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述》执笔法
userphoto

2023.05.16 内蒙古

关注

古人既然对这种执笔如此之重视,也就会不断的总结,《书述》详细记录“擫、押、钩、揭、抵、拒、导、送”八字,五指各司其职,这里既有执笔的成分,也有用指的方法,与林蕴四字诀结合,可以总结出一套的指法体系。

孙过庭《书谱》曰:

“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古人书写过程中变化多样,一方面是因为定笔书写,可以八面出锋,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拨镫法的执笔方式,发挥五指的作用,使得用笔更加富于变化。所以书法学习,指法也非常之重要。

明项穆《书法雅言·资学》:

“书有神气,非资弗明,若资迈而学疏,笔势虽雄,钩揭导送、提抢截拽之权度弗熟也。所以资贵聪颖,学尚浩渊。资过乎学,每失颠狂;学过乎资,犹存规矩。资不可少,学乃居先。古人云: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

李煜《书述》云:

“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于欧、颜、褚、陆等,流于此日,然世人罕知其道者。孤以幸会得受诲于先生。奇哉,是书也!非天赋其性,口授要诀,然后研功覃思,则不能穷其奥妙,安得不秘而宝之!所谓法者,擫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此字今有颜公真卿墨迹尚存于世,余恐将来学者无所闻焉,故聊记之。”

拨镫法传承有序,对于指法问题,《书述》认为很难简单地用文字说明白,“非天赋其性,口授要诀,然后研功覃思,则不能穷其奥妙”,还是需要口传手授。

明代徐渭在《七字书诀》中就试图将“永字八法”与《书述》中的每个字以及每个手指对应起来,显然这种思路比较牵强,指法很难对应实际情况,即便可以对应,也比较僵化,指法应该是可以灵活运用在整个的书写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的。

我们可以借用传统太极拳练习来理解指法,太极拳练习时有用指来领劲的说法,太极名家汪永泉先生的《授杨式太极拳语录及拳照》中讲到太极拳发力有三条线路:

“内线:经肩胛骨上-锁骨端-桡骨-腕-中指根出劲点,食指方向;

外线:经肩胛骨下-肩-尺骨-腕-中指根出劲点,小指指方向;

第三条线:中线。手指打开扇面,手指逐个出劲儿,搜索对方的中指,当中指找到中指时,为了快,就和食指或小指合并指方向,从中指根出劲,这叫第三条线,也叫中线。“

指法是为了更好的发力,但不是用指之力,手指只是引导方向。

书法需要有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用笔效果,武术中也有“如犁行”之说,用笔与犁地有诸多的相似之处:

执笔可以用曲辕犁犁地的运行机制来作比喻,曲辕犁的发明对古代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只是现在的城市中人大多不曾得见。犁地是把犁插在地中,犁辕前的犁轭由牛或者人来拉拽。犁地之所以不把拉力绳直接绑在犁头即犁铧上,或是扶手处,而是绑在犁辕前端,而且要将犁辕向下弯曲,就是为了既能保证犁铧不被拉出地面,能使之平稳前行。

这个比喻不一定很恰当,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行笔的状态,书写时,拇指食指相当于在犁梢的位置,中指在犁评位置,无名指小指则是在犁辕犁轭位置。下面我们结合陈绎曾《翰林要诀》中关于“拔镫法”的分析,同时参考沈尹默先生的说明,来理解《书述》中的八字诀:

沈尹默先生《执笔五字法和四字拨镫法》说:

“笔管是用五个手指来把握住的,每一个指都各有它的用场,前人用擫、押、钩、格、抵五个字分别说明它,是很有意义的。五个指各自照着这五个字所含的意义去做,才能把笔管捉稳,才好去运用。

“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

“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

陈绎曾《翰林要诀》:“此上二指主力。”

擫即按,是用大拇指骨上节用力紧贴笔管,与食指夹住笔杆。     

押即压,用食指的前端压笔管的外侧,有向下之力,约束住笔管。

大拇指和中指用以固定笔管,用以横向入笔。人的手指中,大拇指是力量最大的指头,所以它与食指中指共同来握住笔、固定笔,同时处于高位,有按压的力量,主要是完成大部分的按、押笔动作,使笔入纸,像把犁一样调整笔锋姿态(把犁时人手在的位置可以调整犁的姿态),所有用力的动作由大指和食指完成。

