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五脏的本质

——为什么中西医同名概念的内涵大相径庭?


于建成 烟台于建成中医诊所

于子惠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脏腑的本质,是现代中医梦寐以求想解开的谜团,其现代研究也方兴正艾。对脏腑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其实,《黄帝内经》定义得很清楚,其本质昭然若揭。

 

肝心脾肺肾、胆胃、大小肠、膀胱、脑、女子胞、睾丸等等,都是剖而视之命其名的解剖名词,但此时不称其为脏腑,只称其原名。西医解剖学翻译成中文,大多使用的是中国古代名称,足见,远古时期,中国解剖已经较为发达了。

 

脏腑,《黄帝内经》称藏府,没有“肉”字旁,可见此处与肉体无关。藏,收藏,像博物馆一样,只收藏,不出借;府,府库,像图书馆一样,藏放的目的是为了出借。故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黄帝内经》不是像西医一样从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一路下来认识人体的,而是通过观察每一个生命活动来认识生命的。借用解剖名词,作为符号,指代主掌任何一个生命活动机制的五个方面,就是五脏(藏)。

 


思维

情绪

感觉

运动

波动

分泌

功能

容貌

一生

一年

一日



 

一、人的生命活动

 

1. 思维,这个生命活动中的五脏

 

 

五脏,在这里就是指代主掌魂神意魄志,思维活动机制中的五个方面。心藏神伤则恐惧自失,破䐃脱肉。无所畏惧,敢刀割自己的肉,以求平滑,显然是认知力和判断力丧失。脾藏意伤则悗乱。思维混乱迷惑,显然是检索力和分析力有所不足。肝藏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不集中不专一,不专一则与人无法正常交流,显然是注意力不集中。肺藏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疯狂,不知谁是谁。加上魄力之义,显然魄为决断力。志伤则喜忘其前言,显然是记忆力下降。

 

2. 情绪,这个生命活动中的五脏

 

 

五脏,在这里就是指代主掌怒喜思悲恐,情绪活动中机制的五个方面。

 

3.感觉,这个生命活动中的五脏

 

视觉

语言

味觉

嗅觉

听觉

 

《黄帝内经》中的目舌口鼻耳,描述其病的时候,描述的都是视觉、语言、味觉、嗅觉、听觉障碍,故不难理解,其指代的是感觉,而不是解剖实体。在这里,肝心脾肺肾,就是视觉、语言、味觉、嗅觉、听觉,感觉机制中的五个方面。

 

4.运动,这个生命活动中的五脏

 

幅度

控制

运输

功率

频率

能量

 

心藏脉或心主血脉,肝藏血,这个血《黄帝内经》定义为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解剖心脏与血管,不会有此功能,显然与神经控制相仿,借心脏与血管的关系,指代中枢与周围神经的关系。心为君主之官,掌控运动,余者皆为君主的辅臣。肝为将军之官,谋虑怎么运动,运动多大幅度。肺为相傅之官,治节运动的节律和功率。肾为作强之官,提供运动的能量。脾胃仓廪之官,提供和运输物质。

 

5.蠕动,这个生命活动中的五脏

 

波幅

舒张

方向

频率

收缩

 

魄门亦为五脏。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向下,向上,弯曲,一个跟着一个,朝一个方向运动。说的是波动。

 

6.外分泌,这个生命活动中的五脏

 

 

7.功能,这个生命机能中的五脏

 

运动

控制

身体

免疫

支撑

 

《黄帝内经》在描述筋脉肉皮骨症状时,说的都是运动、控制、身体、免疫、支撑障碍,故肝心脾肺肾,在此指代筋脉肉皮骨,筋脉肉皮骨指代运动、控制、身体、免疫、支撑功能。

 

8.容貌,这个生命征象中的五脏

 

唇周

 

9. 生物钟,这个生命活动中的五脏

 

一生中的生命过程

 

一年中的生命过程

长夏

 

一天中的生命过程

土临

四季

 

二、与外界联系

 

1.      气候 外邪

湿

 

2.      地域

西

 

3.      植物

 

4.      药性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三、为什么只说五脏,不说六腑?

 

因为,《黄帝内经》把五脏六腑皆称其为“官”,六腑与脾,不仅称之为“官”,又共同称之为“器”,相当于五脏中的脾脏(藏),六腑是脾的下一级官员。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故有十二官之说在《灵兰秘典论》中。西医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使用中医概念名词,给当代中医造成概念混乱。器官,只能在中医理论中,解释得清语义。西医的organ其语义只具有部件、元件之义,不但没有“官”的含义,更没有藏与府的意思。鸠占鹊巢,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但读中医著作,当分清其各自含义。

 

本文所言的脏腑,还有很多方面没有阐释。主要涉及到三焦所出卫营和津液,赋予五脏很多功能,如肺通调水道,肾主水,为胃之关门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由于现代中医理论中不讲营卫,讲了那点也与《黄帝内经》不是同一内涵。营卫,《黄帝内经》赋予其很多生理机能,现代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不能涵盖,涵盖则理论混乱。能够说明问题,就长话短说,不再赘述。

 

四、为什么不用每一个生命活动机制五个方面原本的名称,而用五脏来统称?

