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米芾巅峰时期的书法,足以挑战王羲之,这字越看越让人上瘾!

我们常说,学书法的最高境界是“直入魏晋”,所以,后世不少书家都以钟繇、“二王”为师,希望学得晋人笔法精髓。唐代距离两晋的时间不算特别长,再加上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唐玄宗多位君主倾尽全力搜罗魏晋名家真迹,所以唐朝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陆柬之等名家都学到了晋人笔法。

而到了宋代,还能“超越古人,直入魏晋”的书法家就极少了,米芾算是其中一位。他的书法吸收晋唐精髓,被称为敲开晋唐书法的敲门砖”。米芾是“宋四家”之一,也是这四位中临帖功底最深厚的。他遍临古人书帖,苏轼评价:“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米芾传世真迹较多,其早年作品有“集古字”之称,这也是他创作的巅峰时期,《方圆庵记》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帖下笔精熟,笔法丰富,让人越上瘾,哪怕王羲之来了也要避其锋芒,当代作家汪曾祺曾作过这样的比喻:“一写米芾,就像是寡妇失了身,无可挽回了

书界认为,米芾得“王羲之笔法之多变”,又得王献之笔意飞纵。《方圆庵记》完成于宋元丰六年1083年),内容是守一法师所作《龙井山方圆庵记》。《方圆庵记》完成后便被摹刻上石,还有拓本随之传世,全卷共17行、 750余字,字径约3厘米。

《方圆庵记》取法于王羲之《圣教序》,又兼采王献之行书笔法。米芾擅长悬腕作书,此帖多藏锋逆入,入纸后圆笔为主,横画向右上倾斜,再调锋回收。此帖以中锋行笔,绞转自如,竖画多为尖入钝收,收笔作“垂露内擫”。从撇捺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的捺画收笔内挑出锋,这明显受王羲之影响。

《方圆庵记》讲究因字赋形,欹正相杂。书法最忌讳“状如算子”,因此有些作品一味追求横平竖直,陷入“印刷体”的刻板无韵境地。此作字形大小长短不一,时而以纵取势,瘦挺纵长,时而以横取势、左右开张。每一行呈现的重心也不一样,第一行向右摇摆,第二行前四个字与后五个字则呈现先右后正中再向左的摇摆。

《方圆庵记》通篇一气呵成,笔画的牵丝映带、减省连结,使得字与字间的收笔与起笔相互呼应,章法自然而疏密得宜。此作是米芾的“集古”大作,影响了后世张孝祥、张即之、赵子昂、董其昌等人,值得临摹与收藏。

而今,我们米芾方圆庵记》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笔画、结字纤毫毕现与原作别无二致,并配以纯手工装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米芾《方圆庵记》赏析
《方圆庵记》乃米芾“集古字”时期佳作,多从王羲之集字圣教序出
米芾33岁生日这天,如王羲之附体,写下巅峰之作,启功:这字好得难以形容!
米芾《方圆庵记》,最接近王羲之的神品
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看米芾是如何活用王羲之笔法的
米芾《方圆庵记》早期行书名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