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上第一台心电图仪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心电图是从体表记录的心脏电位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

它可以反映出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位变化。


现如今,心电图检查已成为临床四大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应用范围已超出心血管病的诊治,其对脑血管病(例如尼加拉瀑布样T波)、呼吸系统疾病(例如肺栓塞)的诊断都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表现。


心电图先驱:沃勒

▲ 沃勒(1856 ~ 1922),英国生理学家

1887年,英国皇家学会玛丽医院举行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演示:

该院生理学教授沃勒在犬和人的心脏上应用 Lippman毛细血管静电计记录心电图。

演示中,沃勒当场成功记录了人类第一例心电图,该图中只有心室的V1、V2波,心房 P波未能记录。沃勒伟大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为心电图技术的最终问世奠定了基础。


心电图之父:爱因托芬

▲ 爱因托芬(1860 ~ 1927),荷兰生理学家

沃勒的创举震撼并像磁石一般吸引着荷兰的年轻生理学家爱因托芬。

此后13年,爱因托芬完全致力于毛细管静电计记录心电图的研究。

因为毛细管静电计的毛细血管不可能做的太细,他无法测到更精确的电流,爱因托芬改进了这个装置,他利用通电的导体可以产生磁场的安培右手定律发明了——磁电式仪表。

爱因托芬把提高灵敏度的任务完全交给超大的电磁铁,而动圈以匝数最少,质量最轻为目标。最终的结果是1895年推出的弦线式电流计——看清楚还不是心电图机。


▲ 1895年推出的弦线式电流计及原理

经过13年的不懈努力,爱因托芬未能看到曙光。1900年,他决定放弃毛细管静电计记录心电图技术,开始寻找新出路。

最终,他受阿德(Ader)于1897年发明的弦线式电流计的启发,决心将之改造后用于记录人体心脏微弱生物电。为增加电流计的灵敏度,不仅要增加磁场强度,还要减轻弦线重量。为此,他拉制的纤细镀银石英弦线(直径仅2.1μm,用放大镜才能看到)悬浮在两侧的磁铁间,当体表心电有微弱变化时,弦线便出现摆动,将摆动放大500倍后则记录到心电图。


1903年,爱因托芬成功地用弦线式心电图机记录了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心电图,并将各波命名为P、Q、R、S、T、U波,这些命名沿用至今。这一年被称为心电图的公元元年,爱因托芬因因此被称为心电图之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名人堂:埃因托芬
为纪念保姆,他发明了心电图仪
心电图诞生的神奇故事
【郭继鸿教授心电系列之一】百年辉煌,万众泽被---记心电图的发展史
青蛙腿、小火车……一百年前的人用什么奇葩设备测心电?
心电图前世今生大起底,一起来涨姿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