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与改革开放40年:《艺苑蓓蕾》纪录北京自修大学变迁

我与改革开放40年:《艺苑蓓蕾》纪录北京自修大学变迁

2018-06-13 10:37北京晚报官网官方账号

2018年6月13日讯,《艺苑蓓蕾》是本鲜为人知的杂志,它与恢复高考姻缘相连。

冰心老人与自修大学的学生交流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还是邓小平恢复高考的41周年。当年的许多知识青年因高考改变了人生。但当年的落榜生怎么办?这些占绝大多数的知识青年怎么办?

这个问题被当时身为北京师范学院讲师的李燕杰看到了。他做了两件事:一是从1977年开始主动为各单位开展高考培训,听众、学生常常爆满;二是同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岳斌、路宝君、王漫宇、朱文相等老师一起四处奔走,开始筹建一所民办的社会大学,这就是后来邓小平亲笔题写校名的北京自修大学。

北京自修大学的前身在哪儿?就在西城区的三里河工人俱乐部大厅里。1978年的上半年,三里河工人俱乐部一位叫刘锦肃的女同志找到了李燕杰,探讨能否合作开办一个满足部分青年提高文化、从事业余创作的文艺理论和写作知识的讲习班。1980年刚一入夏,三里河工人俱乐部就张贴出了招收800人的广告,报名期限6天。没想到报名第一天招生名额就满了,来晚的年轻人就是磨着不走。李燕杰便和三里河工人俱乐部的负责同志商量,最终大胆决定:招生扩至2000人,在三里河工人俱乐部和新街口电影院分两个班上课。

在当时的广播电台播出稿中这样记载:“同学们,你们劳动了八九个小时,饿着肚子来听课,使我再一次看到了我们民族的希望,看到后继有人。我站在这里为你们讲课,觉得很光荣,很高兴!”几句普普通通的话把整个大厅点燃了,掌声雷动,灯光下,多少双含泪的眼睛在闪动,这是1980年7月11日三里河工人俱乐部大厅里出现的激动人心的一幕。这是俱乐部举办的“文艺理论和写作知识”讲习班的第一课,听课的是近千名男女青年职工,讲课的是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李燕杰。在李燕杰老师的积极努力下,冰心老人、艾青等大作家、名师都来为这些渴求知识的青年人授课。

在李燕杰教授1982年10月撰写的一份就如何办好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问题的简要汇报中,记载了北京自修大学前身自力更生的创办过程和这本鲜为人知的《艺苑蓓蕾》:“当时地质部的同志与李燕杰等同志商量,能否办一所自学性质的社会大学,帮助长年在外做地质工作的青年人自学、提高。正好李燕杰等同志也早有尽力于青年的夙愿;而且,他们曾与西城区三里河工人俱乐部合办过二千人之多的文学创作讲习班,出版过文艺刊物《艺苑蓓蕾》。

他们对办社会大学既有满腔热情又有一定经验。于是便商定,充分利用北京靠近中央人才集中的有利条件,尽快办一所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这所自修大学的性质是群众自办……创办期间,二十余位同志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四处联系,请顾问,约稿件,编辑校对,出书,他们几乎牺牲了所有的星期天为大学讲义操劳,地质出版社同时也组织起来办事机构(经费由学杂费中支付),这样一所具有近二十五万学员参加的群众自发创办的文科社会大学便在首都诞生了。”李燕杰教授曾经津津乐道对我讲过,《艺苑蓓蕾》出版后,他骑自行车到西单路口叫卖,卖出了30多本。当时警察还出面善意地“驱赶”。

后来,刘季平先生(曾任教育部代部长、北京图书馆馆长)担任了这所北京自修大学首任校长,1984年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北京自修大学。建校四十年来,这所民办培养了30多万名学生,业绩卓著,桃李满天下。张海迪、曹雁、蔡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都是该校毕业生。据学者考证,北京自修大学是新中国的第一所民办大学,而西城区就是它的发祥地。2017年11月16日,李燕杰教授驾鹤西游,《艺苑蓓蕾》就成了记载这段历史的珍贵文物。

本文作者姚猛,60后,有幸和李燕杰教授同在北京师范学院上大学,现为西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委机关党委第三党支部书记。

来源:北京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开大学·学习行为表现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与学变迁与开放大学2.0新探
2022.08.11 北京 房山 良乡大学城公园
北京天安门的百年变迁 组图
《蓓蕾初开》
蓓蕾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