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莱坞报告之二丨何去何从,好莱坞六大制片厂输给了谁?

前言

    纵观好莱坞制片厂一百多年的历史。

    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而这个商人却催生了好莱坞的诞生。好莱坞的六大制片厂都是当年的独立制片厂,而促使这些独立制片厂成长为好莱坞的巨无霸与爱迪生抗衡,幕后推手竟然是华尔街。

    事到如今,如今的六大再次玩起了自相残杀的戏码,外部还有独立制片厂的虎视眈眈。

 

好莱——专利之争的产

    美国最早的电影院叫镍币戏馆,用五分一个的镍币就能进去看。最初的电影是称为单本影片,长度仅有1214分钟,到1910年,美国境内的镍币戏馆已有一万家,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万人次。好莱坞的制片厂制度及其统领的电影王国就是在这些无数个六毛五上堆积起来的。

    美国电影发展初期,制片、放映、发行各自为政,任何人都可以轻松进入这个行业,同时出现了大量盗版商靠枪版电影发家致富。有暴利就会有垄断,发现商机的爱迪生联合十大电影公司,在纽约成立了一家影片专利公司“MotionPicture Patents Company(也叫Edison Trust)”

    该组织控制了几乎所有拍片和放映设备的专利,独立电影公司只有申请到托拉斯发行的执照才能经营,独立电影公司除了要有执照,还需按照一定比例上交专利费。不然就会吃官司。此外,通用电影公司还专门雇了一批私人侦探调查偷偷使用设备的独立电影公司,一经发现,黑社会打手就会去砸片场。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各大电影交易所(发行公司)只能乖乖接受爱迪生的手边,合并为一个庞大的垄断性交易机构:通用电影公司。而这一举动也引发了电影行业的巨大反弹。

    从制片、发行到放映等各个领域随即涌现出一批游离于爱迪生掌控之外的独立电影公司,为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跑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机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之所以选择好莱坞的原因,除了四季如春,可用拍摄周期长,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临近墨西哥边境,当时专利公司在西部还没有控制机构,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

 

华尔街的胜利——好莱制片厂的

   

    独立公司在好莱坞的庇护下,不断壮大,不断蚕食托斯拉的市场份额。1912年,游离的托斯拉之外的独立制片人终于说服美国司法部起诉托斯拉,到1915年胜诉。大家联手扳倒了爱迪生的电影专利公司之后,华尔街财团也发现了支持独立制片人可以刺激竞争使利润变大,于是各自扶持代言人。在财团的支持的兼并下,使为数众多的独立制片商逐渐合并为八大公司,五家大制片厂成为主导:派拉蒙、米特罗-高德温-梅尔(米高梅)、福克斯、华纳兄弟和RKO(雷电华),紧随五大之后的是环球、哥伦比亚和联艺,业内称其为三小。成立之初的环球、派拉蒙和福克斯分别代表了电影业三个最重要方面,即制作、发行和放映。而饱受一战摧残的欧洲电影,从此一蹶不振。好莱坞成了世界电影之都。

    好莱坞在大制片厂体系下维持了20年左右的辉煌,八大的统治格局稳如泰山。到1939年夏,八大控制了好莱坞95%的市场,其它小制片厂加起来分享剩余的5%。在这一市场结构中,米高梅以22%居首,雷电华在五大里以9%占比最小,哥伦比亚、环球、联艺这小三大平均各占7%左右。

轮回——八大制片厂的宿命

    电影工业体系的问世是抵抗爱迪生垄断组织的结果,如今,曾经领导起义的电影大亨们也把自己经营成另一个托拉斯了。此时的大制片厂通过控制制作、发行和院线整个产业链,分别从票房收入(制片)、租片费(发行)和票房分成(院线)三个业务同时进账。并打压排挤独立制片厂及小院线,独立制片商的小制作影片要想通过大制片厂的旗下的影院放映,就要献上高额的票房分成。一些小院线更是被挤得无处存身,他们要想拿到首轮放映的新片,不但要交上每周高达七百美元的租片费,还要打包购入他们实在不想要的成套影片,即当时流行的一揽子购片制

    194853日,联邦法院以沆瀣一气,相互勾结,以不合理方式方式约束美国电影生产、发行和放映宣判八大制片厂必须出售旗下连锁影院。这一垄断体系的打破让哥伦比亚、环球这些从未拥有电影院的小制片厂开始挑战米高梅等五大的地位。

雷电华(RKOPictures

   

