于下,则阳衰于上,或为神气之昏沉,或为动履之困倦。其有头目眩运而七窍偏废者,有咽喉哽咽而呕恶气短者,皆上焦之阳虚也。有饮食不化而吞酸反胃者,有阳痿精寒而脐腹多痛者,皆下焦之阳虚也。又或畏寒洒洒者,以火脏之阳虚,不能寒也。或肌肉膨胀者,以土脏之阳虚,不能制水也。或拘挛痛痹者,以木脏之阳虚,不能营筋也。或寒嗽虚喘,身寒自汗者,以金脏之阳虚,不能保肺也。或遗精,血泄,二便失禁,腰脊如折,骨痛之极者,以水脏之阳虚,精髓内竭也。凡此之类,或以阴强之反克,或由元气之被伤,皆阳不足以胜阴,病在阴中之火也。”以上见证,皆由阳虚所引起。若阳气虚弱过甚,出现心肾阳气衰微,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等症,当急予参附之类,以挽回垂绝之阳。

(十七)清阳浊阴的升降出入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本文论述人体清阳浊阴的升降出入。清阳与浊阴都是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含义。这里的清阳浊阴,主要指饮食物进入胃肠,经过消化、吸收后所化生的物质及其剩余部分,根据其性质,可分为清阳浊阴两部分。

        饮食物进入胃肠经过消化、吸收以后,可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为阳,或上出于七窍,或外发于腠理,或充实于四肢;浊者为阴,或下出于二阴,或内注于五脏,或归入于六府。总之有升有降,有出有入,才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使人体阴阳不断在新的基础上趋于协调平衡。而清阳浊阴的升降出入,主要依靠脾胃的正常生理活动。脾病则清阳不升,胃病则浊阴不降。清阳不升,可使七窍不利(耳失聪、目不明、嗅觉减退、语言不利等),营卫失调(恶寒发热、头痛、时止时作,或汗出恶风,持续发热等),四肢倦怠,或痿弱无力,以及肠鸣腹泻,二便失常,月经不调,带下白浊等症。浊阴不降,可使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反胃、嗳腐、吞酸等),胸阳痹阻(胸脘痞闷、疼痛胀满等),传导失职(大便秘结、小便癃闭、脘腹胀满、疼痛等),以及身热、头痛、气喘、烦渴等症,脾胃虽然分别主管升降。但又可相互影响,有因脾气不升而导致胃气不降的,当以升清为主;有因胃气不降而导致脾气不升的,当以降浊为主,又不可一概而论。

(十八)阴精与阳气的主要功能和关系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本文论述了阴精与阳气的主要功能及其相互为用的关系。

        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是建立在阴精阳气互根互用的基础上的。但是阴精阳气又各自有不同的主要功能,阳气质地轻清,其活动倾向于外,阴精质地重浊,其活动倾向于内,所以一主外运,一主内守。如果阴不内守,就会亡血失精,引起内伤诸病;阳不外卫,就会导致六淫病邪的侵袭,发生外感疾患。由于阴精阳气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因此在生理上它们相互资生,病理上也相互影响,临床上常采取补精化气,补气化精,益气补血等治法,就是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制定的。如张景岳说:“盖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又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如他所创制的左归丸,右归丸,均体现了这一法则。

(十九)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本文在论述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基础上,强调阳气的主导作用,以及人体阴阳必须保持相对平衡的重要意义。

        《内经》强调阴阳关系的协调平衡,但并不排斥阳气的主导作用,因为阴和阳两个方面,并非完全处于同等的地位,而是有主有从,本文的“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也反映了这一观点。这个观点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如张景岳说:“夫阴以阳为主,所关造化之源,而为性命之本者,惟斯而已。”石寿棠在《医原》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明,他说:“然就二气而权衡之,阴承阳,阳统阴,阳气一分不到即病,阳气一分不尽不死,人自当以阳气为重”又说:“阳不能自立,必得阴而后立,故阳以阴为基,而阴为解阳之母,阴不能自见,必待阳而后见,故阴以阳为统,而阳为阴之父。”石氏明确指出“阴以阳为统”,“阳以阴为基”,进一步阐明了阴阳互根、互用关系中阳为主导的论点,肯定阳气的主导作用。这不意味着“贵阳贱阴”,而是在以“阴为基础”的前提下来认识阳气的重要作用,与只重视阳气者自有区别。就临床来看,阳虚者固当扶阳,阴虚者亦当滋阴,这在调整阴阳的治疗过程中有无可非议的。但如果证属阴阳两虚,一般都侧重阳虚而用甘温分剂,《灵枢·终始》说:“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仲景本此立法,治虚劳里急(腹中拘急)诸不足(气血阴阳俱不足)。具体地说,虚劳病属于阴阳气血不足的,当用甘温之剂恢复脾胃的健运功能。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水谷消化正常,气血自生,营卫和调,则诸证得以缓解。

