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钟鼓磬文化的内涵

  众所周知,钟鼓磬既是乐器也是法器,在道教的科仪和修道过程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上述的文献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那就是:道教描述叩齿时往往把叩齿行为等同于外在的钟鼓磬法器的演奏(如:打天钟、击天磬、鸣天鼓)。《要修科仪戒律钞》中就认为叩齿和金钟玉磬都是法鼓,该经卷八的“都讲钞”讲到:“若击鼓鸣钟,招仙集圣,法鼓有二:一则叩齿,二则金钟玉磬。”(38)这种等同带来了两个直接的结果:一、叩齿既然是打天钟、击天磬、鸣天鼓,也必然继承并蕴涵了中国钟鼓磬礼乐传统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二、这种等同让外在的钟鼓磬法器的仪式可由叩齿所替代,并被内化为一种更容易操作更加简便的道教修道和仪式模式。

  先来看看中国钟鼓磬礼乐传统赋予叩齿的特有的文化内涵。古人认为有五声八音乃音乐之本,其中五声为宫、商、角、徵、羽,八音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之中,金石为重,认为金石之音为众音之纲纪。金石的代表分别为钟和磬。古人认为乐未作乐先击搏钟以宣其声,将祭则举持磬以收其韵。孟子也说:“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39)也就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集音之大成。《天工开物·钟》记载:“凡钟,为金乐之首,其声一宣,大者闻十里,小者亦及里之余。故君视朝、官出署,必用以集众。”(40)《灵泉观九阳神钟铭》称:“钟乃古乐,制于圣人。不石不播,可扣可闻。固将设之,以饗嘉宾。固将奏之,以和鬼神。岂特于斯,仍告朝昏。”(41)钟过去主要为帝王和官员所使用的礼器和乐器,乃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其主要具有招集民众、悦神通灵、协调阴阳、飨宴嘉宾、晨昏报时的功能。

  早期的鼓跟军事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黄帝曾经得到一头神兽夔,该神兽“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头做鼓槌敲击,“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42)后来夔皮制成的鼓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外,《周礼》记载:“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43),“凡国祈年于田祖,龠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龠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44)可见鼓在先民的生活中除了用于各种军事活动之外,还广泛用于劳作、祭祀及其他活动中。

  早期的磬具有乐舞娱神和教化的作用。《尚书·尧典》中有“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45)的记载。此外,《尚书》中还提到“戛击鸣球”(46),这里的“鸣球”与“石”就是指磬。《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了尧命夔击磬“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47)此外,《荀子》乐论篇第二十还对钟鼓磬的音乐特点进行了总体的描述:“声乐之象:鼓大丽,钟统实,磬廉制”,荀子认为鼓是“乐之君”,“鼓似天,钟似地,磬似水。”(48)此外还有“鼓法天,钟法地”(49)的说法。