《玉堂禁经》九用笔中有按锋:“八曰按锋,囊锋虚阔,章草磔法用之。”“按”《说文解字·手部》说:“按,下也”。往下就是按,所以写捺画的时候,就是要按锋使笔锋铺展开来。按锋着力点高,擫厭为主。按锋将笔锋铺开,也使得笔承受很大的压力,我们说笔的压力太大,要“囊锋虚阔”,锋铺得太开,会失去弹性,用“囊”来收束,把铺开的笔锋再收拢起来,这样就要用到踆与衄锋。

沈尹默先生《执笔五字法和四字拨镫法》说:

擫字是说明大指底用场的。用大指肚子出力紧贴笔管内方,好比吹笛子时,用指擫着笛孔一样,但是要斜而仰一点,所以用这字来说明它。

押字是用来说明食指的用场的。押字有约束的意思。用食指第一节斜而俯地出力贴住笔管外方,和大指内外相当,配合起来,把笔管约束住。这样一来,笔管是已经捉稳了,但还得利用其他三指来帮助它们完成执笔任务。

“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钩是用中指第一节勾住笔管的外侧,用与名指相对的力,夹住笔杆。写字行笔是水平力,中指处中,就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向下的力,使用笔时恒定向下力,笔才不会漂浮油滑,就像犁评是用来控制犁深浅的一样。

沈尹默先生《执笔五字法和四字拨镫法》说:

钩字是用来说明中指的用场。大指食指已经将笔管捉住了,于是再用中指的第一、第二两节弯曲如钩的钩着笔管外面。

“揭者,揭名指著指爪肉之际揭笔,令向上。”

“抵者,名指揭笔,中指抵住。”

“拒者,中指钩笔,名指拒定。”

拒就是格,就是顶,是用无名指指甲肉之际紧贴笔管,用力将中指钩向内的笔管挡住,其力的方向向外。抵是以小指紧靠并抵住无名指,用来加强无名指的力量,挡住中指方向来的力量。

沈尹默先生《执笔五字法和四字拨镫法》说:

格字是说明无名指底用场的。格取挡住的意思,又有用揭字的,揭是不但挡住了而且用力向外推着的意思。无名指用指甲肉之际紧贴着笔管,用力把中指钩向内的笔管挡住,而且向外推着。

抵字是说明小指的用场的。抵取垫着、托着的意思。因为无名指力量小,不能单独挡住和推着中指的钩,还得要小指来衬托在它的下面去加一把劲,才能够起作用。

揭用无名指,用于无名指相对小指要高,并且紧贴笔杆,向上更容易,所以无名指一般用来写钩趯之类带有尖锋的点画,主要是配合揭腕的动作。同时中指与无名指相互抵拒,会进一步将指力加大,使之紧靠,做到实指,使笔不得松动。陈绎曾《翰林要诀》:“此上二指主转运。”

《玉堂禁经》九用笔中:“九曰揭笔,侧锋平发。“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 ”“揭”,是指揭腕。古代书法论著中经常提到“揭”字,都是指手腕的动作,主要是腕向下伏,使得指上翘,笔就自然收束,形成尖锋。

《玉堂禁经》中就有六次提到“揭”。“揭腕”这个术语的意思,是指写撇捺钩趯的收笔动作,有“左揭腕” “右揭腕”和“上揭腕”之分。这里指的是指向上揭腕,一般写钩趯之类的笔画多用。“按”和“揭”是相对的术语,如果笔竖在九宫格中宫,手腕向外就是“揭”,手腕反转向中宫,就是“按”。

对于无名指,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其重要性,可以说无名指是指法中最重要的手指。小说《道士下山》里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位青年向小道士何安下传授练太极的方法,他说手的五根指头中无名指最迟钝无力,要跟着中指、小指方能活动,好像是根废指。我们一般都这样认为,生活中好像确实是这样,连孟子都说:“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