 

因为,它们有 “共性”。比如,一个老者肾不纳气证的喘,一般伴有记忆力减退,易恐,耳聋,白发苍苍,腰膝酸软,尿等待滴沥不净,夜尿频,夜间加重,冬季加重等等表现,补肾就一了百了。主诉可以不同,但有“肾虚”症候群,即可异病同治。

 

还有,说明其联系,如,并精而出者谓之魄,是气在决定思维活动其中一方面的机制。

 

五、中西医方法论比较

 

中西医在古代都有解剖,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解剖学不能直接产生生理学和病理学,更别说直接指导治病。盖伦公元二世纪创立解剖学,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对西医毫无用处,西医用的还是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说。直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蓬勃发展,显微镜等实验设备的发明创造,西医才逐渐发现解剖组织器官的功能。在没有科技强大支持的远古,中医发现了现代尚没有完全揭示的生理,显然是不可能的。

 

以解剖学为出发点,是不能形成中医理论体系的。中医只能把生命看作是一个“黑箱”,通过观察、记录、总结、分析、建模,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这种方法,目前任何专业都不能完全舍弃。宇宙是个黑箱,量子是个黑箱,组学中的蛋白质、基因也是黑箱,实用科学各个专业更是不胜枚举。只不过,中医早早地就找到了这个方法。把每一个生命活动做为观察对象,通过生理的、病理的、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并用针灸推药治疗手段干预,从而获得观察数据。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建模,才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

 

摸清潮汐与月亮的关系,不一定要知道万有引力,更无须知道月球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中医是用来治病的,属于实用科学的医学,而不是研究世界怎么构成的基础科学。

 

六、中医五脏的本质

 

中医在下山,西医在上山。中医是通过生命活动,去发现联系;西医是通过物质结构,发现联系。中医五脏联系了西医的十大系统,西医十大系统分割了中医的五脏。玻尔的互补性原理,提示整体论和还原论的两者都存在不足。既然,中医是从生命活动着手研究生命的,那么,必然不会像西医一样,把生物医学和心理学分开研究。

 

任何一个生命活动,都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通过内分泌和免疫物质,动用能量,作用于靶器官,形成一个回路完成的。每一个生命活动中的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物质、能量、靶器官又各有不同,但有其“共性”存在,这就是中医五脏的本质。中医不用西医的名词,而用血神营气精、魂魄意志神……营卫宗气津液、五行六经等等来命名。

 

七、现代中医脏本质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沈自尹院士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揭示了肾阳虚证的本质。最先发现肾阳虚证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进一步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研究,推论肾阳虚证主要发病环节在下丘脑,采取以药测证并证明唯有补肾药才能提高下丘脑的CRF基因表达,对肾作了功能定位。最近的深入研究,发现肾的功能涵盖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补肾药可对以下丘脑为中心的众多分子网络群进行调控整合。

 

这一系列重大原创性理论研究居国内外领先水平,对用现代生物学理论揭示中医理论本质做出了开拓性贡献。此后,又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研究,揭示肾阳虚本质。然而,肾阳虚的本质不是肾的本质,肾阳虚是肾、寒、虚三者共同作用的本质。不知何时,中医教材就有了肾主生殖一说,然而生殖这个生命活动,也是由五个方面构成的。《黄帝内经》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继而又有了肝调情志一说,肝就成了情绪中枢与靶向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脾本指生物体这一堆一块,却直接与消化系统对接。脾气虚,本义应该是脾藏的效率低了,脾藏营是营运效率不足。《灵枢·本神》:“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而现在的脾气虚是消化系统中的气虚证,诸气皆属于肺,故可以称之为消化系统中的肺气虚证。现代的脾气虚证,为基础代谢率低,恰恰说明诸气皆属于肺的气,才是功率,即基础代谢率。而其中的泄泻属于湿邪,腰膝酸软属于肾虚范畴。肺司呼吸就说成了脏腑肺藏就是解剖肺脏,然而《黄帝内经》说因为肺藏宗气,宗气行心跳和呼吸,才可得出肺司呼吸结论。脏腑的心藏说成了解剖心脏,冠状动脉硬化就是心脉瘀阻,可该证却用理气活血药,而肺藏气、肝藏血,治疗的却是肺和肝,在发展了的新中医理论中,并没有给出合理解释。

 

八、造成对脏腑理解莫衷一是的原因

 

原因就是,错误理解了藏象和司外揣内的语义,从而错判中医研究的方法。

 

脏腑不是藏象,象不是现象的象,而是天象的象。天象也不是现在理解的平面照片似的象,而是天体运动规律的象。这在《六节藏象论》中说得清清楚楚,我们忘记了藏象前面的六节。藏象是讲五脏应时,或六经应时的。前面所讲的生物钟,才是藏象的内涵。

 

近者,司外揣内;远着,司内揣外。是《外揣》讲内外证,即表里证,要根据病程远近,推测各自应该出现什么样的症状。

 

黑箱法,不是通过现象,揣测里面功能结构的,而是通过输入和输出的信息,人为构建的理论模型。这个理论模型不是解剖结构,而是结构相互作用产生的生命现象。黑箱白化,白化不出结构,但能白化出结构的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四)
【中医黄帝内经:五脏所恶】内经曰: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按:心恶热,热则...
人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藏象-人体生命的根本核心
《黄帝内经》第二部医理篇 第十二集 五脏的奥秘(上)
中医五脏和西医五脏的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