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锡古今婚俗

  结婚风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地域的不同,各地结婚风俗也不一样。

  在无锡,旧时的婚姻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俗礼仪十分繁琐,一般分为议婚、定婚和结婚三个阶段,经过纳采、问名、纳吉、请期、迎亲等顺序建立婚姻关系。

  男女最迟16岁必须定婚,18岁左右结婚。子女达到一定年龄,父母便要央媒说亲,如双方家长认为门当户对,由媒人持帖至女家讨“年庚八字”(出生年、月、日),俗称“讨口生”,要用梅红单帖写,装入红封套,内放桂圆、枣子、花生、莲子,品数必双,取成双成对,早生贵子之意。还要放入“太平”、“兴福”字样的铜钱各一枚,用红绿线束合,交媒人带回,此谓“纳采”和“问名”。媒人取得年庚八字,径至男家灶房,把它压在灶座下后离开,并始终不能说话。3日内如家中无碎碗及其他不吉利事发生,即请星相合婚,谓之“纳吉”。如同意缔结婚约,由媒人转告女方择日举行定婚,亦称小定。凡女年13岁以下的下求允帖,女年过13岁的,则在求允时同时下聘礼,俗称“送红连求允”,也称“前茶礼”。定亲后,未婚夫在年节要至岳家拜节。结婚前,男方请星相择定吉日,由媒人送给女方,决定婚期,谓之“请期”,俗称“送日子”,亦称“大定”,并按女方要求再给聘礼,称“后茶礼”。后由女家的喜娘拿回男家尊亲的鞋样,新娘照鞋样缝制鞋子,作为新婚的贽见礼。

  婚期前一天,男女双方都要祭祖,男家俗称过年,晚上铺床暖房,女家称祭祖为“别祖”,并请女儿吃一顿,俗称“待嫁”或“待小姐”。还要准备“行嫁妆”。    

  结婚之日,先由男方于清晨置酒款待媒人,俗称“待媒酒”,由媒人携礼引花轿2顶,新郎乘坐一顶,另一顶空轿随行其后,彩舆灯笼,声乐前导,“旺箱”随去女家迎娶,俗称“处亲”(娶亲)。新郎到女家,先以大礼拜见女方长辈,受拜者以红包钱给新郎,名为见面礼。女方置酒宴请新郎,名为“请女婿”。请毕,新娘凤冠霞帔,头蒙红帕,哭泣上轿,“子孙包”、“旺箱”开路,灯笼照耀,随新郎过门。轿至男家.鞭炮齐鸣,夫妻双双行拜堂礼,接受夫家长辈见面礼物,而后踏袋(意传代)进入洞房,新郎挑去新娘头上的红帕(头巾),新夫妇合卺交杯,至宾客筵散,合家吃团圆饭。然后是闹新房,意示“吵发禄”。

  翌日,新婚夫妇“双回门”,兼邀女方亲戚吃“新亲酒”。婚后第六天要回娘家“走六夜”。满月前新房不空床,满月后,新郎新娘再至女家,新郎先回,新娘住娘家,几天乃至一月,再由新郎接回。

  辛亥革命以后,封建婚俗受到冲击,一度改良婚礼,提倡“文明结婚”,但无大的改观。封建婚姻礼教,使清贫之家难以忍受,童养媳、抢亲等婚配时有出现,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拆散了许多有情之人。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倡导婚姻自主,到法定结婚年龄,男女双方经过登记领证,国家给予法律保护。同时,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婚事简办。婚俗礼仪大大简化,并出现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等形式 。

  如今结婚,主张自由恋爱,推行文明结婚。新郎、新娘由男女傧相陪同,举行结婚仪式,双方家长和介绍人出席,并请地方有声望人证婚,主婚人、介绍人、新婚人和来宾讲话,以示祝贺勉励,新人也要讲话致谢,仪式热烈隆重。

  婚礼当天:

  1、起床时,新郎先不要穿外套和打领带,只要洗漱就可以。

  2、准备鸡蛋粉丝提供给接亲的人吃,但是新郎不可以吃。

  3、婚车到婚礼现场时,新郎要给每人发烟和糖果。

  4、婚礼准备开始时,新郎要穿好礼服。新郎给父母佩戴胸花。

  5、新郎手捧着花于楼梯口等待,伴郎和接亲的人队伍就位后准备鸣炮。

  6、鞭炮最好排列成心形,或者放两排。

  7、鞭炮放完的时候,新郎向婚车走去,并且伴郎给新郎打开车门。

  8、婚车到达新娘家时,新娘家也燃放鞭炮,放完的时候才能停车。

  9、去新娘楼上迎亲,并且准备红包开房门。

  10、等到开门后,改口喊爸爸妈妈并且给女方亲戚红包。

  11、新郎要去拿鞋给新娘穿上。

  12、岳母端上鸡蛋粉丝给新人在床上吃鸡。

  13、准备出门。

  禁忌方面:新娘在结婚当天所有的穿着都要是全新的,并且礼服最好是不要有口袋的,口袋有带走娘家财运说法。新娘的手捧花不宜选择生花,因为生花比较容易枯萎,对婚事不吉利。所以最好是用连招花或者石榴。连招花其代表闺女出嫁的意思,而石榴寓意多子多孙的意思。新婚对联一定要在结婚前的时候挂上,要等到完婚一个月的时候才能摘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婚俗
婚俗丧礼,古风犹存
深山内的奇特婚俗----李同学婚礼纪实
[ 婚俗名词 ]——较为详尽的婚俗辞典
【选编】中国古代婚俗:三书六礼
江苏各地暴强婚俗仪式【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