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说中华水文化


世界那么多国家和民族都有水文化,中华水文化为什么独特?先简单讲上三小条。



大河是人类文明发源的摇篮,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均是如此,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也属于大河文明

我们的文明一直以农耕文明为主导,这点很重要,是下边阐述内容的基础哦!



第一小条:治水催生中央集权的国家!

大河两岸,土地肥沃,可是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的国家,被称为母亲河的黄河偏偏最为任性,经常泛滥成灾,甚至改变河道。



4000多年前,大禹先生接班鲧来继续治水大业。他疏川导滞的治水方案消除了黄河洪灾,完成了别人无法完成的事业,成为我们的中华偶像、民族至尊!



大禹治的水可不是靠几个兄弟就能hold住的。用当时低下的生产力去治理全国的水患,那是一定需要严密的组织结构,需要至高无上的权利滴!


治水职责的重大和时间的紧迫而赋予治水领导者至高无上的权力。传说大禹会稽山召开治水会议时,斩杀了不愿来开会的防风氏,这就是杀一儆百,号令天下啊!




从禹开始,禅让的传统被破坏,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所以,治水催生集权国家这句话,一点不为过。


九州图


治不好水,农民没办法种田、没办法服役,君王们也不会有好日子过。要治水,就要动用整个国家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强大的国家集权力量,靠松散的部落联盟或者城邦联盟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小条:“乐山好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情怀


说过了国家大事,再谈谈文学艺术。

无论上到贵族大夫,下到黎民百姓,对以山水为主题的诗词书画总是那么情有独钟,为什么呢?


潇湘图


这就要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关键点了。这一时期山水诗大盛。

也就是这一时期,战乱频繁,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打得一塌糊涂,农耕民族自己也打得一塌糊涂。人人自危、朝不保夕,远离纷争、尽享太平成为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理想。躲藏在山水之间当然成为一种美妙途径。




于是表达这种愿望的山水诗就兴盛起来,东晋时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藏匿在山水深处的小村落与世无争、令人向往。

《桃花源记》其实承载了农耕社会的梦想,因为这种社会只要保持稳定,就能够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地生活。而这种生活所依赖的很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保证气候和灌溉的山水环境。




所以乐山好水是农耕社会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山野农夫的共同爱好。只不过文人阶层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来。

伴随山水诗的,就是山水画。山水诗画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或歌颂壮美河山,或表达积极心态,亦或抒发受挫心情,非常多元化。




山水诗画成为一种重要流派、一种全民审美,经过几千年传承延展,更逐渐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特色。无论发展到何种社会,乐山好水已潜移默化地成为我们的一种民族情怀。



第三小点:“以水比德”是传统哲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谈了物质世界的治国理政,又说了精神世界的文学艺术,最后再讲讲高大上的哲学问题。

有这么种说法,说欧洲人的哲学是探讨人与物的关系,印度人探讨人与神的关系,中国人则是探讨人与人的关系。很有道理,我们的传统哲学从一开始就是比较务实的。




谈传统哲学就一定要谈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谈孔子就要谈谈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

春秋战国时期可谓是星光璀璨、百花齐放。各种人文关怀、哲学思考大放光芒。这其中借水来表述为人处世、品德修养的方法和思想非常多也非常关键。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是孔子老先生说的,字后来成为了。孔夫子之所以乐水,很重要的原因是水堪与君子比德。后来南宋朱熹解释说: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真正把水在哲学方面发扬光大的是道家开山鼻祖老子,以至于有人说老子的哲学就是水性哲学。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高的善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甘处人们都讨厌的卑下地位,这不就是的境界吗?多少人的办公室里挂着上善若水的书法作品啊……




老子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滴石穿,以柔克刚,这不就是中国人的写照么?





还有荀子,他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熟悉吧?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话从小学就开始学了吧?一直代表我们人民用来教育各种执政人群和即将执政的人群。




类似上面的名人名言不胜枚举,充分说明在我们传统哲学中的重要作用。


限于篇幅和时间,我们只是简单谈了三小点,便可证明水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和重要性了,更别说治水防洪工程、水利工具等给中国人带来的科技进步、生活安定等多方面的益处了。



黄河堵口图



因此说,水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

水文化之对中国人是一种情结。现在国家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要让人们拥有青山绿水的乡愁,老百姓是发自内心的拥护,因为,水对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构建美丽家园的物质条件,更是构筑我们精神世界的重要元素。





本人才疏学浅,只能画说那么几段,如果各位微友因此对水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或者对本人言谈产生严重不满,那还可以去看看刚刚出版的《中华水文化书系》,书系里包括《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水文化教育读本丛书》和《中华水文化专题丛书》以及他们各自的APP和电子书。


图说那套丛书里还包括《图说治水与中华文明》《图说水与文学艺术》《图说诸子论水》《图说水与战争》《图说古代水利工程》《图书水利名人》《图说中华水崇拜》《图说水与衣食住行》《图说水与风俗礼仪》。




最后结尾有点像微商了,不过确实是好东西,大家共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本土文化丛书(3卷)
老子说“上善若水”,孔子也这样认为?
仁者乐山
193寄情山水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01
传统农业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经典永流传 美文颂天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