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比二陈丸祛痰更佳的中成药
userphoto

2023.11.03 河北

关注

薏米


















说起二陈丸,可谓无人不知,作为祛痰剂的基础方,几乎所有祛痰的方剂,都有二陈汤的影子,可以说是祛痰剂的鼻祖;

但是也有网友反馈,服用中成药二陈丸很长一段时间,祛痰效果并不明显,不知道什么原因;

其实中医方剂里,二陈汤只是祛痰的基础方,临症需要加减或与其它方子合用,才能起到明显效果,如果不辨证,不做加减,单用这一个方,很难取得预期的疗效。

我们公众号曾经分享过巩和平师兄的一则医案,是用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治疗痰多的患者,见效很快;张大夫也经常推荐患者服用这个药;

事实证明,参苓白术丸祛痰效果确实比二陈丸更快更明显,在此我们通过这两个处方的组成来对比说明,为何参苓白术丸祛痰效果更好。

首先,治痰需要知道痰的来源,中医认为痰是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多余的水饮、水湿滞留于体内,日久凝聚为痰

这些病理产物停留在不同的脏腑,可以引起不同的症状表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针对这些症状,又有相应的治法,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治风化痰、开窍化痰、消导化痰、养血化痰、行气化痰、益气化痰等;

二陈丸的底方就4味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其中陈皮理气祛痰、半夏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湿、甘草健脾并调和诸药。

中医理论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从二陈汤的组成看,这四味药主要着力于祛痰,对于生痰之源的脾、和储痰之器的肺,补益力量不够,所以痰还是源源不断的生出来。

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脾不仅要将精微物质输送到各个脏腑,还要将多余的水湿运化出身体;肺司呼吸,通过呼吸将水饮挥发掉;

脾虚、肺虚之后,水饮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聚而为痰;故治痰不仅要祛痰,还要杜绝生痰之源。

参苓白术丸的底方“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药、白扁豆、莲子仁、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组成;

其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味药,就是著名的补气方四君子汤,起益气健脾的作用;

山药可以补肺脾肾三脏之气白扁豆健脾化湿,莲子仁强心健脾,加强运化;

薏苡仁清热利湿化痰,可以从清、利、化三个方面协同祛痰,力量更强;砂仁理气开胃助消化,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可以解决患者总感觉咽喉不利,有痰吐不出来的症状;

从参苓白术丸的组成可以看出,全方照顾的比较全面,标本同治,健脾理气、补肺化痰,开胃消食,从补、祛、消、理四个方面考虑,既可祛已生之痰、又可杜绝生痰之源

所以临床对于体质偏寒、痰色偏白的患者,疗效很好,这类患者临床也是最多见的的;如遇痰多挟风、挟热、挟郁的情况,可以在此方基础上随症加减,疗效也不错。

THE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组成
痰多,各种化痰药疗效不显?分享一个中成药,治病求本
三个化解痰湿的中成药
脾虚生百病,6种脾虚的舌象对应使用6个中成药,一文总结
痰多,单单二陈丸,效果不明显
想要心脏好,先把脾养好!一个好方帮你健脾养心,老中医们都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