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信破赵之背水一战
井陉之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背水一战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井陉之战
楚汉相争之一

日期: 前204年
地点: 井陉(今河北井陉)
结果: 汉军得胜
起因: {{{casus}}}
领土变更: {{{territory}}}
参战方
汉军 赵军
指挥官
韩信 陈余 
兵力
万余 廿万
伤亡
不详 不详

井陉之战发生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汉军大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余轻敌之心,摆下违背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鼓吹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并另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赵军想回营稍作歇息之余惊见本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大势已去,故一哄而散。

目录

[隐藏]

[编辑] 战争背景

韩信破魏国后,请求率兵三万向北进攻代王陈余及其所扶植的赵王赵歇。汉王刘邦派张耳同往。

十月,韩信与张耳率数万人下井陉击赵。赵王歇命成安君陈余聚兵于井陉口迎击。当时,赵军号称二十万,且先扼守住通向赵国的路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

反观韩信麾下只有万余之众,且多为新募之兵,加上千里行军,人马倶疲,很明显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编辑] 战场地势

井陉口是太行山的险要关溢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汉军欲取赵国就得要先通过这条驿道。

[编辑] 两军部署

赵国谋臣李左车主张将韩信的队伍逼到崎岖难行的井陉口,赵军深沟高垒坚守,不与汉军正面交战,再派三万精兵绕到敌后切断汉军粮道,围困汉军,使之因粮草不济而败。但陈余认为韩信兵少而疲,决定占据有利的地形,遵从兵书上“倍则战”的道理,正面与汉军交锋。

韩信探知李左车的计策没被采纳,陈余有轻敌之心后,指挥部队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远地方扎下营来。半夜时点两千轻骑,命每人带一面汉军红旗,乘天黑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嘱咐他们一见到赵军倾巢而出就偷入敌营,换上汉军旗帜。

在明方面,韩信摆出大将旗仗,令汉军主力全部到井陉口的河边背水列阵,以更增陈余的轻敌之心。

[编辑] 战斗经过

首先韩信向赵军叫阵。陈余见韩信兵少,自己又占据有利地势,于是率轻骑锐卒蜂拥而出,欲生擒韩信。韩信接战不久后诈败,假装逃得连战鼓和旗帜都来不及带。陈余见此情景,当即下令全营出击,直逼汉阵。这时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则乘机攻入赵军空营,遍插汉军红旗。

汉军因背河而战,无路可退,人人咬紧牙关拚命,与赵军殊死决战。双方厮杀半日有余,赵军仍未能获胜,于是打算退兵。谁知一退到营前突然发现营垒已插满汉旗,赵军以为汉军已经捉了赵王和他的将领,队形立时大乱,兵士四散逃命。这时退到水边的汉军掉回头来趁势反击,配合关内的汉军两面夹击,赵军大败。

[编辑] 战果

陈余被杀于泜水,赵王歇与李左车被生擒。

[编辑] 后记

战后汉军将士问韩信:“怎么这违反一般兵法的背水阵竟能取胜?”韩信笑道:“兵法上不是都说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我给你们一条生路,士卒们能拼死作战吗?”诸将这才领悟了韩信以万余的劣势兵力,奇正并用,背水列阵,灵活用兵而致胜之奥妙,对韩信大为钦服。

[编辑] 典故

成语“背水一战”由此而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敌军20万,韩信就3万,如何打赢?他使用一计,千年来无人再用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井陉之战的故事
中华智谋(汉)—韩信背水一战
小故事:拔帜易帜,拔帜易帜的故事
井陉之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