但就是这根废指却是练习太极拳的关键,打太极拳时全身大松大软,但要有一点用力处,如此方能有松有紧,成就武功,这个点就是这根无名指。何安下也按这个练字,“全身皆松,只有无名指紧”,后来无名指一紧,全身登时便能放松,可以卸掉拳力。练太极和练书法有相通之处,我们前面已经提及,但我们也不能根据小说或者电影来确定练书法的方法,只能说有些启发而已,还是看看古代书论中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明代丰坊在《笔诀》中提出用第四指握笔运笔的方法,

“虚掌实指者,指不实则颤掣而无力,掌不虚则窒碍而无势;妙在无名指得力,三指齐撮于上,而第四指抵管于下;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后人于此得益匪浅,清著名书法大家姜宸英在七十岁时专工小楷,用第四指悬腕学晋人书,后叹日:“少时即知笔法力学至老,岂非丰考功之后一人哉。”

杨宾《大瓢偶笔》曰:

“四明丰道生笔诀指出,第四指最得笔法。王元美称其宗主右军,兼享魏晋,旁及唐人宋元及近代,明则不甚齿。然其笔诀所称,庶几于是者,则仍列蔡君谟、米元章、康里子山、赵子昂、宋仲珩、李贞伯、祝希哲、文徵仲于五代之后,则非不齿者也。

姜西溟少时学米、董有名,然至戊辰后,方用第四指,悬腕学晋人书,丁丑后方听余言,用大拇指专工小楷,是时年已七十馀矣。使其少时即知笔法,力学至老,岂非丰考功之后一人哉!

单钩双钩,本古法也。前辈往往专用上三指而废第四指,丰道生特为拈出。余初亦不知用,后见姜西溟执笔,乃节取之。”

包世臣《艺舟双楫》也谈到,写字“妙在无名指得力。”一再强调:“大凡名指之力与大指等者,则其书未有不工者也。”《艺舟双楫》又曰:

“予尝自题《执笔图》曰:'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盖作书必期名指得劲。然予炼名指劲数年,而其力乃过中指;又数年,乃使中指与名指力均。以迄于今,作书时少不留意,则五指之力互有轻重,而万毫之力亦从之而有参差。”

通过以上这些论述,能感受到无名指对书法学习的重要性。再看《书述》中的八字诀,其中有五处都提到无名指,可见其重要性。《庄子》曰: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名不是无用,是很有用的。

“导者,小指引名指过右。”

“送者,小指送名指过左。”

陈绎曾《翰林要诀》:“此上一指主来往。”指小拇指主导来往,导送,也就是引导方向。我们知道,不管是天上的飞鸟,还是水里的游鱼,都是用尾部来控制方向,写字也是一样的道理,而控制毛笔运行方向的是小指,也就是说小拇指主导毛笔的行进方向。按照一般的理解,小拇指的的作用是加强无名指的力度,很少人会考究它在书写中还有其他作用。

古人这样的论述,也是符合力学原理的,也可以从移动花瓶现象来分析,推拖力点在下位,其移动就比较平稳,结合曲辕犁的设计,拿笔试试,不同手指引导的用力方向对用笔的影响,再看看执笔时小指的位置,就能明白,以小拇指“导送”,可以使毛笔弹力释放比较匀平,运行顺畅。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小拇指在书写中的作用,同时也要知道,更重要的是,要在书写实践中去用心体会。

关于这一点,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杨宾在《大瓢偶笔》中说:

“余谓五字本无病,病在'导、送、拒’亦蛇足,一切扫除,方有进步。”

潘伯鹰先生在《书法杂论》中谈到“导送”:

“用笔有'导’、'送’之说。如若以管向左侧为'导’,向右侧为'送’;如以右侧为'导’,则左侧为'送’。总之是说明用笔时的笔管倾动状况,而其目的则在使笔锋能够在点画中畅行。笔锋能畅行,点画才有意态。”

这些都是未真的明了指法的用意,所以李煜才会说“然世人罕知其道者”。

知道了每个指头的作用,书写时怎样灵活应用,看似复杂,勤苦一点,多加体会,掌握了,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只需意到即可。为了更好的理解指法,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林蕴《拨镫序》中提出的“推、拖、捻、拽”四个字的意义。

