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士懋】舌诊经验谈

李老认为, 中医贵在识证, 识证重在脉舌。望舌可以洞观五脏, 关键在于分清虚实。千病万病, 无非虚实, 千药万药, 不外补泻,倘能辨清虚实, 则知其要也。

舌诊分为望舌质、舌苔、舌体、舌态4 个方面。

舌质:

淡、胖、嫩、滑则为虚, 或为阳虚, 或为血虚, 或为气虚等。

苍、老、坚、敛则为实, 或为热证, 或为里实热证或见于脏腑, 或见于外感热病极期。

望舌质好比是“烤肉条”:

若肉条在水中浸泡, 则颜色淡、发胖、质嫩而滑; 

若肉条在阳光下曝晒, 则颜色深红苍老而坚敛。

一实—虚, 了然心中, 言简意赅, 形象而贴切。

舌苔: 

黄、灰、黑、干, 则为实,主里热证。

一般来讲, 苔色越深, 反映热邪越重,。

淡黄为热轻, 

深黄为热重, 

焦黄为热结,

灰黑多为焦黄苔发展而来, 常见于疾病的严重阶段,多为热极津枯, 不仅见舌干, 还可见燥裂, 甚则生芒刺; 

白厚、松散、灰、黑、润, 则为虚,主阳虚, 或为阳虚寒盛, 或为脾肾阳虚,津液不化, 水饮痰湿阻滞所致。

望舌苔好比是“贴饼子”, 

若火旺, 轻则饼子发黄, 重者饼子发灰、发黑而干; 

若火不足, 饼子掉入水中,轻则白厚、松散, 日久则发霉, 发灰、发黑,但总是湿润的。

故望舌苔, 除注重其色外, 舌苔之干、润, 对判定虚实寒热, 非常重要。

舌体: 

舌体分大小。若舌体瘦小而薄, 总为虚证, 乃阴血亏虚, 舌体不充之象。

薄瘦而色淡者, 多为气血两虚; 薄瘦而色红绛且干者, 多为阴虚火旺, 津液耗伤所致。

舌体大,又有胖嫩、肿胀之分, 进而分虚实。

若舌体胖大而淡, 则为虚寒, 大多为脾肾阳虚, 津液不化, 水饮痰湿阻滞所致; 

若舌体肿大而深红,甚则重舌, 则为实, 多为心脾热毒炽盛。

若舌肿胖, 色青紫而暗, 多见于中毒。

舌态: 

常见的有歪、颤、强、萎、短等。

其中歪、颤、强, 内伤杂病多见于中风或中风之先兆, 独虚、独实皆少见, 大多为虚实夹杂, 或为气虚血瘀, 或为肾虚痰泛, 或为虚风内动等阻于舌本而致。

外感热病多属于热入心包, 痰浊内阻; 或高热伤津, 邪热炽盛, 多为实。

萎、短多属危重证的反映。

新病舌干红而萎或短缩, 皆为热灼阴伤; 

久病舌淡而萎, 属气血虚极, 舌绛而萎, 属阴亏已极; 

舌胖而短, 属痰湿内阻, 舌淡或青而湿润短缩, 多属寒凝筋脉。

总之, 舌诊纷纭繁杂, 倘若能执简驭繁,分清虚实, 则中其要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士懋舌诊经验谈(转载)
中医望舌诊病,每天照一照,健康早知道,附舌像图解
舌诊大全 | 揭秘舌象辨健康、解玄机!
舌诊大全2:舌诊基本知识2
怎么通过舌苔看病
教你如何看舌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