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春似火化宏图

       ——记萍乡市新泉公社红星大队十八弯生产队知识青年班创业的事迹


       在湘赣边界的武功山区,有一条新开的满载山泉的渠道横贯山腰,渠旁有一个富饶的村庄。但见:红墙青瓦新屋一排排,梯田层层似鳞片,满坡的牛羊,成群的鸡鸭。桃树上蜜蜂的“嗡嗡”声和“轰轰轰”的发电机响声,交织在一起,把个小山村搞得生机勃勃,气象万新,好一幅社会主义新山区的壮丽图景。

       这就是萍乡市新泉公社红星大队十八弯生产队。

       五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荆棘丛生、乱石成堆的青草沟,如今变成了米粮川。去年,有位从十几里路远跑来看热闹的老贫农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十八弯,越看越荒凉;而今十八弯,越看越新鲜。”

       见到这生机盎然的景象,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一批生龙活虎般的青年,他们是一九六八年从萍乡等地来十八弯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这批青年人,在毛泽东思想阳光的哺育下,在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下,朝气蓬勃,茁壮成长。


“传统屋”前来接班

       武功山的深夜,格外显得寂静。但是,在老贫农黄赞的屋里,却灯火通明,笑声朗朗,十八名知识青年和黄赞的儿子黄来恩正围着一团红火聆听黄赞讲十八弯的革命斗争史,盘算十八弯的远景规划。


       贫农黄赞,是一位为革命忠心耿耿的老人。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他是乡苏维埃的骨干,解放初他是农会的积极分子;合作化高潮,他带头组织了第一个互助组。这几年,由于疾病缠身,使他全身瘫痪。虽然如此,还时常惦记着十八弯的建设,他对青年们讲,十八弯是块红色土地,过去,毛主席领导的红军在这里带领我们穷人打土豪分田地,把十八弯闹得火红。红军转移后,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多次扑进山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严酷的阶级斗争面前,十八弯的贫下中农从来也没有屈服过。现在我们胜利了,毛主席领导我们搞建设,不把山区农村建设好,怎能对得起党和毛主席,对得起在这块土地上流血牺牲的先烈们?讲到这里,老人停了一会又深情地说:“你们是安源矿工的子女,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我们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多么需要你们青年人啊!”

     

       这一晚,黄大伯从土地革命讲到解放,又从解放讲到文化大革命,越讲越有劲,使知识青年受到了一次深刻的路线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十八名知识青年听了黄大伯的一席话,个个热泪盈眶,心潮起伏,他们决心继承先辈们的事业,扎根十八弯建设十八弯。这年冬季,知识青年们在队长黄来恩和几位贫下中农的带领下,踏着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扛犁吆牛欢笑一路歌唱,向十八弯进发。

       十八弯山高水冷,海拔一千六百公尺,它位于武功山南麓,周围山峦重叠,连绵起伏,这里地广人稀条件比较艰苦。过去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有崽莫去九龙山,有女莫嫁十八弯,穷人没有别的吃,只有苦菜马灵丹。”如今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战斗洗礼的十八名男女知识青年,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豪情壮志,硬是在这里扎了根,落了户。  


       “搬进'传统屋’,不忘英雄史;踏着遗志行,重创革命业。”这是知识青年搬进红军和赤卫队当年住过的“传统屋”后,立下的钢铁誓言。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在这永远激励着青年前进的“传统屋”前,知识青年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投入了一场改天换地的战斗。  


开荒造田夺高产

       冬季,北风呼啸,寒风凛冽。十八弯垦荒造田的战斗在朝气蓬勃地进行。这时,有人说什么“十八弯冬茅丛生,乱石成堆,几个毛孩子要开荒造田,除非鸡生牙齿马长角。”知识青年响亮的回答:“冬茅乱石算什么,不改变十八弯面貌心不甘。”他们和贫下中农一道,面对崇山峻岭,迎着高山的严寒,日夜奋战在冬茅山上。冬茅漫山遍野,用刀砍,一刀砍下去,冬茅叶子象一把利剑弹到手上、脸上,立即划出一道道血口子,知识青年全然不顾这些,他们只有一个心眼;把荒山开垦出来,多产粮食,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