“推”,《说文》:“排也”。《康熙字典》:“《左传 襄公十四年》:'或挽之,或推之。’注曰:前牵为挽,后送为推。”也就是力在物体后为推。

“拖”,《说文》:“曳也”。《广韵》:“牵车也。”也就是力在行笔的前方牵引。

“推”字是指笔运行后方用力,小指的送就是一种推力;“拖”是在笔前方用力,小指的导就是拖。像拖地,推拖就是来回的动作,这是行笔的主要指法。

“捻”,《说文》:“指捻也”。《说文》:“撚,执也。” 很多人理解为以手执笔,并且捻管,这也可能是很多人认为书写要转笔管的原因,事实上应该是为了笔能够入纸,调整笔锋的动作,可以理解为用手指转动着揉搓。

“拽”通“抴”。《说文》:“抴,捈也”。捈,《说文》:“卧引也”。《汉语大字典》zhuai音解释为“拉扯”,ye音解释为“牵引,拉”,都与上面“拖”的意思差不多,但拖得力偏向于下拖,拽有拖出的意思。《康熙字典》引《曲礼》“车轮曳踵”,疏:“曳,拽也,不得举足,但起前拽后,使踵如车轮曳地而行。”

“捻”为搓,不是搓笔管,用笔上可以理解为衄挫,类似捻烟头的动作;“拽”应该理解为,有一个牵引笔的力量将笔锋拖出,就像车陷坑里可以叫拽出来。撚有向下的入笔,拽是向上的释放力,调出笔锋。

《日本书论集成》中有唐人对“推、拖、捻、拽”四字诀的解说。据日本人记载,捻乃“作掠用之法,用名指中指左向”,按此记载,捻字所指称的手部运动显然与搓、捻笔杆的手部运动不同,而是作斜向左下的掠的名指中指运动,此处并未特别提到大指搓动笔杆的动作,不知该怎么理解,放在这里做个参考。

字面意思大致如此,但对于古人的字诀,不能简单按字面来解释,不然很难理解到位,传此法的林蕴都说自己“终不能穷其妙”,更何况后人。

一推一拖就是一来一回,或一前一后;一撚一拽,撚就是下笔调整笔锋,力向下,使笔锋得势,手腕一左一右,使得笔锋在点画中,然后行笔;拽就是向上或揭笔,使笔锋调出,这样就形成笔锋运动的一上一下,卢肇说:“东西上下,何所阂焉”。按照古代方位,东西就是左右,“东西上下”就是“左右上下”。拨灯法四个动作就是配合用力的四种方式,推拖为笔前笔后用力,捻拽对笔锋向上向下用力。

在书写中,五指各具功能、各司其职,不是呆板的,书写过程是“推、拖、捻、拽”的相互配合使用。根据行笔的方向和手指所在的位置,灵活地运用手指,“推、拖、捻、拽”所使用的手指可能一样,也可能不同,比如“导”可以理解为“拖”,力在笔前,书写时用小拇指拖,如写掠笔;“送”可以理解为“推”,力在笔后,写啄时,依然用的是小拇指。

不过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几字诀用笔,手指都是在固定的位置,就像把手指固定在一个环形上,所谓“导”“送”,并非动指,而是方向上的引领作用,带动的是整个环,在书写时这个环就是笔杆。沈尹默先生《执笔五字法和四字拨镫法》说:

五个指就这样结合在一起,笔管就会被它们包裹得很紧。除小指是贴在无名指下面的,其余四个指都要实实在在地贴住了笔管。(凤眼法)”14

倪后瞻《书法秘诀》曰:

“搦管贵紧,又云不可动指,只贵运腕等语,书家传古人此语,守之不变,尊为成法。”

书写时要调动全身,运臂、运腕与运指都需要,运笔腕动指不动,需要明白的是五指的分工,这样才能体会到用笔力量微妙的变化。转腕、运指这种技法都是需要长期练习, 才能反应敏感。开腕和指法熟练,是保证能够完成笔法必要的身体条件。

这里介绍一种练指和腕的方法,就是书空,可以在不需要笔墨纸砚的情况下,想象书写动作,随时随地练腕与指法,这是书法一个很重要的练习方法,古人常使用。

关于拨镫法,再补充一点资料,庄天明在《执笔的流变》中介绍了两个人关于五指执笔的观点,都是说五指执笔的弊端,我们并不是要否定五指执笔,只是觉得可以从中了解一些关于执笔与身体的结构的关系,作为参考:

