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审美,万物皆让人沉醉,无审美,万物皆令人乏味

蓝鹰书画专注于文化领域,书画传播推广领先品牌。

有审美,万物皆让人沉醉,无审美,万物皆令人乏味

文/秋香

美学家张世英曾经说过,人生最高境界乃审美境界。简单的线条可以勾勒出无比华美的大千世界,浓重的笔墨可以绘制出这个世界的五彩斑斓。无论是唐代的诗,还是宋代的词,亦或是宋元的画,这些都组成了让后世敬仰的审美境界。有审美,万物皆让人沉醉,无审美,万物皆令人乏味。

一、古之书斋,审美之味尽在其中

审美之味,藏于书房之内,香于书房之外。古有书斋,为万千读书人梦中之地,无数文人墨客心生向往。一本书香其中的旧书籍,一幅不知年份的旧字画,一把张胸显怀的老折扇,这些都是读书人心中的圣地之所在。

二、宇宙与死亡,人类必须面对的两道难题

不论是优雅古典的东方还是张扬自由的西方,人们都在被两道难题所困扰,一是未知的宇宙,无数人前赴后继,花费毕生心血,只为一探其中奥秘;二是对死亡的恐惧,人生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会平等的经历生与死,无论是国之栋梁还是社会蛀虫,我们都在平等的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死亡,无人可避,但是可以找到精神上的依靠,我们可以增添一份勇气,也可以维持一丝平静,还能够保持一点开阔。我们可以在古之贤者的文章中学习,在绘画大师的画卷中畅享,一点点的提升自身的审美境界。

三、审美与道家文化的完美契合

中国人对于审美的追求与道家古韵所契合,讲阴阳,画虚实,明黑白,辩有无,认为宇宙是在二元中演变的。那些历经千年的艺术佐证,就好比是一颗想要拔地而起的幼苗,在漫长的旅途中,日积月累,开始不断的成长,从幼苗到大树,走过千年,脱胎换骨,最终得以长成参天大树,为后来人遮风避雨,挡风遮阳。

莎夫茨伯利称审美为天赋和文化的结合,觉得审美有一部分是先天生成的,另一方面则是需要通过后天的文化培养才能结果。而毫无疑问的是,审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是看一件事物的眼光,也可以是对一个人的认知与理解,它可以是外在事物的表现,也可以是对内在虚幻缥缈的解答。

对于审美我们无需将它一概而论,可以因人而异,在平日里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让自身的审美一点点的提高,渐渐地我们会学会欣赏美的事物,会读出古诗中的韵味,也会看出古画中的内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聂成华||生活无趣、朋友翻脸、爱情不长久,为何如此呢?
为谁而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
只向美好的事物低头
范芳医生谈人体比例美
《中华石文化之根---儒,道,佛家谁之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