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雨轩诗话:续读《古诗指瑕》一书

2021年10月25日

晚10:22分我进入主卧室。晚10:45-11:26分,我靠在床头续读《古诗指瑕》一书(P133-P141页)。今晚所读三篇为:《四声失调》《锐始懈终》《用典冷僻》。

在《四声失调》一文中,本书作者陈如江列举了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五言诗《夏日闲居》、梅尧臣的《舟中夜与家人饮》、明人何景明的五言诗(未标诗题)“秋原何萧萧”。其实文中所引用的这些诗,都是出于诗人的趣味故意标新立异而作,并非他们不懂诗律或偶然失查。

接下来,陈如江又引用了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之一,其首句“中巴之东巴东山”七字全是平声。杜甫岂不知诗律?其实这也是杜甫向民歌学习的仿作,它的第二句为“江水开辟流其间”,按近体七绝诗律,“辟”字是仄声字,而此位置上本应用平声字的,因此亦出律了。当代有不少竹枝词论者认为,从这十首七言诗的内容与诗的风格上看,杜甫的《夔州歌十绝句》明显是学习古巴蜀竹枝民歌的结果,它们是比刘禹锡的竹枝词还要早得多的文人竹枝词,只是当年杜甫没有在诗题中标明“竹枝”二字而已。既然是仿民歌而作的诗,那就不会受拘于近体诗的平仄律。至于古风诗,就更是不拘平仄,如杜甫的五言古风诗《遣兴五首》,其中的“长林何萧萧”五字全为平声字,“送者各有死”则五字全为仄声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种平头,3种上尾,仇兆鳌说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
诗人是如何看待“孤平”的
诗、词、曲名词术语释义及诗词格律作法(9)
【转】浅说诗家语
[诗律教程]六讲?律诗和绝句
唐诗格律(八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