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雨轩书话:读郭沫若著的《李白与杜甫》一书(1)

2022年1月22日(农历辛丑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星期六。泉州小雨。

晚6:59-9:30分我外出,期间于晚上7:13-9:18分在西西弗书店续读郭沫若著的《李白与杜甫》一书(P27-P55页)。李白在政治上显得很幼稚,他在翰林院时对唐玄宗没有对他委以重任大发牢骚,写诗表示自己想退隐江湖。自己想想也就罢了,他还将这首诗遍示众翰林。这就给深恨他的宦官头子高力士和杨贵妃抓到了将李白驱除出长安的借口。郭沫若在此书中写道:

李白在被赐金放还后,对于别人也在请求援手。有时显然有点不择对象。他有一首《走笔赠独孤驸马》,和《赠崔侍御》第二首是同样性质的诗。“独孤驸马”是独孤明,唐玄宗的又一个女婿,尚信成公主。

都尉朝天跃马归,香风吹人花乱飞。

银鞍紫鞚照云日,左顾右盼生光辉。

是时仆在金门里,待诏公车谒天子。

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心剖出酬知己。

一别蹉跎朝市间,青云之交不可攀。

倘其公子重回顾,何必侯赢长抱关?

前四句写出驸马公的威风,中四句回忆待诏时的光荣,末尾四句写出自己的落魄。把独孤明比为信陵君,把自己比为侯赢。希望独孤明重回青顾,挽救自已的失脚。单从诗面看来,李白与独孤明之间的“青云之交”,事实上是标准的势利之交,正如李白自己慨叹过的“前门长辑后门关,今日结交明日改”(《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然而李白却不惜低首下心地向这样的人请求援手。这是李白的又一面。任华在《杂言寄李白》诗中称赞李白“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看来有时是不尽然的。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

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君登凤池去,勿弃贾生才。

他又自比为贾谊,希望韦良宰向朝廷建议,把自己召回。这时的朝廷已经是肃宗朝廷了,其实是每况愈下。肃宗李亨为了能早日收复长安,曾与回纥相约:“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归回纥。”父亲把天下的一半送给安禄山,儿子则把人民的一半以上卖给回纥。这样的卖民天子,没有可能召回李白这样一位“贾生”,也是理所当然的。

从忠君思想这一角度来看问题时,李白和杜甫的态度有所同,也有所不同。同,是他们始终眷念着朝廷;不同,是李白对于朝廷的失政还敢于批评,有时流于怨悱;杜甫则对于朝廷失政讳莫如深,顶多出以讽喻。李白是屈原式的,杜甫则是宋玉式的。封建意识愈朝后走,愈趋向于宋玉式的忠君。所谓“臣罪当诛,天王圣明”(韩愈语),成为自唐以来君臣关系的典则。因此,旧时代的士大夫们对于杜甫的“每饭不忘君”能够津津乐道,对于李白的“日忆明光宫”则视若无睹。这是主观意识在作怪。旧时代的文人爱把杜甫比为“圣人”,把李白看作“浪子”,实际上是不那么平允的。就如王安石那样的人,他也说过这样的话:“李白识见卑下,诗词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诗中言酒,杜甫比李白的还要多。诗中言妇人,特别像关于歌伎侑酒之类,是封建时代的恶习,李白与杜甫都未能脱出这个泥沼。但李白在诗中也屡次讥刺“荒淫”和“好色”,足见他也深知其非。

 

早在2001年左右,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走出虚荣》的随笔文章(发表在2001年我主编的《四季心河》一书中)。在那篇文章中我写了这么一段文字:

据说杜甫与李白是好朋友,一位是“诗圣”,一位是“诗仙”,虽经过一千余年的历史筛选淘汰,他们的作品仍常被当代的人们传诵。李白的文才著称于当世,受到唐玄宗的青睐。李白的文名当时可说是如日中天,他自己虽非进士出身,可是经过他写诗称赞的无名布衣,却可因此被授予进士身份,尽管李白本人在政治上并未受到过重用。杜甫则不然,他的诗虽写得好,可是直到宋代宰相王安石选诗将其列为四家之首,才名扬海内,得到推崇。“诗圣”的称号,则是明代文士杨慎“封”的。他们头上的桂冠,并非虚荣,而是靠的真才实学,靠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公认的。李白与杜甫有没有过虚荣心呢?我以为也是有的。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曾表白自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但是唐玄宗一纸诏书叫他进宫侍奉皇帝左右当一名御用文人,他便忙不迭地赶去,将自己的牢骚丢到脑后背去了。

 

李白的“赐金放还”,说白了,其实就是唐玄宗给他发了一点退职费而已。可是李白并不是真的想退隐江湖,所以他总在求人帮忙说情,以便让他重返朝廷做官,哪怕是呆在翰林院也行。看来,他早已经将他自己说过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话忘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代诗人的尚武心态(1992旧作)
郭沫若写书证明杜甫是地主,“证据”现在看来属实好笑
换个姿势读唐诗:天才不一定是全才,文品也不等于人品
李白杜甫年表(郭沫若)
李白杜甫晚年情感隔阂臆说
周少波 |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 说说杜甫在凤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