“其一为已故多年的忘年交董欣宾先生的观点。约十五年前,曾与董先生讨论五指执笔与三指执笔的优劣。当我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之后,董先生说:有一个论点是可以证明五指执笔不如三指执笔的,那就是执笔的着力点少而近,则便于掌握与发挥,反之,执笔的着力点多而远,则不易掌握与发挥。三指执笔,三个手指基本上在一个力点上;五指执笔,五个手指则分为上与下有一定距离的两个力点。所以,可以判定三指执笔优于五指执笔。

另一个要介绍的是我父亲庄祖荣提供的一个依据。我父亲是中西医兼长的老医生,也擅长书法。当我询及三指与五指执笔与手的生理结构之关系,哪一种更科学合理?他回答说: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三指执笔应该优于五指执笔。其理由是:大、食、中三指属一个神经系统,名为桡神经系统;而无名、小指属另一个神经系统,名为尺神经系统。同属一个神经系统,则易于协调统一;分属两个不同的神经系统,就存在不一定协调的因素与缘由。另外,掌管无名指、小指的尺神经系统,因神经在手肘的外侧通过,很容易受到损伤,引起下属系统的麻痹及功能的衰退。也因为这种现象得病率较高,在医学上称之为多发性的“尺神经麻痹症”。听罢父亲此番话后,我特地查阅了医学解剖图册,证明其说不谬。再想到有些中老年人写书法,手会出现生硬与擅抖,应与尺神经之麻痹症状有关。”

小结

考察了执笔的流变过程以及执笔对书体演变的影响,可以了解“妙在执笔”之妙:所谓“长短深浅”,“长短”决定书写的范围,书写一字就决定一字的大小,书写多字就是一章的大小;“深浅”影响书写的风格,钟张、二王古今之变,变的主要就是执笔,因执笔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技法,钟张以深执笔,二王以浅执笔,形成“古质今妍”的书风。

《授笔要说》提及“握管法”时说:“率以此握管书之,非书家流所用”,韩方明不赞同此法,但这是更古老的执笔,王僧虔、张从申等作为书法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也都用此法,说明韩方明这个时期笔法传承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唐以后所谓的执笔已经与笔法传承的执笔不是一回事。颜真卿是集古今书法之大成,极书之变者,颜真卿也使用这种执笔。

韩方明认为只有“五指双苞法”是最好的执笔,也有很多推崇者,后世的书论中也将其作为主要的一种执笔法来介绍。据说日本的空海和尚是从韩方明学的笔法,但有意思的是,他传到日本的执笔法却有韩方明一再批评的三指单苞法,据了解,日本人现在学书法还是单苞和双苞执笔俱学。

沙孟海先生在《古代书法执笔初探》中说,大约在1995年,他从南师大日本留学书法硕士觉山武士的书法资料中,发现一幅空海和尚所传的执笔图,是图所绘年代相当于明代时期,其执笔方法居然与所见日本学生和书家们相同,始知日本这种执笔法不是受硬笔的影响,而是唐朝时期传播过去的。他见到空海和尚的执笔图,始知古代存有三指拈管的倾斜式的执笔法。于是便弃用五指执笔而改为三指执笔,并越来越觉得后者优于前者。执笔不是非此即彼,现代很多人限定于五指执笔,也过于僵化。

古人书写主要还在实用价值,浅执笔更为方便实用,折中的结果,认定五指双苞为最佳执笔,也许与人的生理也相关,值得研究。至少一种方式不可能适合每个人,也不是适合任何场合和任何字体,书论中,古人为我们保留下来多种执笔法,不必刻意宣扬哪种,排斥哪种,不同的人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来选择使用,这也是书法发展的必然。

苏轼说:“把笔无定法”,还是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执笔法,但是要记住执笔的基本要求:定笔、坚紧、圆畅。

执谓深浅长短之类是也;使谓纵横牵掣之类是也;转谓钩环盘纡之类是也;用谓点画向背之类是也。

——孙过庭《书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书法,如何执笔?
书法的控笔能力该怎么理解?
王学仲——书法的执笔方法
书法讲究运笔 技巧
笔法九家谈
书法执笔法图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