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爲藝 | 教你做个高格调的有钱人

——————爲兿——————



做个高格调的




英国艺术史家、汉学家苏立文说:

“我们欣赏中国山水画,就像欣赏音乐所带来的愉悦

——它的特有的气质和韵味,它的书法性线条所显示出的节奏运动,艺术家笔底所流淌出的感触,还有,我们一点点打开山水画的长卷,所显示出的时间性过程

——所有这一切,就像音乐引起我们的反应一样。”



小苏和老张


山水园林之于我们,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们在观赏时置身其中,离开之后那种景象又进驻到我们的记忆之中,成为某种美好的印记。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山水园林,更是有着特殊的感情与精神寄托,这取决于中国人与大自然天生的亲切感,也源于自古寄物言志的家国情怀。

而实景山水,更像是古代文人名仕为山水名胜绘制的明信片,以写实的手法在画面中表现自然山川、园林宅邸的客观景致,较之其他山水门类更加具有真实性、写实性和具体性,其背后也隐藏着更多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情思。


中国园林


实景山水画滥觞于魏晋这一文化繁荣期,隋唐时期,山水画逐渐成熟,实景山水也相应有所发展,吴道子《蜀中山水》和王维《辋川图》皆为个中代表。到了五代、两宋,醇熟的技法使得实景山水在写实性方面得到极大突破,同时涌现了一大批山水名家,不管是荆浩、关仝笔下雄浑壮美的北方山水,抑或是董源、巨然笔下氤氲秀丽的南方景象,都是当时自然山水、园林风貌的真实体现。


宋 王冼 莲塘泛艇图


实景山水至元明清时期愈加丰富,朝代更迭与外族入主中原等社会原因使得更多士族阶层寄情山水园林,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王蒙的《青卞隐居图》皆为隐士之风的突出代表。



元 王蒙 青卞隐居图

此画曾经吴湖帆旧藏

后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有钱

有格调

吴爷用事实说话!


吴湖帆画像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市民阶层的兴起,也成为实景山水所表达的一个方面,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清时期还因表达国家繁荣景象,创作了以表现盛世宏歌的巨作,清朝徐扬的《乾隆南巡图》便是此类昭示王朝文治武功的宏大叙事实景山水的佳作,《乾隆南巡图》中描绘了淮安、南京、镇江、无锡、苏州、杭州等地的山水湖河、村落市井,详尽可辨。

在这其中,园林作为居住场所,所创造的不仅是一个可居可游的空间环境,更重要的功能是它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宋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



宋 郭熙 早春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郭熙可以明确的传世作品

只有五件

其中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

《幽谷图》

也是

有钱有格调

吴湖帆

所捐赠

吴爷再次用事实说话!


绘画中的山水和园林使得士大夫们不出家门,手拿画卷就能“卧游”山河,在自己的宅院中便可坐拥山林,自然山水可以作为怡情悦志的寄托,而园林亦是修身契道的重要途径。

明代中后期,经济的发展带来时代风气的奢靡,造园之风勃兴,从造园开始,环境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无不既具其形,又具其神,每一个艺术形象都注入了园林主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艺术造诣。江南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在这一时期突出发展,同时推动了园林绘画的创作。园林题材的画作往往描绘园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致,以某种游览观看的视角转化为某种绘画表达形式,从而唤起赏画人的身临其境之感,可以称得上是纪实性极强的游园指南。除此之外,园林处于理想境界与现实生活的交界处,更像是一件艺术品,成为园主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明 文徵明 品茶图


文徵明是中国绘画史上表现园林最多的画家之一,他在《莆田集》中写道:

“道人淡无营,坐抚松下石。埋盆作小池,便有江湖适。微风一以摇,波光乱寒碧。”

“幽人如有得,独坐倚朱阁,岩岫窅以闲,松风互相答。此乐须自知,叩门应不纳。”



明 陈洪绶 歌诗图


这一时期因明至清的更迭,许多遗民或士族阶层不愿参与朝政,转而隐归自然,在山水园林中寄情、中隐、悟道,抑或感慨时势,喟叹家国,园林似乎成了他们安放自我的一片净土,可以看出文人士族并非仅仅将园林作为一个活动空间来表达,而是将其作为精神情怀的旨归,一个表达生命境界的桃花源。

王世贞的《游金陵诸园记》也写道:

“山居之迹于寂也,市居之迹于喧也,惟园居在季孟间耳”

由此可见,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所创造的富于自然之美的清新环境,正是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隐逸之所在现实中的化身。



明 龚贤 山水册(其三) 波士顿博物馆


园林的回环曲折、宁静深幽成为了文人士大夫们修身养性、参禅悟道的最佳场所,身处亭台楼榭,雕门景窗外的花木、假山、竹石小景,都被赋予了生命色彩,甚至达到了痴狂的程度。



Lot.186  王翚(1632-1717) 嵩山草堂图


浙江鸿嘉16年秋季拍卖会

绢本设色     立轴

186×100cm

款识:浩然嵩山草堂图,峰峦树石全用焦墨皴,敬叹己极神妙,近在吴阊汝观山樵抚本,别具元人风格,更有出蓝之美,因仿其意。庚寅中秋前三日。蓝之美因仿其意。庚寅中秋前三日,耕烟散人王翚识。

钤印:王翚之印(白)石谷子(朱)海虞(朱)(精阁)矅樵雅趣(白)闲村平生心赏(朱)癖古阁书画印(白)

签条:王石谷嵩山草堂图。麓衡山馆藏石谷子妙制之一最为得心之品,乙酉仲秋日荆州张世益装裱褫额,鞠穉儒题记。

出版:《艺术家》艺术家杂志社出版1997年6月号25期。

RMB: 4,800,000-4,800,000


《仿卢浩然嵩山草堂图》为王翚七十八岁时创作。本画作绢本设色尺幅宽绰,画风苍茫浑厚,章法富于变化而染渲得法;画面发端林峦,迤逦而进,黛螺耸峙,松绕寺门,云气沈山,亭尖半露;寺后群峰削立,层林迭嶂;再进山高云厚,抱琴策蹇者在,一径杳霭间,溪回路曲,上有茅亭,云影山光。作品以高超的艺术水平表现着水竹村居、杖笠樵话、酒帘屋角、犁犊田间、别浦潮通的那种晴岚复翠、妙境天开的桃源胜境。

或是雅集、游园赏玩,在这样一个与自然完全结合的环境中找到归所;今人或许没有了往日精美幽深的园林,但亦需要一个足以安放自己的园林,一个心灵中的园林来养性情、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在纷杂的世俗寻一处净土,进入自己的内心。








艺术|阅读|资讯|生活|真知

爲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随笔]论中国古代文人园林艺术对山水诗画意境的追求
相看两不厌,唯有家山:古人的画里自然
石涛髡残带你游江浙
传承的神韵 竹与竹文化
丰而为人:关于李君生水墨山水画创新元素与成因的分析
意境超迈 格调高远——画家赵洪霞《秋山沐雨》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