  古人深信律吕具有协调阴阳,协调宇宙气机变化的功能,因此演奏乐器也必定会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周髀算经》卷上称:“冬至、夏至,观律之数,听钟之音。”(50)如《后汉书》律历上称:“上古圣人本阴阳,别风声,审清浊,而不可以文载口传也。于是始铸金作钟,以主十二月之声,然后以效升降之气。”(51)千字文中也有“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的说法。道教《道书援神契》谈到钟磬时也认为“古者祭乐有编钟编磬,每架十六,以应十二律及四宫清声。又有特悬钟特悬磬,特悬者,独悬也。今洞案金钟玉磬,又有大钟等,皆本诸此。其大铜磬,本诸击缶。周礼,凫氏为钟,磬氏为磬。”(52)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认为钟是“四众所会,六时急务”,是道教科仪中不可缺少的法器,该经中描写“长斋会玄都,鸣玉叩琼钟”“法鼓会群仙,灵唱靡不同”的景象,强调了钟这种法器在斋醮科仪中的重要性。道教常用五种材料制成钟:有金钟、银钟、五金合铸钟、铜钟和铁钟;钟的外形有九角、八角、四角、两角,也有无角的钟;大的钟重达万石,小的钟则有一斗重。钟造好之后还必须镌勒铭记国号年岁和郡县以及道观的名称。第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曾写过一首专门描写道教法器的七言绝句《钟》:“金晶铸就斗星悬,挂向琼楼知几年。好是五更残梦裹,一声敲透白云天。”(53)《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则记载了磬在道教科仪中是用来“节度威仪容止”,从材质来看,道教有六种磬:玉磬、金磬、银磬、铜磬、铁磬和石磬。此外,磬的外形则有两角磬、四角磬、九角磬、无角磬,以及形状如钩的磬。(54)总之,道门中对钟鼓磬抱有极大的敬意,认为钟鼓磬之制作和敲击应合乎法度科仪,《洞玄灵宝钟磬威仪经》指出“非时不得妄击。若不整法服,清净祝诵,失其节度,皆五帝考之,死堕寒冰之中,百劫当生无眼之报。慎之焉。”(55)不合法度,不恭不敬,胡乱敲击钟鼓磬等法器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在道教斋醮科仪和修道过程中,钟鼓磬除了保留传统的一些功能外,还增加了作为道教的法器的特殊功能。其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用钟鼓磬等乐器来模拟天上的仙乐。南宋金允中的《上清灵宝大法》卷二○“金钟玉磬仪”称:“坛场将肃,钟磬交鸣。韵奏钧天,仿佛神游于帝所;音高梵唱,依稀境类于玄都。”(56)

  对钟的起源,道教的《洞玄灵宝钟磬威仪经》给出了一个神话版本:说元始天尊在色界天中,教化众生,说法时,前来听法的人,有的先到,有的后到,前后不齐。为了让众人都能同时听到灵音,元始天尊从自己的眉间发出十种光,“彻照诸天,五亿世界、无量国土,普使闻知,示大神力,演真一妙道,合五和之精”变成了无量宝钟。无量宝钟各随方域,声遍天地,所以的人都能同时听见,解除烦恼,并生出智慧和欢喜之心。这就是道教版的“钟声制度”的源起。给出的答案为——人间的钟声是对元始天尊的无量宝钟的模拟。南宋金允中的《上清灵宝大法》卷二○“金钟玉磬仪”也称:“取法阴阳,金主刚而玉贵润,配合天地,钟应上而磬彻幽,况斋盟已达于瑶宫,众圣将临于宝席。”(57)此外,《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五专门描绘了天乐仪仗章,认为“天乐,乃殿上陈设之乐也。天乐之始,昔黄帝会群灵于昆仑之西山,命伶伦取嶰谷之竹作笙竽萧笛,以引凤鸣;作钟磬以叶律吕,以定岁之閠余;取夔之皮作鼓,以享天帝;取伏羲所制之琴瑟合之为乐。于是群神皆集,百兽率舞,凤凰来仪。至尧大祀圆丘以享天帝,用之去古既远,失于其真。汉武帝乃命乐师侯,调作箜篌,以配神灵之音。重订是乐,乃命道士大合天乐于昊天之宫,以祀三清上帝。”(58)天上的震天集灵之鼓,就是地上的豊鼓;天上的碧霄震空之镛,就是地上洪钟;天上的万金铮鏦之钟,就是地上架上十六应候之钟;天上的群玉琳琅之磬,就是地上架上十六应候之磬;天上的琼池灵明之鼓,就是地上的扛鼓也;天上的达悃通真之磬,就是地上的手磬也;天上的玉霄紫金之钟,就是地上的金钟也;天上的玉清天球之磬,就是地上的玉磬。

  正是这些固有的文化内涵,使得敲击钟鼓磬法器和存神叩齿,变得不再是单纯的敲击乐器和叩齿行为。它们超越了器物和声音的层面,变成了鼓天搥地,集神驱邪,解脱痛苦,拔度九幽的巨大力量,并深深影响了阴阳的互动和宇宙大化的节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教坛场法器-磬
道教坛场法器
【走进道教】坛场法器之“磬”
试说朝简
道教科仪--灵宝绕棺科(古本)卷五
(灵宝八难开坛科)道教科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