        疾病是人体阴阳失调的反映。因此,疾病的过程,即是阴阳变化的过程。阴阳变化有时表现为量变,有时表现为质变,凡由阴证转化为阳证,或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即是疾病性质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常常取决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凡正气充足的,大多由阴转阳,疾病内轻浅转化;正气虚衰的,大多由阳转阴,疾病向重深发展。

(二十)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本文论述阴阳失调所引起的主要病理变化。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由于内在或外部致病因素破坏了这一平衡,就会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而引起的各种病变。

        人体阴阳失调,阳偏胜则表现为热,阴偏盛则表现为寒。阴阳之所以发生偏胜,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自身功能失调,二是感受外来病邪。前者多因虚损而致偏胜,或由阴虚导致阳亢,或由阳虚导致阴盛,尽管在证候上与外感寒邪或热邪者一样,表现出寒象、热象,但治疗上有较大区别。如《名医汇粹》载:“夫精为阴,人之水也;气为阳,人之火也。水火得其正,则为精为气;水火失其和,则为热为寒。”此因偏损所以致有偏胜,故水中不可无火,无火则阴胜而寒生;火中不可无水,无水则阳胜而热病起。但详辨阴阳,则虚损之治无余义矣。如水亏者,阴虚也,只宜大补真阴,切不可再伐阳气;火虚者,阳虚也,只宜大补元阳,切不可再伤阴气。此因阳气不足而复伐阴,阴亦损矣;阴已不足而再伤其阳,阳又亡矣。夫治虚治实,本是不同。实者,阴阳因有余,但去其余,则得其平;虚者,阴阳有不足,再去所有,则两者俱败,其能生乎?”作者明确指出内伤疾患由于精气亏虚,致使阴阳失调,表现为寒为热,但在洽疗上决不可按一般寒热论治。“凡阴虚多热者,最嫌辛燥,恐助阳邪也,尤忌苦寒,恐伤生气也,惟其纯甘壮水之剂,补阴以配阳,则刚为柔制,虚火自降而阳归乎阴矣;阳虚少寒者,最嫌凉润,恐助阴邪也,尤忌辛散,恐伤阴气也,只宜甘温益火之品,补阳以配阴,则柔得其主,阴寒自敛而阴从乎阳矣。”后者是因感受外邪而致偏胜,或由阳邪导致阳胜,或由阴邪导致阴胜,均可表现为热为寒。六气的阴阳属性,可随人体脏气的盛衰而发生变异。如气盛者多从热化,气虚者多从寒化,阴虚者多从燥(热燥津伤)化等。也有因病情的演变而发生变异的。如寒从热化,湿从燥化,热燥津伤、风从热化等。此外,六气的阴阳属性也有因相互兼夹而发生变异的,如风邪之兼寒、兼热、兼燥、兼风等。六气各自不同的特性,星然都可用阴阳来概括,但有常有变。

        总的来说,六淫之气有阴阳之分,所以致病有寒热之异。临床上辩证求因,如果能区别疾病的寒热,即可掌握疾病的性质,从而治疗上才有可能正确运用“以寒治热”、“以热治寒”的方法调整人体阴阳,所谓利用药物的偏性去纠正人体阴阳的偏性,这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关键所在。

包潘良——在线辅导

浙江省东方中医信息化技术研究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六课 阴阳关系揭秘宇宙奥秘
中医古籍中的哲学思辨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解密中医》:庸胜堂中医基础讲座实录第四讲
中医阴阳
中医基础理论 第005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