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刘禹锡《竹枝词》写作的地点和时间

2017-08-15 11:25来源:中国奉节网

夔州竹枝歌舞是奉节县已申报国家级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她是一种由竹枝民歌和舞蹈合一的表演形式。唐长庆二年(822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看到竹枝歌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对竹枝民歌进行改造,按照其曲调创作新词,作《竹枝词九首》和《竹枝词二首》。他在《竹枝词九首引》中写道:“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刘禹锡在《竹枝词九首引》中指出:他见到“里中儿联歌竹枝”的地点是“建平”。新《巫山县志》载:“唐长庆二年(822年)正月,诗人刘禹锡自夔州来县,见县人联歌《竹枝》,遂作《竹枝词》九首。”引文中“自夔州来县”,即是说从奉节来到巫山县。新《巫山县志》把“建平”说成是巫山县。说刘禹锡是在巫山见到“联歌竹枝”,紧接着就作了《竹枝词》九首。其实,刘禹锡所说的“建平”,不是指朗州(今湖南常德市),而是指夔州,但也不是指夔州境内的巫山县。葛立方《韵语阳秋》认为,刘禹锡《竹枝词》多以夔州景物为背景,“乃梦得为夔州刺史时作。而史称梦得为武陵(即朗州)司马作《竹枝词》,误矣。”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陶敏等的《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皆持这种观点。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同理,刘禹锡《竹枝词》有七处直接写到奉节的景物,显然不是在巫山县写的,而是在夔州的治所——奉节写的。

认为刘禹锡的《竹枝词》是在巫县写的这种错误的观点,源于对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引》中的“建平”的不正确的理解。其实,专家和权威机构早有正确的解释。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复旦大学教授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中编第一册171页《竹枝词》的解题中,对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引》中的“建平”是这样解释的:“建平,古郡名,三国吴置,故治在今四川省巫山县,这里指夔州。”19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下)123页《竹枝词》的注释中,对“建平”的解释是“泛指夔州”。两书对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引》中的“建平”的解释是清清楚楚的,刘禹锡是用古地名“建平”指代当时的夔州。不能因为巫山县是古建平的郡治和今仍有建平乡,就牵强附会地把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引》中的“建平”说成是巫山县。

用古地名指代现地名,这是唐人作诗的一种习惯。如李白的《江上寄巴东故人》称夔州为巴东,是因为夔州曾为巴东郡。刘禹锡在夔州写的《鱼复江中》称夔州为鱼复,是因为夔州的治所奉节曾为鱼复县。他写的《始至云安寄兵部韩侍郎中书白舍人二公近曾远守故有属焉》称夔州为云安,是因为夔州曾为云安郡。他在《竹枝词九首引》中用“建平”指代夔州,是因为夔州的地盘大部分与三国时吴国的古“建平”重合。“余来建平”,意即“我来夔州”。

刘禹锡《竹枝词》两组十一首诗自身包含的内容也告诉人们,它们的写作地点是在夔州的治所奉节。由于奉节是夔州的治所,县城附郭于州城,古往今来,人们都习惯地称奉节为夔州。

从结构上看,刘禹锡《竹枝词》两组十一首是一个整体。《竹枝词九首》其一“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竹枝词二首》其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前者是说自己是北方人,登上白帝城头唱竹枝歌容易牵动思乡之情,后者是说自己将要归去,并且要把竹枝歌帶到北方去改编成纥那曲让歌伎们演唱。前者呼,后者应,加上多处奉节(夔州)地名的连缀和某些诗中呈现出来的意境,把十一首诗连成了一个整体。

“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刘禹锡在这首《别夔州官吏》诗中称自己的《竹枝词》为九歌,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竹枝词》两组十一首是一个整体。刘在《竹枝词九首引》中说:“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飏之。”其意是说,他是有意模仿屈原《九歌》写“竹枝词九篇”的。《竹枝词》十一首,刚好与《九歌》十一章相同。九是言其多,并非实数。这不能说是一种巧合,而是有意为之。

