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文化传承至今,国画随时代生出变化,是否多了“忽悠”之态?

蓝鹰书画专注于文化领域,书画传播推广领先品牌。

中国文化传承至今,国画随时代生出变化,是否多了“忽悠”之态?

文/文涓

中华民族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得中国文化从未间断,生出了厚重底蕴,铸就灿烂体系,无论是字斟句酌作出的诗词歌赋,还是精雕细琢刻画的工艺品,都是中国文化的构成。书画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一种绚烂的艺术形式。但中国文化传承至今,国画随时代生出变化,是否多了“忽悠”之态?

一、传统被“名利”打散

中国画总是会保持着一种文人气息,它脱离世俗,代表的是文人对于自然景致的向往,传达的是摆脱物欲横流的追求。延续至今,虽然在形式上维持程式化美感,但画的特征可以模仿,然而精神的本质却难以达成。

在利益的引诱下,多少人迷了双眼,使得文人的脊梁一天天垮塌,失去了信仰,也没有坚守本心的耐心。最终让传统被“名利”打散,所谓的名利无非就是图谋字画卖个好价钱,获得画界的认可,很多人心境浮躁,仅仅想要学得几丝传统韵味就想要绘画、卖画,传统画作当中的诗意、古意,以及背后所需要承载的文化修养全部被忘却。风气如此,怎能没有“忽悠”之态?

二、耐不住寂寞

绘画是一种十分考验心境的艺术创作,它需要平心静气,在寂寥的环境中生出对景致的深刻感悟,并通过文学修养,将画作的神韵描绘出来,把个人的思想情感融入画中,生出让人动容的画面。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专注基础的积累,又缺失了文化底蕴,使得自己功夫尚浅却草草下笔,少了文化支撑,画境自然浅薄,这其实是耐不住寂寞的一种表现。他们并不深究个人功夫,反而急于求成,仿照了名家的格式,技法却难以服众,内涵更是空洞,实在可悲。

三、画风逐渐西化

国画和西方绘画有着迥然不同的面目,虽然可以在文化的交融中取其精华,但是一味融入西画会让中国画掺杂西化的底蕴。看似是披着中国画的外衣,实则基础已有着西画的传统,显得不伦不类。

在进行绘画时古人秉持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绘画底蕴,同时也以道德为信仰,掺杂着人文精神,这才让绘画有了风骨。然而在西画的融入下,不少画家以西方技法为基础,构造传统绘画,虽然多了些时尚韵味,但是却抛弃了古风古韵,失去了内涵。

之所以生出“忽悠”之态,是审美风潮的影响,应该建立文化自信,学人文、学修养、学人性、静心静气,追逐境界,才能不忘初心,绘就真正的国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文化 #国画 #传承文化
西方绘画无法比拟的意境和文化底蕴——国画工笔
画家徐振东:一幅好的国画要有自己的世界观与文化底蕴
论国画的发展方向,中国名画里的女性美,人体水墨画中绝美女仙子
中国画的人文精神小议
徐悲鸿与潘天寿谁是中国美术界的英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