    雷电华与1928年末成立,是八大中最年轻的成员,由由洛克菲勒财团美国雷电华公司兼并美国电影票预售公司(兼营制片)和凯思阿尔比奥菲姆商业放映系统而成。涵盖制作、发行、放映等业务。最为鼎盛的时候相继出品了《深闺疑云》(Suspicion)、《公民凯恩》(CitizenKane)被视做电影史上十大影片之首。1948年,古怪的千万富翁、临时的电影制片人霍华德·休斯(HowardHughes)开始执掌雷电华长达7年,反复无常的管理将雷电华到濒临解体,转手卖给了通用轮胎公司,1959年,最后一部雷电华出品的电影,SamuelFuller执导的《Verboten!》,由哥伦比亚公司发行。名列五大公司之一的雷电华影业(RKOPictures激荡三十年之后正式落幕。

联艺

 

    与雷电华命运相反的是联艺,它以融资-发行的模式运作良好。实际上,它是八大中独立身份最明显的一家制片厂,1951年后由两名职业经理人阿瑟·克里姆和罗伯特·本杰明接手管理,1956年,联艺发行了根据凡尔纳同名小说改编的科幻冒险片《环游世界八十天》,该片不仅收获第2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等荣誉,还成为票房炸弹,仅以一片之力就为当年美国电影市场贡献了10%的票房。在此后的十年间,联艺的市场份额逐渐越升,最高时达到16%,成为好莱坞第二大最盈利的公司。

    1966年,联艺于同年被保险业巨头泛美公司收购,成为其年度报表中附属于休闲服务下的一个部门。时任主管安迪·阿尔贝以1150万美元预算通过了一部灾难巨制《天堂之门》,最终花了4400万美元完成拍摄。最终将本已朝不保夕的联艺送上天堂。1981年,泛美以3.5亿美元的价格把联艺卖给米高梅,两者联合后经历了短暂的复苏之后,名存实亡。

派拉蒙

    派拉蒙电影公司创建于19125月,比环球电影公司还要早上一个月,在好莱坞八大公司中资格最老。这个公司唯一的特点就是——有钱。创建之初,派拉蒙就拥有大量的电影院,同时兼营制片业务。派拉蒙的两位创始人阿道夫·楚科尔和杰西·拉斯基都是目光远大的杰出人物,因为资金雄厚,所以率先打造垂直整合(电影制片、发行和院线全覆盖),什么歌舞片西部片家庭情节剧神经喜剧什么赚钱就拍啥,谁出名就挖谁,所以很多欧洲大导演也都来到派拉蒙,可能是当年欧洲导演最多的好莱坞制片厂。

    也是因为有钱,树大招风,1948年,联邦最高法院宣判派拉蒙案,判定『垂直整合』就是垄断,拆分派拉蒙。一纸判决挖掉制片厂制度的根基,好莱坞黄金时代宣告结束。50年代年轻人开始反抗保守主义,美国中产阶级郊区化,再加上电视崛起,老好莱坞遭受沉重打击,从此一路下坡,直到60年代末新好莱坞一代才重新崛起。

迪士尼

    迪士尼电影公司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没有被交易过的好莱坞大公司。直到1937年,迪士尼的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才推出第一部长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按观众人数来说,这部动画片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影片之一,此后,迪士尼差不多每年拍摄一部动画长片,其中就有《皮诺曹》、《幻想曲》、《小飞象》和《小鹿斑比》。

    迪士尼从40年代起涉足真人电影,此后建立了名为博伟的发行公司。博伟发行了改编自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海底两万里》、《欢乐满人间》等卖座片,后者成为半个世纪以来的好莱坞影史票房冠军,这也导致迪士尼在1964年一举超越20世纪福斯和华纳兄弟,占到当年9%的市场份额。到1980年代中期后,随着旗下试金石影业的建立及对成人市场的深耕,迪士尼/博伟已经成为好莱坞的重要玩家。

    1986年,好莱坞六大派拉蒙、华纳兄弟、哥伦比亚、环球、二十世纪福斯、米高梅/联艺的总市场占有率下降至64%,而后起之秀迪士尼仅次于派拉蒙和华纳兄弟,以10%的占比位列第三。此时的猎户座已经跟华纳分家成为一家独立电影公司,三星被视为迷你主流,这两家公司各占到6%的市场份额,被业内称作完全有能力和大制片厂竞争的公司。再小一点的电影公司总共占到13%的市场份额,和1964年的1%相比,此时的好莱坞真的可以称得上百花齐放了。