一般来说,组诗的第一首都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既然是一个整体,《竹枝词九首》其一是总摄两组十一首的。“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白帝城、白盐山两个夔州的大地标组成了十一首诗总的大背景。十一首有五首直接写了奉节(夔州)的地名:其一有“白帝城”和“白盐山”;其三有“瀼西春水”。这个瀼西是指西瀼水,即今之梅溪河;其五有“昭君坊”和“永安宫”;其六有“滟滪堆”;其七有“瞿唐”,这些都是奉节(夔州)的地名。还有其八“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是间接写奉节(夔州)的地名。唐人写诗惯以巫山、巫峡指代三峡,或特指夔州的瞿塘峡,如杜甫在夔州写的《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诗中白帝城的背景是夔山、夔峡,杜甫用“巫山巫峡”代称夔山、夔峡。刘禹锡是用“巫峡”代称夔峡。《竹枝词九首》的其二、其四、其九,《竹枝词二首》的其一、其二,共五首没有地名,但也是在奉节(夔州)写的,而不是在巫山写的。《竹枝词九首》其二的“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其四的“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其九的“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竹枝词九首》其一的“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二的“楚水巴山江雨多”,这些都是奉节(夔州)常见之景。在“白帝城、白盐山”大背景下,这五首诗写的是奉节(夔州)的风物是很明确的,无需每首都写出地名来。如果每首都写出地名来,岂不罗嗦。

在大整体中也有小整体。如《竹枝词九首》的其一、其三,《竹枝词二首》的其一,这三首诗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从“白帝城头”“白盐山下”,到“瀼西春水”“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再到“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镜头一步一步拉近,远、中、近三个镜头组接成一幅奉节(夔州)优美、生动的风情画卷。虽然组诗是按写作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次的,这三首没有按镜头组接的顺序辑在一起,但思路是贯通的,意境是完整的。

这三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写了唱竹枝歌。“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城头有人唱,路上有人唱,江上有人唱,在奉节(夔州)到处都能听到竹枝歌声。“瀼西春水”“桥东桥西好杨柳”是春天写的。“杨柳青青江水平”则写于夏天,此时长江涨水,江水倒灌进“瀼西”,形成开阔、平静的水面,“杨柳青青江水平”是“瀼西”“好杨柳”夏天的景象,所写地点仍然是“瀼西”。奉节不乏杨柳,除“瀼西”的“好杨柳”外,以杨柳命名的地方至少还有五处之多。因此,既不能把《竹枝词》两组十一首全部搬到巫山去,也不能因巫山有杨柳坪地名就把“杨柳青青江水平”一首单独搬到巫山去。夔州竹枝歌是夔州三峡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民歌,所以,刘禹锡在《竹枝词二首》其二中说:“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巫山也不例外。但刘禹锡看到“联歌竹枝”并作《竹枝词》两组十一首的地点,不是在巫山,而是在奉节(夔州)。

刘禹锡长庆二年(822年)至长庆四年(824年)任夔州刺史。他在长庆二年正月五日写的《谢上表》中云:“臣即以今月二日到任讫。”这与《竹枝词九首引》所载“余来建平”的时间“岁正月”是相吻合的。在夔州治所奉节的新年大节里,刘禹锡看到了热闹的“联歌竹枝”的节庆活动(也可能具有欢迎新刺史的动机),后来就陆续写了《竹枝词》两组十一首。刘禹锡初到夔州,交接,应酬,熟悉情况,诸事繁忙,加上新年大节,在正月间不可能到巫山县去,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倒是巫山的县宰应该到夔州来拜见新任刺史大人。《竹枝词九首》其一“白帝城头春草生”,当是初到夔州任上的春天写的。其二“山桃红花满上头”,其三“瀼西春水縠纹生”,其四“日出三竿春雾消”,其五“家家春酒满银杯”,其九“山上层层桃李花”等五首都写有春景,当是春天所作,但不能确定是哪一年春天写的。《竹枝词二首》其二“今朝北客思归去”,当是长庆四年将要离任时所写。刘的《别夔州官吏》诗句“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可以为证。《竹枝词九首》的其六、其七没有季节特征,不知写于何时。总起来说,刘《竹枝词》两组十一首不是一时所写,而是经过几年的创作实践和积累辑成的。

附:

竹枝词九首

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其三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其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其六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其八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竹枝词二首

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

其二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邵红峰:三峡竹枝词
那些和夔州有关的诗与诗人
奉节因此成为中国古代往来诗人最多、诗歌创作最丰的地方,是中国诗歌绕不开的地标。
散文||奉节 奉节
【西散原创】任梓玮作品 | 诗情画意说奉节(外一篇)
白帝城被誉为千古“诗城”,蒙曼老师说,这三个人功不可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