       一次,知识青年小唐因过度疲劳,顿时感到头昏眼花,肚子作胀,大家劝他回去休息,他却豪迈地说:“革命前辈过去在这块土地上流血牺牲,今天我们在这块土地上开荒播种,就是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紧张的劳动使十八名知识青年的腰板骨磨得更硬了,根扎得更深了。经过整整一个冬季的苦战,开荒四十多亩,平整梯田四百多丘。从此,十八弯面貌焕然一新。十八弯,冬天来的早,春天到的迟,在季节不调和的高寒地区,如何才能夺得丰收?这是垦荒战斗结束后,摆在青年们面前的又一个严峻考验。为了取得第一个年头的丰收,他们和老贫农、下放干部一起组织三结合科研小组。试验田里,科研小组的青年和老贫农在一起,辛勤地参加实践,精心研究,求得真知。对于种、管、收的每一个环节,都严肃认真进行操作。五月,禾苗翠绿。为了排除旱涝,知识青年在贫下中农的带领下开山凿石,挖了一条三华里长的水渠,把武功山主峰喷射出来的清泉引进了梯田;为使禾苗不受冷水的侵袭,他们挥舞银锄,丘丘田里开沟排水,做到排灌分家,使温水不动,冷水长流不息,这样既保温养禾,又能防止受旱;为了掌握气候的变化,他们因陋就简,办了一个“土气象站”,为搞好生产提供了不少科学资料。

       知识青年除了种稻谷外,还种了红薯、小麦、高粱、花生、豆子、油菜等作物。由于他们的艰苦奋战,当年便夺得了农业生产的大丰收,粮食亩产达六百斤,其中有五亩三分田跨《纲要》,亩产达八百四十斤,创造了十八弯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这一年,十八名知识青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了粮食、蔬菜自给有余。

       几年来,知识青年在武功山上栽了六百多株梨树,还养了十二箱蜂,四十头猪,新盖瓦屋十三间,购买耕牛九头,添置了不少农具。在这新的景象面前,青年们回想过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喜看今日,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做贡献,这是多么巨大的变化啊!


筑坝拦水建电站

       十八弯的人民,解放前过着“竹篾点灯,脚碓舂米”的生活。解放后,在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下,生产发展仍然缓慢。这里没有机械,没有电,吃米要从山上挑谷走八里多羊肠小道到外面去碾。面对这种状况,青年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心改变山区的这种落后面貌。从此,他们有空就攀山越岭,细心地调查水利资源。一天,他们在队长黄来恩的带领下,沿着弯弯曲曲的峡谷,来到了九龙山和枪刀山的交叉路口,路旁两股流水会合一起飞奔十八弯,这可是建设小型水利发电站的好地方。经过观察地形,选定位置,拟订了一个筑坝拦水建电站的计划。这个计划一提出,就立即得到了大队党总支的支持。

       电站动工了,贫下中农欢欣鼓舞,老贫农、共产党员徐夏元一马当先,抢重活干,拣难活做。贫下中农的模范行动教育着青年们,十八名青年自觉地把工地当做接受再教育的课堂,改造世界观的战场。他们以贫下中农为榜样,争挑重担,刻苦磨练。修建水轮泵机的卧室没有钢筋水泥,他们敢想敢干,就地取材,用松木板涂上柏油,砌上石块,做成卧室的四壁。没有控制闸门的起闭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用木料和铁丝做成土起闭机。当卧室建到六米多深的时候,突然室底冒出一股地下水,冲刷着卧室的沙石,刚刚建立起来的卧室,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在这关键时刻,生产队副队长、知识青年谢福萍带头跳进刺骨的冷水中用身子顶住。没有抽水机,他们用脸盆舀水,连续苦战二十多个小时,终于制服了地下水。

       建电站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考验也是一次又一次。电站全部竣工后,要把一部十二瓩的发电机运上山,更是件难事。在这路窄苔滑的羊肠小道上,要抬四百多公斤的发电机走路,困难是不难想象的。但是,困难吓不倒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知识青年。他们用革命前辈的精神激励着自己,怀着建设山区的雄心壮志,攀高山,涉急水,跨过一座座独木桥,终于把发电机抬上了十八弯。

       —九七一年十月一日,正当举国欢庆建国二十二周年的时候,十八弯电站水轮飞转,机器轰鸣,山上山下灯火通明。从此,结束了十八弯“竹篾点灯,脚碓舂米”的历史。贫下中农热情地鼓励他们:“有你们这样的好青年,十八弯就一定能建设好。”

       随着十八弯自然环境的巨变,十八名知识青年的精神面貌也起了深刻的变化。几年来,他们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区的先进集体,其中有一人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十三人光荣加入了共青团,有的参加了基层领导班子,有的担任了各种技术工作,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骨干力量。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新山区的美好前景正日益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它将进一步激励着十八弯的知识青年团结战斗,永往直前!


       (萍乡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供稿)


文字识别与编辑:曾建开

2023~8~27日下午3:30~4:34分于深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73年风华正茂,宜春县彬江公社霞塘大队石岭布知识青年队的事迹
团长当农民(二)
45-会泽知青:山村新一代
陆晓娅|上海女生的文化休克和知识青年的精神休克
(长篇连载)柳叶 ——献给遥远的爱人 (第二章) | 张学武
#中国宣传画# “革命知识青年,贫下中农欢迎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