——电影公司的委曲求

    电影公司被不断转手买卖,最后成为巨大的媒体、娱乐、电器等集团旗下不足挂齿的一部分,它们也可藉此获得财政和市场支持,这样就不会落到破产的悲惨境地。

    在好莱坞新一轮收购潮中。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率先购买二十世纪福斯,派拉蒙、华纳、哥伦比亚和环球在一系列的并购中多次易主,从中得到新的资金和市场支持以持续经营。派拉蒙的母公司Gulfand Western Industries1989年易名为派拉蒙通讯公司,并在5年后被传媒集团维亚康姆并购。华纳兄弟和时代公司合并,组成新的时代华纳集团。可口可乐在1989年把哥伦比亚公司卖给了日本电子巨头索尼。环球的母公司MCA同样被来自日本的松下电器接管。而90年代早期曾被业界寄予厚望的三星和猎户座也退出好莱坞竞技场,前者并入哥伦比亚,后者破产后卖给了米高梅。

重塑——好莱格局的变换

    六大娱乐巨霸或可谓资本主义之典范,其一面是竞争始终不歇,逼得价格须以消费者为尊而往下调降。另一面则是合作,以防有外来的不速之客擅闯既有的稳固市场。

    进入新千年后,美国电影业进行了新一轮的整合收缩。截至2017年,除迪士尼以外的好莱坞其他五大电影公司都经历了或即将经历人事震荡。去年4月,梦工场动画被NBC环球收购。6月,福斯影业宣布二十世纪福斯联合主席史黛西·施奈德(StaceySnider)将成为吉亚诺普罗斯的继任者。10月,美国电信公司AT&T收购时代华纳。派拉蒙高层也经历了巨大调整:维亚康姆集团先后插手派拉蒙,影业副主席与CEO布拉德·格雷接连下课。在好莱坞六大中排名倒数第二的索尼影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年初,索尼影业CEO迈克尔·林顿辞去职务,投奔社交媒体Snapchat。目前,迪士尼开始打起福克斯的主意,有消息传出正在洽谈收购。

何去何从——独立制片厂的崛起

    《名利场》杂志指出,2007——2011年间,好莱坞除迪士尼外的五大电影公司总体利润下降了70%,电影公司的总利润占据其母公司利润的不到10%,预测到2020年这个比例甚至会下降到5%左右。为了增加营收,电影公司不得不制作一些情节简单,画面花哨,背靠大IP的爆米花大制作,来吸引本土以及占据票房收入70%的海外观众的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中小成本电影在六大电影公司的战略里被挤到边缘位置,而更多以黑马的身份出现。

    处在二线的是目前势头正劲的狮门影业、相对论传媒、韦恩斯坦影业、传奇影业、PlanB主流独立制片厂,这些公司以亮眼的成绩直接成为六大片厂的有力竞争者,更有甚者,有消息指出,美国四大院线开始倾向于越过六大和独立制片公司签订直接发行协议,这一举动的被认为开始动摇大制片厂格局的根本。其实,诸多独立公司和大公司并存的局面是从美国电影产业诞生之初就开始形成的结构事实。而这一次,天平似乎倾斜到了独立制片厂,好莱坞已然来到了新时代的门口。

    好莱坞,作为全球最强大电影工业代名词,由20世纪初东欧犹太移民的5分钱戏院开启。192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好莱坞大片厂制进入黄金时代1948年开始的派拉蒙法案以及电视的挑战,让好莱坞大片厂体系开始调整。历经新好莱坞、后经典电影,面对录像带、DVD、有线电视、VOD等各种窗口出现,好莱坞不断地调整经营策略。进入21世纪后,六大片厂逐步变成媒体大集团的组成部分,电影只是集团经营的一环,独立制片厂开始相继挑战六大权威。

    当时间来到最近十年,票房和受众上的接连失利,让六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庞大的财务压力让六大的电影策略更加保守,决策者们宁愿给那些制作费用1.5 亿美元以上,需要6 亿美元全球票房来回收成本的续集电影开绿灯,也不愿花几千万美元投资一部原创电影,然后祈祷观众会喜欢并为此买单。然后,独立制片厂就开始悄然崛起了,一如当年不受关注的八大一样,历史开始了新一轮的重演。

 

参考资料:

1. The big picture: the new logic of money and power inHollywoodEdwardJay Epstein

2. The Hollywood Economist—The Hidden Financial Reality Behindthe MoviesEdwardJay Epstein

3.Howard hughesPeter Brow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莱坞十大电影公司:米高梅,派拉蒙,迪士尼,谁才是领头羊?
好莱坞五大电影公司各有什么特点?
6张图认识环球影业:好莱坞最老牌制片厂|环球影业|哈利波特电影
一部法案因为落后于时代要被重新评估,因为新的垄断已经诞生
你知道好莱坞六大公司吗?米老鼠势头最猛,这家公司居然落后了!
好莱坞的2019:“六大”至“五大”后的硝烟战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